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现代化教育体系下教师要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逐渐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课堂,通过政治学科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思考相关问题,将政治认同素养工作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有效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政治
随着我国高中政治教材日渐完善,教师教学水平也相应地有所提高。优秀的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是不断成长的,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政治教师获得进步的关键之处,在于努力学习以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认真研究学生实体,不断反思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弥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便真正鞭策自己不断前进,否则极有可能停滞不前,难以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新教材背景下,政治教师要善于解读新教材内容,立足教材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带来优良的政治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提高政治学科成绩。
一、当前时事政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讲课形式过于单调
高中政治学科本身具有枯燥性的特点。在学习时,学生的关注度主要与教师的授课模式相关。但根据实际情况来讲,一大部分教师为了赶课程进度,只是简单地将课程所涉及的重要资料打印给学生,并不能对时政进行有效的解析,再加上教师本身对这些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导致在课堂上缺少师生之间的沟通,学生失去了学习热情,对时政的理解自然不够深入。
(二)教师的主观态度对学生造成影响
在时政课上,教师给学生展示时事新闻时总会出现对时政进行主观点评的情况。学生刚开始对时政热点有浓厚的兴趣,因此会集中注意力听讲。但当教师给学生展示完时政新闻,开始用自己的观点点评这个事件时,学生往往会出现不感兴趣、不认真听讲的情况。
二、新教材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创新策略
(一)尊重学生主体,落实分层教学
由于学生个体性格特点不同、家庭环境差异,学生学习高中政治知识时在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为此,教师需尊重学生个体特征,坚持“因材施教”,以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在这种情势下,教师就应积极应用分层教学法。例如,在教学《做个明白的劳动者》时,为了确保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了解“就业与创业问题”,教师便可积极评估学生差异,构建科学的教学方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解目前的就业形势等,指导学生与前后桌讨论重难点,如“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如何?”“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就业?”“就业者应该如何增强就业能力?”等。
(二)通过问题互动,巩固政治知识
问题是建筑高效课堂的基石。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灵活设置问题,能够把较为零散的政治知识加以串联。然而,教师在具体设计各种政治问题之际,要注重遵守趣味问题设计规则,保障所有设计的问题能够真正激活学生的思考意识和能动性,诱发其主动探索欲望。同时,需要保障所设计的问题具有深度,而且要凸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既要连贯,又要带有层次性特征,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循序渐进中提高自信与求知欲望。比如,在教学《哲学与文化》的《价值与价值观》一课时,即可通过问题“三块钱能否维持你一天的生存需要”导入,将“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的事迹贯穿课堂,设置互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生活的感悟和比较,对劳模精神进行整理和升华。通过问题引领,将人的价值、价值观以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进行整合,开展相关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挖掘教材内容,找准全新考点
高中政治教材是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大纲,无论新高考制度如何改革,所考查的内容仍与教材保持密切联系。为此,深度挖掘教材便是落实新高考制度要求的必经之路。不可否认,如果每一章节的内容都采用统一流程,难免会致使学生心生疲倦之感。所以,在挖掘教材内容时,可以采取“逆方向”策略。在学习教材前期,先为学生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展开高效自习,在自习中密切关注任务,待课堂教学结束之后,逐步解决学习任务。例如,在执教《哲学与文化》的《社会历史的本质》一课之际,即可依据课标要求,坚持素养导向和价值引领,采用议题式教学方法,以“怎样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为总议题,选择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创设情境、设置活动,通过感悟美好生活、思考美好生活从何而来、为创造美好生活勇毅前行等三个环节展开教学工作,形成对社会历史本质的认识,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领悟社会发展是每一社会成员踏实奋斗的结果,增强责任感,增强奋进学习的动力。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政治教学也面临着革新。政治是与时政紧密相关的学科,教师应该将最新的时政内容与学生所学的知识有效结合在一起,以期提升学生的政治综合素养,保证学生能学有所用,提升用所学理论知识认识客观事实的能力,真正实现高中政治高质量教学,培养更加优秀的高中生。时事政治的教学可以有效地弥补教材的滞后性,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并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教师有必要重视和改进相关的教学措施。
参考文献:
[1]张瑜.新教材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创新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2(12):45-47.
[2]郭瑞霞.高中政治教学中政治认同素养落实途径[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7):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