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低年级的小学生主要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在数学的解决问题中,学生巧用简单图形,能很好地理解问题中数量关系,进而打开思维之门,点亮解题思路。
【关键词】小学低年段;简单图形;策略;解决问题
数学家华罗庚言“数少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小学低年段学生巧用简单图形,可以让问题变地更加值观,去除非本质属性,抓住数量之间的本质联系,培养数学思维。
一、培养学生强烈的画简单图形的意识
在解决问题中,许多学生很少利用图形,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利用一些简单的图形。那么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巧用简单图形,点亮学生解题之路呢?
(一)从直观的实物,逐步向画简单图形。在低年段的学生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还是缺少立体感和空间感。在教学中,学生看到的一些具体实物发挥着主要作用。
例如:在一年级时,有一类型题:淘气在排队做操,他前面有5人,后面有6人,请问他这条队伍中一共有几人?学生一看到问题中“一共”,就会条件反射地列出5+6=11人。但这题不仅仅是数字上的数学信息,还隐含着“淘气”这个1人。因此,教师除了可以让学生来模仿排队,再来数一数。更好地方法是利用简单图形。教师引导学生巧用简单图形,点亮了学生的思路,也为二年级学习乘法中排队是排成方块形状,求排队人数做好铺垫。
通过画图操作,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并非一定需要实物,巧用简单图形同样可以解决问题,感受到简单图形的便利性。
(二)加强对简单几何图形作图能力的培养。画简单图形是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作简单图形的能力。例如,在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中,在学生利用实物感知立体图形后,抽象出来长方形、正方形、圆以及三角形,并了解这些图形具体的特征后,学会利用尺子画一画这几种简单图形。这为之后在三年级时,学轴对称图形奠定基础,能利用一些简单的图形创造出一些美丽的轴对称图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学生利用画简单图形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会学生学会读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在新课标里面,第一学段是没有明确的画图要求,但是要求学生会读图,能根据简单的图示,找出一些数量关系。在北师大版中最初出现是在一年级上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多少”的内容中。在解决此类问题,引导学生读懂图意,从图中我们可以一眼看出哪种图形多,哪种图形少,再利用一一对应的思想,可以知道正方形的个数比圆形个数多几个?或圆形个数比正方形个数少几个?进而列出算式13-8=5个。此类型简单图示,为后段的只有文字的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低年段学生对逻辑思维有些欠缺,以直观形象为主,将文字内容转换成简单图形,学生通过画一画,说一说,数形结合,能快速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化抽象为具体,进而更准确地解决问题。巧用简单图形,点亮学生的思路,让抽象变得更具体形象。
(二)交流画图的方法,感受画图策略的多样性。例如只有文字的题:淘气有15颗糖果,笑笑比淘气少7颗,笑笑有多少颗糖?又或者:淘气有15颗糖果,淘气比笑笑多7颗,笑笑有多少颗糖?
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积极的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需求去画出来一些简单的图形,从而更好的让自己进行分析、理解数量关系,达到解决自己需求的目的。并且教师还要去鼓励学生们勇敢的去分享自己的办法,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三、让学生感受到利用简单图形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
(一)巧妙避开问题中的陷进,体验成功的乐趣。数学的本质是抽象的,但是每一个数学问题都离不开生活原型。在解决问题中,要引导学生多结合生活实际,再利用一些简单图形,将问题的本质还原成具体图示,这样能巧妙地挖掘一些问题隐含的信息,巧妙地“避雷”。
在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学习乘法时,有这样一种提高题:爸爸要把一根木条锯成一样长度的5段,每锯一次需要5分钟,锯完这条木条需要多少分钟?大部分学生不假思索地写了5×5=25分钟。当教师提醒学生是否可以画图来表示?当一些优生上黑板展示他们的画法,学生们看完之后,恍然大悟,原来只需要锯四次,4×5=20分钟,有图有真相。并让学生总结出用“一刀两段”来形容本题,借助简单图示理解抽象的题目,并形象总结出方法,以后遇见此类型题目都印象深刻了。
(二)克服恐惧心理,化繁为简。低年段的学生的数学学习,主要的思维是形象思维,但许多问题都用文字呈现,他们不懂题目的意思,甚至害怕、恐惧文字题。导致很多学生在文字解决问题中正确率较低。
例如:在北师大版三年级学习《长方形周长》中,有此类题型:有两个同样的长方形,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如果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如果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很多学生一开看到都是文字,而且还涉及到几何问题,心里就更加恐惧了。若教师问一句:对于此题,怎样解决更方便呢?“画图”将文字的意思全展示在草图中,也就对新拼的图形的各条边的长度一目了然,学生克服对文字的恐惧,化繁为简,对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总的来说,在小学低年段的教学中,老师们要适时渗透,培养学生画简单图形的意识,让所有学生掌握“画图”的简单技能,逐步提高学生利用画简单图形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思考以及理解力和创新力得到提升,并能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巧用简单图形带来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侯军波,周春萍. 画图,架接思维与文字的桥梁[D].《小学数学教育》2016(9).
[2]方园. 画图,让孩子从文字走向思维[D].《成长读本》2018(10).
[3]郭玉峰.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