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关键在于把品德教育作为班主任教育的重点。一名杰出的班主任必须具有专业知识以及高尚的师德。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孩子不足,帮助其改进的同时也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协助学生像竹笋般拔节成长!
【关键词】德育;问题学生;转变
爱是孩子茁壮成长的重要养分。教师欲想成为学海中明亮的灯塔,在学生的学涯中熠熠生光,首先要得到学生的信任,继而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我们需明白: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师理应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捧着一颗真诚的心,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
在我的执教日子里,我遇上了她!小涵,一名如“天使”如“恶魔”的小女孩。她来自于单亲的家庭,跟着妈妈一起生活。妈妈从事销售工作,没有时间陪伴她,因此她只能在校寄宿,周末才见妈妈一次,而连难得的周末,妈妈却常常扔给她几包零食就匆匆出门。这样的情况使得这个孩子性格多变,固执,而又任性。
一、案例基本情况
(一)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又是一次的课堂视察。当时,同学们都在专心致志地听着课。我把目光放到了小涵坐的那个角落。小涵正低着头看着抽屉。抽屉里躺着一本打开的课外书。我走过去,轻敲桌子。她诧异地看了我一眼。我暗示她把书交给我。此时,她嘟着嘴巴,极不情愿。我摊了摊手。她居然把桌子嘭的一声推倒了,书籍撒落了一地,课堂戛然而止。课室顿时响起的是她的哭闹声,她躺在地上“手舞足蹈。”小涵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漫画小书虫”,同时她不曾给过任何老师面子,什么课堂,她都沉迷“书海”不可自拔。
(二)作业小插曲。经过长久不停的教育,小涵作业总算有点起色。这不,周一的早上,我正在批改交上来的作业,小涵来了。她从书包中拿出作业本交给我。我当着她的面立刻翻开,发现她的作业尚未完成,便叫了她上来找我,示意她来到我面前,说:“赶快去补上吧!”她既没有拿,也没有做声,只是呆在原地。我看了小涵一眼,才发现她又嘟着嘴巴,眼圈红红的,好像准备要哭了。我问她发生了什么事?谁知,话音刚落,她哇的一声就哭出来了。“妈妈又把我关在家里,妈妈食言,这周没有带我出去玩。”等她把情绪宣泄后,我摸摸她的头,“没事,我等会问问妈妈原因,赶快擦干你的眼泪,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她立刻抹干了眼泪,收拾情绪写作业去了。
(三)宿舍的疑问。那天,小涵的古诗默写没有过关,我提醒她吃完午饭后记得上来完成,结果,我在办公室左等右等,始终看不到小涵的身影。按捺不住的我匆匆向宿舍楼跑去,却没想到生活老师说,小涵没有回到宿舍。我的心中产生了一个大大的疑问:到底去哪里了呢?经过生活老师的提醒,我在学校的地理园看到了她,她拿着树枝挖着蚂蚁的洞穴,正在逗弄蚂蚁,看到我的身影,小涵惊慌失措,然后飞快地跑开了。
综上所述,小涵表现问题如下:在思想上,缺少对自我的积极进取意识,同时因为家庭关系自卑孤僻,叛逆心理比较重,需要别人的关爱,但是刻意和别人保持距离;在纪律上,自由散漫,随心所欲,日常行为不规范,不能控制自己的脾气;学习上,缺乏学习兴趣,学习不自觉,时时需督促。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外因
1.社会因素。随着社会经济不断蓬勃发展,部分人的社会价值观出现了偏斜,出现了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风气,患上“道德冷漠症”。部分孩子以追求物质为目标,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习气。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得部分缺乏自控能力的学生患上了“网络综合症”,部分学生乐于处于虚拟环境中,渐渐成为问题学生。
2.家庭因素。问题学生一般是缺少家庭的温暖所导致的。一种是来自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在缺乏父爱或母爱的情况下,孩子的性格容易扭曲,对待生活态度较灰暗以及压抑;另一种是“留守儿童”家庭,因为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完全缺失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具体表现为自卑,又过分自尊。
(二)内因
一方面,心智不成熟。小学生的思想较为幼稚,自我管理能力差,很容易受到外界其它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欠缺基本学习能力。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学习能力较低,导致知识基础不稳固,对后面的学习造成消极的影响,长期的失败,使其对学习逐渐失去信心,从而产生厌学心理,变成问题学生。
三、转化过程
(一)感同身受,互换角度。人生来是平等的,师生关系理应如此。教师应该要换位思考,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在教育小涵的过程中,我善用“闲聊方式”与小涵谈话,对其情况进行摸索。在平常的交往中,我以她的学习的合作伙伴的角色出现,与她共同讨论、探究,在迷茫的地方给予指点,引导她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尊重肯定、赞扬爱护。以肯定、赞扬来代替指责、批评。在她有进步的时候,我常常对她进行“你能行”的积极暗示,肯定她的改变和成长。在她犯错时,我的做法是先赞扬她的优点,然后提出建议“如果你能……的话,那就会......。如此做法,既让她明白不足,又避免了师生间的矛盾,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家校合作,阳光熏陶。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校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因而,我每周都对小涵妈妈进行周总结。要求小涵妈妈周末抽空陪伴孩子,多与孩子谈心。积极学习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同时对待小涵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多给她一些自己的空间,用爱唤醒小涵。
坚持教育,我们才能在素质教育的土地做到让每一颗种子发芽,每一颗苗儿都茁壮成长,每一朵花儿吐露芬芳。知情,了解学生;共情,理解学生;生情,融洽学生。以情为伴,期待倾听那拔节生长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