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新课改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发展,结合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部分教师单纯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课堂推进,没有及时针对高中体育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制定教育方案。高中阶段为学生肌肉、骨骼发展的黄金期,教师应当针对高中生身心发展规律掌握良好的训练方法,重视针对学生力量素质、大肌肉群展开积极锻炼,主动协调各科教师在保证学生文化成绩发展的基础上增加体育训练项目,以此帮助学生在体育高考中获得不俗的成绩。
【关键词】普通高中;体育生;体育高考;训练方法
高中阶段体育生压力较重,不仅需要按照学校课程安排进行文化课的学习,同样需要挤出空余时间进行体育专业的训练,其中体育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在保证学生体能水平发展的基础上为其传递正确的训练方法,避免因为某个环节的缺失对学生骨骼、肌肉造成损伤。不仅如此,教师应当及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创新教学模式,适当满足学生个人喜好,利用游戏教学法、小组竞赛、合作教学法活跃课堂氛围,以此让学生保持高昂情绪并积极展开训练活动。
一、根据体育高考项目合理安排训练计划
为保证高中体育生在高考中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并获取较好成绩,体育教师应当主动针对高考体育项目,根据学生体能发展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广东体育高考项目包括身体素质三项、专项技术选一项。其中针对身体素质项目包括100米跑、立定三级跳远、原地推铅球,专项则由学生根据个人能力及发展前景进行选择,除了田径项目以外,学生需要在从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等项目中选择一项。为保证训练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应当针对学生所选择的体育项目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时间、课时、训练顺序,以及在何时应当提升训练强度等。教师应当主动为学生介绍良好的力量训练方法,针对专项特点安排力量训练,提前做好准备活动等。
二、重视学生体能素质、力量群的训练和发展
在体育运动中学生的体能素质水平及力量群的发达程度决定了学生的训练效果,其中教师为帮助体育生在高考前实现自我提升,应当在充分了解学生综合体能素质水平的基础上制定计划。首先,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基础训练,通常专业的体育生长期接受体能训练,基础力量十分扎实,因此教师可以适当提升基础训练的强度,例如利用运动器械培养学生爆发力量,锻炼学生的背部、臀部、腹部的肌肉群。其次,教师应当重视学生核心力量的训练,例如根据学生体能水平展开俯卧撑、平板支撑、抬高脚俯卧撑、哑铃弯举练习,核心训练的开展能够锻炼学生的肱三头肌、胸肌、腿部力量等,教师主动开展体能训练,学生后期能够有效避免肌肉、韧带拉伤事件的发生,且帮助学生实现自身潜在能力的发展。
三、适当提升训练强度,激发学生潜在能力
部分体育生对于自身潜在能力水平的了解不够全面,此时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个人优势,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教学计划,其中教师了解学生之间的体能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一刀切的训练手段会导致学生体能发展两极分化的现象较为严重,且一味提升训练强度会对学生肌肉造成损伤。因此教师应当按部就班地提升训练难度,首先,在日常的训练活动中,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提高强度,严格记录学生的身体变化和成绩水平趋势;其次,在循序渐进提高训练强度的同时,学生的潜在能力被逐渐激发,在学生适应该种训练环境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加大训练强度,在训练过后及时通过舒缓训练恢复学生的身体机能,教师主动观察学生的生理机能反应,后期有针对性地实现课堂推进。
四、实现学生专业体育技术及特长的共同发展
在高考体育项目中固定的专业测试无法体现学生的个人优势,为了在体育高考中帮助学生实现成绩水平的提升,教师可以将训练主力放在学生体育特长的发展中。其中专项技术主动权在学生身上,学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喜好进行选择,教师此时应当合理运用训练技术发展学生体育特长,其中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教师可以邀请专业教练给予正确指导,针对学生的体育特长发展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错误,让学生抓住重点和关键点更加细致地展开专业训练,在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基础上达到动作标准,充分发挥个人特长优势获得不俗的成绩。
五、积极开展实战练习,培养学生应变能力
任何学科都无法单纯依靠理论的学习完成自我提升,体育教师应当禁止纸上谈兵的教学手段,其中教师应当在学生全面掌握基础上根据高考体育项目内容进行场所的建设,积极开展实战练习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其中基本素质和专项素质分别展开项目制定,让学生熟悉体育高考的全过程,在心理素质良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人能力水平,让学生了解在真实的赛场中会产生的突发性问题,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让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实现体育成绩水平的高效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新时代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实现课堂建设,其中结合高中体育生发展需求,围绕高考体育项目种类选择训练方法,重视学生体能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及时缓解学生高考前的紧张情绪,制定合理的训练方案激发学生潜在能力,通过高考训练帮助学生实现成绩水平的快速提高。总而言之,教师应当针对普通高中体育生展开体育高考训练方法分析,以此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实现学生体育技能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香平,常杰.基于高考背景下体育专业训练“七步N查”模式的实践探索——以环县第五中学为例[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5):113-115.
[2]张宏鹏,汪波.高考体育生常见运动损伤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7):178-181.
[3]罗振华.高考体育生力量训练探析——以福建省华安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考体育生为例[J].青少年体育,2021(4):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