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开启了父母“依法带娃”的时代。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如何让父母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何使家庭成为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课堂?
【关键词】家长培训;有效策略;探究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只是在孩子出现了状况,如成绩下降、迷恋电子产品、逃学等,才会去找老师沟通孩子的问题;也有一些家长知道要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却苦于缺乏专业知识和亲子沟通的方法;还有些家长处于人际关系紧张、家庭关系不和谐、情绪焦虑的状态,对孩子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当下对家长培训的内容、形式、途径及成长的探究尤为重要。
—、提升家长意识,激发家长学习动力
父母都希望孩子出类拔萃、更加优秀。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承担着主要责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长期以来,人们对家庭教育存在一个误区:许多家长将家庭教育趋向学校化和知识化,却忽视了孩子在人生态度、价值观、情感等方面的引导和培养。因此,学校首先要引导家长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弄懂家庭教育是指父母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这一基本内涵。
二、提高家长素质,突显家长榜样力量
五育并举,德为首。父母是第一位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和示范,都关系到孩子人品的走向和发展。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家风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深远持久。委员们认为,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往往体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要想让孩子成为被社会认可的人,就应该提高自身素养,比如高尚的精神品质、对工作事业的忠诚等等。“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但就目前来看,很多父母并不知道自己应该在家庭教育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一谈到家教,就变成了花钱请老师教文化课,而不是家长的身体力行、榜样作用、身先示范。”家长的言谈举止、品德涵养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家庭氛围和家教家风也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巨大,如果家长天天看手机、刷抖音,孩子也会养成玩手机的习惯。
孩子在不断成长,不同阶段有不同需求,家庭教育也需要父母不断学习。政府部门邀请教育专家开设家庭教育公益课堂,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家庭制作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通过媒体专栏、网络公众号、社区公益讲堂等形式,培训并引导大家成为合格乃至优秀的家长。同时,学校也要依托家长学校,办好家长学校,向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的正确理念和方法。
三、落实核心素养,促优良家风传承
追求家庭教育成功是每个家长的目标,但孩子成功的标志不仅仅是考高分、进名校,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有责任感才应是教育孩子的方向。但现实情况是,高分低能的孩子并不少见,有的大学生将脏衣服打包寄回家让父母洗,甚至出现离家住校的孩子不知道煮熟的鸡蛋要剥皮才能吃的情况。一个人格健全、能力完善的人,绝不是只有高分就能成就的。家庭教育应该注重建立正确的核心素养,培养孩子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教育评价中,核心素养是孩子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们常说的德才兼备、品学兼优,‘德’为先,‘学’在后,符合我们一直以来提倡的‘教育应该立德树人’的观念。”2016年9月,北师大林崇德教授的课题组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王国梅认为,“核心素养”六要素可以让家长对“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有更具体化的理解,也能指导家长将家庭教育做得更好。
四、建构教育框架,完善课程体系
第一,亲子沟通,必修系列沙龙。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以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基础的。目前家长与孩子沟通中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如父母对孩子的需求缺少关注和理解,亲子间矛盾冲突普遍等。学校在开设常规化课程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组题为“智慧父母·青春健康”的必修系列沙龙,内容涵盖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积极关注孩子的需求、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技巧等内容。系列沙龙开课以来,家长非常满意。第二,各类专题,形成选修菜单。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全然不同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能力差异,他们遇到的个人成长问题也是多样化的,由此带来的家庭教育的重点和需要引导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针对不同学生遇到的成长问题,学校开发了多样化的具有典型性的专题家长沙龙,诸如“放下包袱,为所当为—如何帮助孩子面对学习压力”“目标与规划—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等。各类专题沙龙构成了一张菜单,可由家长自主选择参与相应的专题沙龙。
五、结语
学校较好地满足了家长的教育需求,帮助家长树立了正确的教育理念,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水平。作为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阵地、学校教育的一个补充,为学校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为学生的发展营造了一个好的教育环境,从而培养出合作、主动、创新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黄美虹.引领家长成长促进家校共育[J].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20(4):29-31.
[2]蔡贝贝.引领家长成长促进家校共育[J].文渊(中学版),2021(4):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