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上善若水,或许水的温柔比锤子来得更有力量。
“这里危险,你再这样车子会压到你的。”“那就让车子压死我吧!”说罢,小王便在地上滚了起来。想着与孩子说清楚危险情况,他就会被吓到,乖乖地上学去,但没想到的是,小王比我想象的要来得坚决与倔强。我想这肯定又是小时候过于依赖的“后遗症”,导致现在难以适应小学的独立生活。对于类似情况我早已想好了应对方法。一番严厉的说辞,跟孩子说清楚缘由道理,便顺利控制住孩子的情绪,即使不情不愿,小王还是回到了教室上课。这时的我还得意洋洋,想着事情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没想到的是事情的种子却依然在生根发芽,蓬勃发展。
“老师,他不肯进课室,一直在那里哭。”繁忙的周一又在哭闹中开始,听得我立马气冲冲地跑出去,心里早已准备好了一番说教。这小王已经连续哭闹好几周了,到今天依然每天吵闹着要回家吃饭。立马我就决定今天要再强硬一点,不然“事态”便会越来越严重了。当我准备好架势往外跑时,到嘴边的话却被硬生生吞了回去。一大一小的身影互相搂抱着,小王在奶奶的怀里啜泣,紧紧环抱在奶奶的腰间,奶奶拿着纸巾一直帮小王擦着眼泪,却丝毫不顾自己已在眼里打转的泪珠。我脚步不由地放慢下来,缓缓走向前。
“老师,你今天就让他回家吃午饭吧,好吗?拜托您。”泪水盈满眼眶,感觉稍微一碰便会像断线的珠子“啪嗒啪嗒”地掉落下来。“就一次,就一次,小王已经向我保证,就这一次,从此以后再也不会哭闹的。”最后我答应了奶奶的请求,但是这时的我也只是被奶奶的情感感动,我觉得这只不过是小王的一套说辞,而且我更加觉得小王的哭闹是被过度宠爱而形成的。
但没想到的是,一切的事情也都是我觉得而已,仅仅只是我觉得。第二天,小王早早地便来到教室,完全不见往日哭闹的样子。上课专心,做事懂礼,绝对就是老师心中的模范生。难道就是因为我让他回了一趟家吃饭,他就完全判若两人吗?我不相信。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事实让我不得不相信,小王往日的倔强果然不再出现。
但竟然就这样简单可以解决的问题,我当初却花费了那么多的功夫?原来使问题解决的不仅仅是回家吃的一顿饭,而是在那时我与小王进行的一次深入的谈心。他跟我聊他的奶奶,原来一直以来都是奶奶陪着他成长,他上学后,奶奶每天便只是一个人吃饭,他不舍得奶奶,更是知道奶奶也不舍得他,所以他用自己稚嫩的方法希望给予奶奶陪伴。而我知道事情的缘由后,不由地被小王打动。但我更知道小王的爱应该以更正确的方法进行表达。于是我以今天的事情作为切入点,告诉小王他的哭闹导致奶奶的难过,也告诉他应该如何正确地表达爱,抒发爱,诠释爱。当时我并不知道小王是否听明白了我的话,但是看着他若有所思而紧皱的眉头,我相信有点什么已经慢慢地在他心底发芽。而他往后的表现便是最好的证明。
其实,在教育中,作为老师的我们太多时候都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对事情进行先入为主,一切都以“我觉得”去处理问题,往往我们缺乏真正教育的耐心,我们总希望孩子到来时就已经是优秀的,却从来没想过他们也只是个孩子,他们也只是第一次当学生。我们总是希望他们早已长大,长大到符合我们心中的标准,若有偏差,便严厉进行教育,总是以“锤子”进行打磨,却从未想过用水的柔软感化会来得更有力量。
总有孩子的成长脚步会慢一点,作为老师的我们,一定要以足够的耐心陪伴孩子们的成长,,陪着他慢慢走,用“水的载歌载舞”使他们“臻于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