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校的工作离不开班主任,因为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现实生活的引路人,更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奠基者。班主任工作培训是提升班主任管理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在信息化的时代,要巧用信息技术,优化班主任工作督导,建立健全的班主任工作督导机制。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班主任工作;督导机制
学校的工作离不开班主任,因为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现实生活的引路人,更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奠基者。要想真正做好学校工作,就一定要抓好班主任管理,班主任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上都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开展必要的班主任工作培训,更需要建立健全的班主任工作督导机制。在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可以巧用信息技术,优化班主任工作督导。
一、巧用微信群,优化班主任工作督导机制
要使班主任工作更加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必须优化班主任工作的监督机制。目前,教学督导有很明确的督导要求,但班主任的工作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督导。班主任工作涉及面广、事项复杂,给班主任工作监督机制的建立带来了很大困难。但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班主任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就难以发现,班主任工作质量也难以进一步提高。
督导机制的优化可以从优化班级文化建设、优化班级作风建设、优化学生文明习惯的培养、优化家庭与学校的沟通、与班主任工作的配合等方面进行优化,同时对督导机制进行督导引导。我们可以巧用信息技术,优化班主任工作督导机制,学校建立班主任微信群,把班主任工作督导机制放在微信群,在微信群里学校一方面,要对督导机制进行督导优化,即对班主任完成的工作进行督导和考核,及时发现和总结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发在微信群;另一方面,要引导督导机制,即督导组要有一个督导机制。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指导作用。比如每月对完成工作任务出色的班主任给予适当的表扬或登记(为学期末评选街道优秀班主任而一个的标准参考),提高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再举一个例子:发现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明确指出,正确引导班主任,指出改进的方向在群里及时提出。只有督导结合,才能更好地推进班主任工作。
二、巧用信息技术,优化班主任家访的网络督导
班主任的定期家访覆盖了我镇几所学校学生的家庭。我们要求老师每学期实地探访每个学生的家庭一次,当然,还要真实记录探访情况。“真实性”是我们对这项工作的基本要求。然而,当“真实性”和“透明性”结合起来时,一个新的矛盾出现了:学生和其他人家庭隐私可能泄露出去,这是学生和家长都不希望的。我们该怎么办?我们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方法。我们要求所有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建立自己的博客,学校要组织博客群和微信群,举办“心桥”活动“一条腿”受到博客浏览权限的严格限制。这种记录真实情况的博客,只允许少数与学生有关的老师和学校领导阅读,方便这些人了解学生情况,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另一方面,博客作者会对表单保密,隐藏不可透露的部分信息,然后发布。显然,前者是为了沟通,后者是为了监督。我们发现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成千上万的老师参观成千上万的家庭,这项活动有更好的促进作用。首先,因为它监督提高透明度打破了少数教师的懈怠,督促他们按时完成日常工作几次,提醒一些老师因为工作繁忙而忘记了家访;第二,由于透明度,许多隐藏的活动矛盾暴露出来,特别有利于学习及时教育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发现问题及时引导。
班主任工作督导,这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哪一个督导或哪一方督导,它既有自我督导,又有第二方、第三方的督导。严格来说,教师的自我监督更为重要。过去,为了迎接检查,我们看到很多假信息,让学校领导和老师觉得可笑、可悲、可鄙。实施网络监控,将各种信息存储在远程存储器中,是学校和教师工作的实时记录和教师家访的过程资源,它可能夹杂着一些假材料,但从总体上看,它完全消除了“前天写今天的日记”和“回忆今年前年会议纪要”的弊端。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普通教育部门的成员,都能及时发现师生、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在碰撞与融合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树立榜样,弘扬先进,弥补不足,纠正偏差。
巧用信息技术,优化班主任家访的网络督导为我们打开了新的视野。
参考文献:
[1]黄正平.我国班主任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教育学术月刊,2010(3):4.
[2]教育学术月刊:教育管理,2010(3).
[3]李长征,张宝成.教师家访的网络督导[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