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识字教学中,课题组指向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采用识字可视化教学的策略,包括教学环境可视化、教学资源可视化、教学过程可视化、教学评价可视化,使学生在感受汉字创造之奇、理解汉字构形之妙、体验汉字演变之趣的同时,逐步掌握汉字的特点和规律,培养了对汉字的审美和思维能力,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和深厚底蕴,从而提升识字效率,培养热爱中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关键词】核心素养;识字教学;可视化
一、研究背景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排在语文核心素养的第一位,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就是让学生逐步掌握汉字的特点和规律,为使用语言文字打下根柢。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让学生感受汉字创造之奇、理解汉字构形之妙、体验汉字演变之趣。在识字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审美和思维能力,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和深厚底蕴,从而激发其热爱中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剖析《语文课程标准》发现要求一、二年级识字量占据整个小学识字量的半数以上,这对于刚刚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阶段的儿童来说并不容易,一二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对于大量的汉字内容掌握颇为困难。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笔者发现,大量的视频、微课、动画被使用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可视化教学成为识字教学的趋势。但是可视化与识字教学系统性的研究不足,识字与可视化工具的结合方式较为单一,通常以图片展示,视频播放为主;可视化教学的效果不鲜明,未能充裕阐发信息技术的作用。
笔者根据多年的识字教学实践,与课题组深耕识字可视化教学,并取得良好的研究效果,多篇课例获奖。
二、识字可视化策略
(一)识字教学环境可视化
通过在班级墙报里设置“每日识字栏目”、“DIY创意识字课桌椅”、“班级识字文化墙”、“校园识字板报展”等,打造识字可视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浸润在识字的环境中,所见皆为汉字,所闻皆为汉字,获得第一手领略。识字环境的熏陶,如同及时的雨水滋润万物一样,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识字教学资源可视化
教学资源的多少,宰制了教师识字教学的弹性和发挥空间。识字教学资源的可视化,包括媒体素材(识字微视频、识字课件)、学生学案、可视化工具(识字题库、POWER POINT、FLASH动画、思维导图、绘声绘影、问卷星)等。
(三)识字教学过程可视化
课堂是关键。识字教学的可视化过程,关键在课堂上。主要流程包括以下三部分。具体表现为:
1.激趣导入
在课堂开始时,通过可视的游戏、激趣猜谜、可视情境等多种方式导入,
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引发学生对识字的好奇,为教学奠定根柢。比如,在讲习《乌鸦喝水》的故事开头这样引入:
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了,除此之外,在课堂中还创设情境演示乌鸦喝水(往瓶里投石子)的过程,让学生仿佛走到了乌鸦的身边,激发了学生识字的愿望。
2.课中可视
在识字教学中,运用识字课件、识字卡片、字理视频、生字形意动画等多种方式,让识字学习的过程可视化,让学生感受汉字创造之奇,理解字形构造的之妙,体验汉字演变之趣。如讲习“羊”字,首先展示“羊”的古文字,然后讲解所描绘的是一只羊头的正视图,上端是两只弯曲的羊角,中间一竖是羊脸的线条化,下部向上斜的两短画像羊的胡须,最后引导观察图样和汉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我们的中国字十分奇妙,它不停地变变变,就变为了今天的模样!通过课件展示“羊”字的衍变历程,让孩子体验汉字的构字特点以及汉字的衍变历程十分有趣。
3.课后巩固
在识字教学课后,通过布置趣味性的可视化作业,如拍摄简单的识字视频、自制识字卡片、创作识字创意绘画等,让学习者经过演、做、画,加强对中国字的理解和认识,将识字教学进一步巩固。比如,学习生字“鸟”后,让孩子制作生字卡片,这样既能动手又能动脑,培养了孩子的识字思维。
(四)识字教学评价可视化
评价是尺子,传统的识字评价方式是考试、测验,以一次性的分数来评定学生的学习结果,只看识字的精准度和数量多少,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学生的识字积极性容易受挫。笔者与课题组研究多元化、多维度的识字教学效果评价,并将评价可视化,包括评价的对象、评价的内容和评价的方式多元化。
比如:在讲习《夜色》的过程中,学生初步学完生字,我就安排游戏“摘月亮”,在月亮的背面写着生字,只要把生字的音读准了,月亮就可以奖给你了,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游戏,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主动多了。又如,在讲习《日月水火》一课中,先看视频,感受汉字的衍变历程,从图片到古文字再到现代汉字,接着让孩子用“找一找”的形式进行生字配对来巩固,最后评价。
通过调查研究,数据分析,课题实验班学生的识字能力对比上一阶段有很大改变,识字兴趣大大提高。学生识字的理解能力、情感体验度和学业发展以及教师的可视化技术能力有了很大进步,有三名课题组教师获得区镇级奖励,其中识字案例《天地人》在镇内作公开示范课。
低年级学生正是培养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的关键期。在识字教学中运用识字可视化教学策略,指向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使学生在感受汉字创造之奇、理解汉字构形之妙、体验汉字演变之趣的同时,逐步掌握汉字的特点和规律,培养了对汉字的审美和思维能力,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和深厚底蕴。识字课堂也变得生机勃勃,繁花似锦,一片春色满园。
参考文献:
[1]黄金莎. 以培养师范生可视化教学设计能力为主线的课程设计研究[D].宁夏大学,2016.
[2]郭贤兰.巧妙的设计让绿意盎然于儿童心田[J].语文天地,2019(03):32-33.
[5]刘晶晶.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标准与学生评价的一致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