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阆苑仙葩、芝兰玉树,他们大多是一群有着无限可能的普通孩子。我也是一个平凡的老师,食人间烟火,过庸常生活。但如何在琐碎繁芜的生活中保持心灵的一隅净土呢?我想,我们需要的也许是一盏烛照灵魂的心灯,赋予自己内外澄澈的光芒,给予别人丝丝脉脉的温暖。
一、静待花开的耐心
“灯”和“等”是极有缘分的词汇,在教育的视界下,他们有着内质的通灵,都有着教育的色彩和光泽。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有一颗笃定的耐心,愿意等待春笋的冒尖,等待蝴蝶的破茧,等待顽石的点头。因为期望每次的教育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并不符合教育的特质,正如荣格离世前跟他弟子所说的一样:“你连改变的念头都不要有。作为老师,不要对学生的成长过于期待,你只要做个照耀他人的太阳就好了。种子破土前没有任何的迹象,那是没到那个时间点。永远相信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拯救者。”在教育之途,偶尔遇到几只走得慢点的“蜗牛”,几条拉不动的“犟驴”,或者要多孵几天的“天鹅蛋”,本是常事,只要我们心中有一盏愿意等待的明灯,教育定能展示它的潜能。
我永远记得初为人师时遇到那件事。枫是个孤儿,但他很幸运,收养他的家庭经济殷实,养父母没有孩子,领养他后视为已出,非常宠爱他。但正是对他的宠爱,造成了他花钱如流的恶习。当养父母觉察他的这个问题后,马上限制他的零用钱,花惯了钱的他很快走向了偷窃的道路。先是偷家里的三五十,再是到外面偷三五百。
当我和他父母联手教育他时,已为时已晚,无论怎样的教诲都无法让他回心转意。我决定带他去我同学工作的少管所“参观”一番,让他亲身感受犯罪的后果。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杀手锏,但除此之外我再别无他法。来到少管所后,他看到的是另外一个世界。那些失足的“花朵”们失去了父母的宠爱,失去了人身的自由,也失去了灿烂的阳光。他们在少管所里接受身体劳役,洗脱灵魂之耻。看到同龄人所受的严厉惩罚,我想,枫的内心肯定受到很大的震撼,他应该懂得这样的道理:做出错误的行为就要承受应有的惩罚,所以苦海无边,回头才是正途。
但令我万分失望的是,从少管所出来以后,枫只是收敛了几个星期,随后就因入户偷窃被抓。我痛彻心扉,也感到万分沮丧,心里千万次地问自己:“面对枫这样怙恶不悛的孩子,教育有何存在的意义?虽然自己有教化的菩提之心,但怎敌得过人性的顽冥不化呢?”
很快,枫带着劣迹毕业了。在前年的教师节,他突然来我家探望我。我们足足交谈了几个小时,得知他现在已经走向正道,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企业老板了。言谈之时,他动情地说:“老师,其实我一直没忘记你以前的教诲,特别是去少管所那次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永远的印记。虽然我并不能够短时间里完全控制自己的恶念,但它一直威慑着我的脚步,矫正我前往的方向。可以说,如果没有你那次的教导,就没有我现在的成功。”几次的哽咽,真挚的致谢,让我感慨万分。
是的,教育可能就是这样,或许我们倾尽全力的教化,都不能让孩子当即悔改。但是,因为教育潜在的力量,让人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一再反省,一再体悟,一再蜕变……终于有那么一天,他会让人抛弃恶习,走向光明之路。谁又能估量教育延绵恒久的力量呢?
二、烛照他人的温度
心有明灯的老师,不但有静待花开的耐心,还有烛照他人的温度。
在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里,孩子们排队下楼做早操时,晴没有注意到行进的队伍瞬间停了下来,她仍然迈步前行,但突然发现脚已无可放之处。猝不及防的她侧身倒下,小腿主骨狠狠地砸在坚硬的台阶上,结果骨头折成三节。虽然及时送院处理,但因伤势较重,住院观察半月有余后,晴还得回家静卧半年才能正常行走。
我清楚地知道,摧跨一个人意志的,不是肉体的痛楚,更多的是精神的磨砺。完全可以想象,将一个活泼好动的少年禁锢在床上半年不得动弹,那该是一种怎样痛苦的折磨啊。因为理解,所以体恤;因为体恤,所以在繁忙的工作中,我尽力排除诸多困难,几乎每天都会抽空去抚慰那颗焦躁且干涸的心灵。匆忙时可能呆上十几分钟,有闲时也会侃上半个小时。有时带上几个学生前往,沉闷的房间便充满了爽朗的笑声;有时带几本书过去,就能看到她捧书的满心喜悦;有时叫上几个老师去探望,给她增添更多的温暖和力量。
时逾半年,晴终于可以扔掉拐杖自由行走了。当看到她站在操场上做操时,金色的阳光明亮地撒在她身上,我觉得她的每一个动作都荡漾着太阳的光晕。亲爱的孩子,请你仰头看看那棵大榕树枝桠之间的燕雀之巢吧,昨日虽然受到疾风骤雨的肆虐,但在榕树繁茂枝叶的庇护下,它们还是安然无恙地度过了劫难。今天,在蓝天丽日下,小鸟正站在高高的枝头,愉悦地唱着生命的赞歌呢。我愿,你就是那只小鸟,把昨日的阴霾永远抛弃,为今天的美好高声歌唱。
三、唤醒他人的灵魂
心中有灯的老师,不但有烛照他人的温度,还能唤醒他人的灵魂。
那年,带着新接手的班级进行大课间活动时,我看到每个孩子在榕树下都欢呼雀跃地跳绳,唯独欣在快乐之外,心中颇为纳闷。经过了解才知道,欣是一个折翼天使,小时因高烧医治不及时而成了智障儿童,以后再也无法融进正常孩子的世界里。我想:校园里的每一棵草木都在阳光和雨露的滋润下享受生命的快乐,怎忍心一个活生生的孩子茕茕孑立?她的鲜活生命,也同样需要快乐的欢笑和阳光的照耀啊!哪怕是一点点的快乐也好。
第二天的大课间,我来到她跟前说:“欣,过去和同学们一起跳绳吧!”她低头不语,同学却嚷嚷:“她不会跳,老是绊绳。”我走上前说:“别怕,拉着我的手一起跳吧。”很快围上一群人,孩子们都很诧异,因为从来没有人想过可以拉着欣一起跳绳。绳绊了一次又一次,我拉着她的手跳了一次又一次,孩子们的心仿佛被擦拭了一次又一次。小欣终于能拉着我的手跳上十个了,孩子们蒙尘的灵台也似露出明净的一角。终有一个孩子说:“欣,拉着我的手来跳绳吧!”
此后,每次的大课间,总有人拉着欣的手跳绳。我常常凝视着这充满着和谐友爱、阳光活力的景致,心底涌起一阵阵感动的暖流。我无法改变欣的人生,但愿馈赠给她小小快乐,给她多舛的生命增添一分绚丽的色彩。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清楚地知道,想要撼动另一棵树,推动另一朵云,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者自身应该是一束光源,一个朝向,一座高峰。我愿点燃心灯,成为一缕强光,一个路标,一级台阶,在行进的教育阡陌中,度人,度己;暖情,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