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的人格塑造、价值观的定位、身心健康的教育,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家长和学校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齐心协力推进学生的发展,这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目标。
【关键词】家校;携手;共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即学校和家庭,不仅要有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对于一个孩子的人格塑造、价值观的定位、身心健康的教育,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家长和学校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齐心协力推进学生的发展,这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目标。
一、家校共育的重要性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教书育人就是我们的职责,我们有将每一个学生教育好的义务。但是家长在教育学生这件事情上绝不是没有责任和义务的。父母的言行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直接影响子女对人、对事的看法甚至影响了子女的行为。对于学生的教育是由教师与家长共同来完成的,教师也有工作的局限性,有一些教育是家长才能完成也是家长们责无旁贷的任务。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能紧密合作,互相配合,避免社会环境中一些不健康、不利于青少年走向社会化的东西乘虚而人,影响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二、家校共育的途径与方法
要实现家校共育有效性,就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来管理和教育学生: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家长培训活动
开展多种家长培训活动是进行家校共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召开家长会,可以把学校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措施展示给家长,取得家长对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并提升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可以展示班主任老师的风采,加深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可以使家长全面了解班级管理的各项制度和要求并做好配合工作,提高家教的科学性。
每个学期学校都会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展各年级不同的家长培训活动和家教沙龙活动,如对于低年段的孩子,开家长会培训的着重对其孩子的习惯的养成,自信心的培养;进入青春期,会开展“如何对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性教育”“如何亲子沟通,关系融洽”等对开展多主题的培训活动,教给家长一些科学的、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二)有效的家访,加强沟通和联系
勤于家访是共同教育好学生有效手段。善于家访是我们班主任工作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家访,老师可以对孩子家庭的了解,重视家访,注意语言得体、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共同商讨对学生的进一步教育。 家访时多与家长反映孩子在校表现的情况,多赞美鼓励,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没有一个家长喜欢听老师只诉说罪状。家长在听了这些好话后,自然就比较听得进去孩子的其他缺点,自然就会接受老师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三)开展家校联谊活动,营造活跃氛围
1.让家长参与校园的活动,如学生的运动会,图书跳蚤市场节,六一文艺汇演,体艺节,开展亲子活动,与亲子共阅一本书等,通过家校活动的开展,教师和家长的关系更加密切和谐,育人氛围浓厚,真正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育人同向合力,形成共振,完善孩子的人格素养。
2.让家长走进班级课堂。给家长一个平台,教孩子一门知识。每一位家长都来自不同的行业,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广泛的兴趣爱好。本班有部分家长来自教师、医生、公务员、企业高管等行业,文化程度较高,有着良好的教育素养,好学乐学利。家长进课堂活动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不一样的感觉,家长们能以更全面的视角了解孩子,孩子们更会为父母走进课堂而骄傲。
(四)建立多种形式的沟通渠道
为了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我让我班的家长全部加入班级家长微信群,目的就是让家长、学校的沟通变得更及时快捷。班级的新鲜事儿、学校特色活动、各类成果、风采展示都通过班级微信群进行传输,让家长们也能了解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情况。
三、家校共育取得的成效
(一)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教育孩子的方式更正确了
家长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原有的溺爱型、漠视型、独裁型的管教方式大大减少,逐步转化为民主型、引导型的管教方式。
(二)家长素质得到了提高
通过家校共育,一些家长改正了满口粗话、对子女的教育不闻不问的错误,逐渐变得言谈举止得体、对子女的教育很上心。一些家长逐渐认识到自己不爱学习的缺点,慢慢通过读书看报、上网学习等方式增加知识,以便更好地教育子女。
(三)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更紧密了
以前,家长对学校存在偏见。家校共育后,家长逐步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也慢慢理解学校的工作,在以后的交流中,家长变得十分乐意与学校进行沟通与合作。
(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步伐变得更一致了
家校共育能够让学生倾听家长的心声,理解和孝敬父母,懂得感恩。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老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确地理解和对待老师的批评与指导,从内心真正地信任、尊重老师。能够让学生在家庭和睦、校园和谐的环境下学习和成长,成为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成为一个具有创新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人。
家长和老师的相遇,其实就是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大家共同完成呵护孩子童年的任务相遇! 通过家校共育,让学校教育走进每位学生的家庭,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教室,教师和家长面对面、心贴心地交流,家校同行,师生同心,学生的素养得到的有效提升,正所谓“家校携手齐进,实现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