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贯彻落实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学校这一桥梁非常重要,它把个人的小家与国家这个大家有效链接起来。潭村小学立足新时代,贯彻新理念,实施新政策,提出适子“家文化”与《三字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探索新时代育人策略,通过课程建设、系列特色活动等有针对性地对个人这个小家进行落实指导,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在培育新时代全面发展的好少年的同时,促进“家—校—国家”相互融合发展,推动社会文明建设。
【关键词】“家文化”;新时代;协同教育
一直以来潭村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站在新时代教育的起点,我们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落实新政策,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以及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教育的重要论述,我校以《三字经》本土优秀文化为依托,充分挖掘优势育人资源,提出以“家文化”为核心的育人理念,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全面构建学校新的教育发展格局。
一、适子“家文化”,丰盈学校办学特色
潭村小学位于美丽的潭洲湾畔,是《三字经》作者区适子故里,2017年学校被评为《三字经》儿童教育启蒙基地。随后潭村小学充分挖掘《三字经》优秀经典育人内涵,开展“以经导行”的系列特色育人活动,并于2015年以“适子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创办适合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的教育”为办学理念,开展教育教学工作。2020年,学校提出“家文化”育人理念,对学校的办学特色进行丰盈和提升——提出“适子教育 大家潭小”,致力打造一个以“家文化”为核心的大家庭,并作为学生之家与国家之间重要的链接,融合“物格知至意诚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文化内涵,以及小学生“德行、礼仪、智慧、学问”的优秀品德,将传统的“忠孝仁义礼智信”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代特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内化成为具有潭小特色的“家文化”内涵要义:“忠”就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孝”就是孝敬父母,尊重老师,善待老人,懂得感恩;“仁”就是讲和谐,有爱心,有同情心,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团结友善;“义”就是主持正义,讲道德,守规矩,敢担当,服务社会;“礼”就是行为文明有礼,礼让他人,与人交往以礼相待,坦诚交流,和谐相处;“智”即智慧、聪明,爱学习,有才能,有智谋,有学问;“信”即诚实守信,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我们通过课程建设、系列活动以及“家—校—社”三位一体,推进 “三全育人”、落实“五育并举”的有效策略和途径,培育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代特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内涵的“忠孝仁义礼智信”新时代好少年。
二、创建“适子家园”,营造“家文化”育人环境
学校秉承以经典与现代相融合的绿色建设发展理念,以“大家庭”文化打造花园式新环境,利用《三字经》本土文化资源,挖掘《三字经》教化育人的功效,将《三字经》的文化精髓外化成校园景观,营造富有文化特色的“家园·花园式”校园——四时园、琢璞园、适子园、六谷园、东山亭、适子赋、三字经长廊、学校理念墙……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处处彰显办学特色;以学校发展历史、学校曾用名命名的崇德楼、东山楼、东林楼、凤山楼,处处彰显学校百年校史文化,营造“家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荣誉感;“Blingbling家园”“蜗牛之家”......各班级独特的班级“家文化”构建,更是营造班级小家,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归属感。潭小学子走在“适子校园”,时刻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达到育人效果,让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大家庭”,共筑家庭般校园生活,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三、营造协同教育生态圈,培育“家文化”生命沃土
学校以“大生态”思维构建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社区以及其他关联方的良性互动关系,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导、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依托的“家—校—社”三位一体育人网络。结合学校参加“佛山市规范化学校领航工程建设”和两项家庭教育专项课题,积极开展家长学校建设,深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构建“三全育人”一体化工作体系,追求“五育”协同效应的最大化,推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协同育人的制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为学生成长提供健康向上的生命沃土。学校积极创新育人方式,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开展相关工作:
1.共同维护校园安全,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2.共同教育特殊学生,让其共享优质教育;
3.共同开发校本教材,丰富素质教育资源;
4.共同参与学校评价,促进学校民主管理;
5.共同开拓社会实践项目,拓宽素质教育渠道;
6.共同建设校外学习交流平台,构建开放办学格局。
四、构建“家文化”德育课程,探寻育人新途径
学校紧扣《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五大教育内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佛山市规范化家长学校领航工程建设”要求,实施以“提升地位、降低起点、创新形式”为基本策略,
以校本课程为载体,创造性开发、创新性利用、多维度引用地方性知识,将《三字经》独特的文化基因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相结合,基于地方性视角构建“家文化”德育系列课程。把潭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代特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内涵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的“家文化”,通过校本课程,和搭建家—校—社融合的多元活动平台,开展系列活动,落实推进“家文化”德育课程建设,积极探寻育人新途径。
1.品“家文化”课程。校内校本课程,以学科融合与渗透为原则,以书香校园建设为统领,开展语文大阅读“家文化”课程:“名人家训诵读”课程,“优秀家书”阅读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通过学科融合,让学生在课堂上品味“家文化”的内涵要义。
2.悟“家文化”课程。家校合作课程,搜集(编写)家庭族谱、凝练家训、撰写5-10年的家庭编年体,用时间轴,把家里的正能量、大事件写出来,从一年级开始记录,从而促进良好家风的养成。
3.习“家文化”课程。“每周一品”品质养成课程,开展“周习一德”习惯养成项目,通过“意识强化——习惯养成——引导践行——评价反馈”四个环节在日常教育中渗透新“忠孝仁义礼智信”的“家文化”。
4.秀“家文化”课程。“七彩艺术”特色活动课程,通过家—校—社融合,搭建丰富多元的育人平台,融合新“忠孝仁义礼智信”的“家文化”开展系列化、序列化活动中,从而促进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通过实践研究,潭村小学以“家文化”为核心,依托本土《三字经》优秀地方性知识,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形成“适应”时代背景、“适合”学生发展、“适配”学校特点的“适当”的育人策略和途径。形成独具潭小特色的“家文化”精神,从而落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促进在校学生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培育时代新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曲林.构建学校“家文化”,提高师生幸福感[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06):107-108.
[2]周乃和.以“家”文化为办学理念 引领学校实现内涵发展[J].知音励志,2017(07):9-10.
[3]吴汉平.刍议新时代“家文化”背景下乡村学校儿童课程建设[J].教书育人,2022(13):13-15.
[4]张春霞.在“家文化”的滋养中培育时代新人[J].教育家,2022(20):62.
[5]彭有姬,林俐.基于“家”文化的建设与品牌铸造[J].新教育,2016(04):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