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长会是班主任或教师教育和引导家长建立学生生涯规划的有效载体。设计合理科学的生涯主题家长会有助于学生生涯意识的唤醒与建立,从而为实现学生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生;生涯意识;主题家长会;设计
引 言
新高考改革的实施促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生涯规划对高中学生的重要性。培养高中生生涯规划意识已经刻不容缓。加强学生的生涯意识的唤醒,迎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让学生力争做最好的自己,家长要在思想上重视孩子的生涯规划,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育人观,才能正确地引导孩子的成长。在学校和家庭共同推动高中生教育教学的历程中,应始终以家校育人观念为理论依据、发展方向和价值导向。家长们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所以家庭对学校和教师来说,在教育理念和教育观念上的认知能力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一方。因此,设计科学的生涯规划为主题的家长会,唤醒家长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并且参与到学生的生涯规划当中,尤为重要。
一、生涯规划主题家长会的重要性
唤醒学生的生涯意识不能只依赖学校、社会和学生自身的力量。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对学生的成长与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的格局与价值观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生涯主题家长会是学校与家庭合力做好学生的生涯规划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连接学生生涯规划家校合作的桥梁。通过一次次的生涯主题家长会,家长们不但提高了关注孩子生涯规划的意识,还会把学到的有关生涯规划理论和知识应用在正确引导孩子上,这将达到唤醒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和让他们建立科学的生涯规划的目的。
(一)家长是孩子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引路人”
家庭作为一个人最亲密的小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不可估量。它尤其与自我意识的形成密切相关,在孩子进行生涯规划时,或多或少会受到家庭的影响,他们会融合家长的意愿。因此,家长的参与对孩子的职业生涯规划尤为重要。家长需要做到: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探索欲,引导而不逼迫,要求而不强求,帮办而不代办;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热爱和潜能,并着重考虑社会所需,科学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目标与未来发展方向,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驱力,提升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成就幸福人生。
(二)家长会是促建学生生涯规划意识的有效载体
家长会是教师和家长相互沟通交流学生情况、以便于双方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共同寻找最佳教育方法和途径的有效渠道。建立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单靠学校很难独立完成,也不可能让家长自己摸索,它需要家校的配合与努力。家长会能成为班主任或教师教育和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学生教育并建立生涯规划的有效载体。在每一次家长会上渗透生涯规划的案例、自我探索的方法、相关理论知识、职业特点等内容,可以引导家长助力于孩子的生涯规划,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且擅长的科目,报考与之相匹配的专业,还可以让学生明确自我发展方向并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唤醒生涯规划意识主题家长会设计范例
学习生涯规划的目的是发展自己,成就自己。做好个人生涯规划的起始是具有生涯规划意识。要唤醒家长对生涯规划的重视程度就是要让他们认识到生涯规划是重要的、有用的、有意义的,对孩子发展自己、成就自己是有利的。所以,设计好一次唤醒生涯规划意识的主题家长会显得尤其重要。下面我以《孩子的生涯规划,家长知多少?》为例,谈谈生涯规划意识唤醒主题家长会的设计中要注意的地方。
(一)家长要有的看
在生涯主题家长会上,家长最想看的是什么?我想是看看生活中一些有生涯规划意识的学生对比一些随波逐流的学生,他们持有的是截然不同的学习态度和方向,甚至未来的人生也是大相径庭。
