【摘要】近年来,我镇家长学校开设的家教讲座、家教沙龙、亲子活动,让家长们接触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改善着家长的家教观念。笔者通过论述家长学校的重要性,挖掘家长学校的潜力,如何培养将来合格的家长三个方面,希望抛砖引玉,为我镇家校共育建设增砖添瓦。
【关键词】家长学校;建设;必要性
均安镇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建设家长学校, 2014年9月 “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区”在均安镇挂牌成立。均安镇党委政府提出:“要深挖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区的潜力,打造和谐共享的文化民生”。这充分显示了镇党委政府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
一、家长学校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教材选择的问题。每个家庭都不一样,家长学校集体性的上课、培训或活动,根本做不到针对性较强的因材施教,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家庭的实际问题。并且家长学校培训的时间较少,出勤率也不高。
(二)家长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水平还不够。大多数学校家长学校的教师大是兼职(班主任、科任:语文、政治科等),很多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家庭教育培训或相关的课程,水平资质不符合要求,
(三)家长学校教学方式方法不成熟。家长都在为工作而忙碌,与老师交流时间少,虽然家长学校组织一年几次的家长培训、家教沙龙等活动,但是效果不佳。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没有吸引力。
二、家长学校建设的做法
(一)让家长树立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的观念。让家长清晰认识到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重视孩子的情商教育和培养。情商的培养应从小抓起,让孩子逐渐形成善良、坚韧、正直、宽容,以及善于与人沟通的理想个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充满自信地健康成长。这需要从同情心、诚实、勇敢、责任感、自尊心、勤奋、坚毅意志的培养等几个方面进行教育和培养。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教会孩子待人接物要落落大方,谦逊有礼。遇事不惊,有节有理稳步推进等等。
(二)加强教师家校合作育人观念。首先,要提高班主任对学生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让班主任乐于做这个事情。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或利用家庭教育指导师来对班主任进行家教理论培训学习,以提高班主任的家教水平。其次利用互联网+建起多种家教平台,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培训。定期定量地落实家长培训计划。
(三)发挥家长学员“同伴互助”作用。要深挖家长、的潜力,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四)各学科渗透家校合作的氛围。各学科教师不能只是单纯传授知识,还要积极与家长沟通,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家长学校教学中,指导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学习情况,如何鼓励孩子学习,如何配合学科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五)建立固定的家长学校师资队伍。家长学校教师一是有证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二是学校德育骨干老师、三是请来的专家。均安镇政府和学校是十分重视家长学校的教员素质的提升的。2014年均安教育局开办了第一期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的培训,为我镇家长学校培养了50多名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这些教师成为了家长学校第一批骨干教师,由他们带起了一批新的师资。
(六)开发适合家长需要的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均安的家长学校就是以《父母课堂》为培训的辅助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段特点有计划、科学地来编排教学内容,如我校对初一级家长主要是良好生活习惯的培训、青春期家庭教育等,一个学期两次,全员参与,或是讲座或是沙龙,形式多样。这样长期地,大面积地培训家长,收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家校合作共同育人的智慧来源于学习,更来源于自己付出与积累。家长学校是一个搭建“沟通”的桥梁,是我们乐做的一项良心工程,更是我们应尽的一份责任。家长学校办得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家长是否愿意将学习到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做多方面的尝试。看家长们否能处理好自己的社交、个人娱乐,是否有足够的耐心与恒心,走进孩子的内心,去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否能刚柔并济,树立家规,来培养自主自律的小公民。同时,我们教育工作者也希望通过家长学校与家长、与社会各界一起坚持、努力做真正为孩子成长服务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