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诗歌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的图形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 要: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浪漫主义时期著名的女诗人,在她已出版的1775首诗作中,以死亡为主题的约有600首之多。这些死亡之歌或表达面对死亡时的无畏,或表达对与死神同行的浪漫,或表达对逝者的追思,或表达对人世的怀念等等,不一而足。本文将利用认知诗学理论中的概念隐喻和图形-背景理论对狄金森最负盛名的一首“死亡诗歌”,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进行解读。研究作者是如何通过首字母大写,头韵,排比句型等方式表达自己思想感情,也是读者感受到她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死亡独特的见解。

关键词:“死亡诗歌”;图形-背景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头韵(alliteration);“普雷格郎茨原则”( Principle of Pragnanz)

1 图形背景理论

图形-背景理论是丹麦心理学家鲁宾提出的。图形是指在同一瞬间被人们清晰知觉的事物, 即注意的焦点。背景则是指在同一瞬间被模糊感觉的事物,, 起衬托的作用。图形的形象鲜明,突出在背景的前面。背景的形象模糊,衬托在对象的后面。因此,图形更容易被感知、注意、和理解。自从Talmy把图形-背景理论应用于语言研究以来,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它, 在增强了这一理论的认知解释力的同时, 也使我们看到了许多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本质。诗歌语言高度凝练,意蕴丰富。因此,通过图形背景理论来分析诗歌可以帮助读者和作者获得相同的意境感受,深刻理解诗的内涵。本文将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美国女诗人艾米丽·狄金森的代表作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进行分析,研究诗人是如何运用首字母大写,头韵以及排比等技巧对诗中某些成分进行突显,从而表达自己对生命和死亡这两个对立的自然现象的独特见解。

2 艾米莉·狄金森和“死亡诗歌”

死亡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人类对死亡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这种认识被文人以各种文学形式记载下来,构成了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死亡、 永恒与爱情是狄金森诗歌的三大主题。狄金森的生死观和她的家庭背景与宗教信仰有关。她的父亲是一个牧师, 其家乡阿默斯特城是一个有着清教徒传统的小城。23岁那年,狄金森在费城邂逅了一个牧师,后者已有妻室,据说正是对这位牧师无望的爱情,促使了她的退隐。由此可见,狄金森所具有的清教徒似的洁身自好,无疑影响了她对死亡和永生的看法。她的诗歌大都源于她的经历和感受。在先后经历了家人和恋人的辞世,死亡在诗人心灵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因此,死亡成为诗人创作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像许多清教徒一样,狄金森坚信着上帝和天堂的存在,认为死亡导向永生。因此,死亡并不可怕,死亡也不是终点,而是另一段生命的开始;引导人走向死亡的死神也不面目狰狞。相反,它更像个绅士、朋友、甚至爱人。在诗歌中,就深刻地体现了这点。

3 本诗的认知解读

本诗的第一节开门见山,点明了本诗的主旨。第一句中,虽然相对于“Death”来说“I”是动作的发出者,是移动的,但是作者通过将“Death”的首字母大写,使其变成了句子的焦点。第二句中,“Death”转变成为动作的发出者,仍然是画面中的图形,但与第一句相比,却没有那么突出了,因为作者用一个代词“He”替代了第一句中大写的“Death”,这也是为了一定程度淡化死亡这个主题,从而铺垫作者更想要强调的本诗的另一个主题:永生。在第三句中,作者依然采用了第一句中首字母大写的方式,使“Carriage”和“Ourselves”成为了读者眼中的焦点。暗指死亡的灵车上不会只载有“我”和“死神”。这样的处理不禁使读者的思维在此处停顿了一下,并将注意力投到了第四行,也是本诗第一小节末尾的两个大写的单词“And Immortality”。也是本诗中诗人想要表达的主旨,死亡并非生命的尽头,只是“永生”的路途的起点。

出现了场景的转变,我们搭载着死神的马车经过了学校,麦田并最终驶入了夕阳。本节的特点是使用了排比句,整节以相同的“We passed”开头,紧接着三个不同场景。作者将三个场景的中心词分别大写,使三者分别成为了所在句的突显图形,并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这三个大写字母上,并忽略了背景“We passed”。作者赋予了这三个词特殊的含义,分别代表着人生的三个阶段:“学校”象征童年,“麦田”象征中年,“西下的夕阳”则象征暮年。使人联想到一个隐喻:人生就像一场旅途。

第五节开头沿用了第三节的句式,以“We paused”开始,与第三节的三个“We passed”遥相呼应。也正是由于句式的相似,使“We paused”成为了图形,在这一节诗中尤为突显,也为最后两节诗奠定了与诗的前半部分完全不同的基调。在前两句中,作者使“House”和“A Swelling of the Ground”突显出来,很容易引起读者关注,并将两者联系到一起。作者诗中的“房子”很显然指的是人类最后的居所--坟墓。将坟墓比作房子就如同作者将人生比作旅途一样,说明作者将人生的终点看做了另一次旅程的起点,坟墓看做了暂时休息的场所。在第三句中,作者将“Roof”大写也是有意为之。作为一个基督教的忠实信徒,作者当然坚信天堂,坚信永生的存在,将坟墓作为天堂的通道。

第五节已经写到旅途的结束,也暗指人生的终结,本应是全诗的结尾,然而在作者的人生观里,终结意味着开始,生命便进入了生生不止的循环中。第六节开头两句采用了与第五节类似的结构。首字母大写使句中的两个元素突显。本节中进行对比的两个元素是两个表示时间的词“Centuries”和“the Day”。通过这样的对比,体现出那天的漫长,“我”陷入了对人生,对死亡,对上帝和对永生的沉思之中,因此才感觉不到时光的流逝。在诗的结尾,“我”似乎终于领悟了人生的真谛,领悟了生命循环不止的道理,在这样的生命循环之中,人类将获得永生。诗最后两句中大写的“Horse”和“Eternity”起到与诗的首节中的“carriage”和“Immortality”遥相呼应的作用。也象征着人生生生不息的轮回,从末节有回到了首节,从死亡又迈向了永生。

参考文献

[1]Talmy, L. Figure and Ground in Complex Sentences[A]. In J. H. Greenberg Universals in Human Language [ C].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2]匡芳涛 文旭. 图形-背景的现实化[ J]. 外国语, 2003

[3]赵振华.“ 死亡” 概念隐喻——基于英汉语料的对比研究 [J].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53-55.

[4]艾米莉 狄金森孤独是迷人的--艾米莉·狄金森的秘密日记[M]吴玲,译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