所以,这次主题家长会我以视频《苍蝇一分钟》导入,视频传递的是:生命不论长短,都要奋力拼搏,绽放生命的光彩。家长将引发共鸣,做人不能碌碌无为,应如苍蝇一样,哪怕生命只剩下一分钟,也是拼命地发光发热,这是对生命的尊重。
然后,在家长会的第一环节,我用两则代表性案例:连考八年高考终于考进清华大学的吴同学和二本毕业的黄志强(一种对自身有深刻的认识,有生涯规划的人生,另一种是不顾社会需求的变化没有生涯规划的人生,最后过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家长通过看到现实中别人的真实故事,唤醒自身对孩子的生涯规划重视的意识。
(二)家长要有的想
第一环节过后,我提问家长:“作为家长的你,你期待你的孩子成为吴同学还是黄同学?还是……?”使家长对孩子的生涯规划进行思考。
接下来第二环节“生活中的迷茫人”中,我通过图文并茂和数据呈现,让家长看到了生活中原来那么多人都活在“迷茫”之中:他们不论在工作、人际、学习和生活中,都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浑浑噩噩地过日子,每天只是机械性地、重复地消耗时光。家长通过了解生活中的一些迷茫人,结合自己或身边人的生活状态,思考和总结一个人生涯规划的必要性,进一步加强他们对孩子的生涯规划的指导意识。
在第三环节“家人的自我对话”中,我抛出几个有关孩子个人兴趣、能力、性格、职业方面的问题,通过让家长自我对话,引发家长的反思,让他们感悟到自己对孩子的不了解程度,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萌生要有所改变的想法,并决心提高对孩子的关注度,尽力帮助孩子更好地进行生涯规划,追求更适合他们的人生。
(三)家长要有的听
在主题家长会中,我们还需要让家长通过听取老师的讲解来获得他们想要的知识,从而建立科学的生涯意识。
由于家长素质不同、眼界和见识不同,不少家长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做。所以,在家长会的第四环节里,我手把手地给家长讲授一些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并提供一些科学的建议。例如:如何转变观念走出误区?如何协助孩子探索自我,创设机会探索世界,培养规划和管理能力?如何建立榜样力量让自己建立生涯自信?如何认识知己与知彼的联系?什么是生涯辅导的三步曲?……家长通过听取教师分享的有关生涯内容知识,才会对生涯规划有大致了解。有了理论的支撑和科学的指导建议,家长才会豁然开朗。
(四)家长要有的干
传统“教师讲、家长听”的家长会,信息交流是单向的,教师在家长会上一味地充当主角,家长始终是配角。新的时代要求我们不要忘记家长会的主体应是家长,家长是教师密切的合作伙伴。每一位家长都是带着经验来的,他们本身就是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在第五环节“了解职业”中,我安排了8位家长介绍自己的职业情况,包括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优缺点、待遇、工作时长、工作的成就感和未来的规划等等。然后在第六环节“畅所欲言”中,我再让家长结合今天的会议内容展开讨论,进行思想上的碰撞。家长之间互相学习取经,知己知彼,在讨论中增长见识,了解不同职业特点,见识上取长补短,这使家长明确了方向,更坚定了信心,为自己的孩子生涯规划做努力。
三、唤醒生涯规划意识主题家长会设计的注意事项
(一)复杂知识简单讲解
大部分家长对生涯规划话题是不熟知的。一直以来的不了解、不重视,会造成他们一下子无所适从。教师不能大幅度地讲解理论知识而忽视家长的认知水平,我们要尽量让复杂的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二)家长分组非随意
家长会的设计环节有分组研讨,分组要根据家长的认知水平、职业、对孩子的关注度、对生涯规划理论熟知的不同有一个整体统筹,采取互补互助互影响的原则,这样家长在研讨中收获更多。
(三)家长的“想”与互动相结合
在家长会上,老师设计的内容会引发家长的思考,家长有“想”与“悟”,就很可能有“惑”,及时解答家长的疑惑也是主题家长会的重要部分。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是一种寻找目标的动物,生活的意义在于是否正在寻找和追求自己的目标。”教师借助每一场精心策划的生涯主题家长会,使家长学会科学地引导孩子关注未来、规划未来,提升受益终生的能力,这不仅有助于帮助孩子们赢得眼前的高考,更能让他们赢得人生的大考。
本文系刘顺宜工作室研究成果之一,也是2020年度广东省中小学德育课题《“高中生涯教育”下主题家长会的设计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0ZXDY012)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朱三元,熊曾刚,卢军,范桂林.移动互联网下高校家校互动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3):27-29.
[2]王静丽.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反思与实践[J].基础教育课程,2017.
[3]叶一舵.高中生生涯规划教学设计[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