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离异家庭小学生攻击行为的矫正个案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离异家庭不恰当、两极化的教养方式,造成孩子孤僻、易怒、不懂得如何调控情绪、带有攻击性的性格。笔者尝试从家长教育入手,不仅纠正家长教育观念,还进行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同时联合学校多方面的力量,借助集体教育和课堂活动,教导孩子一步一步走出角落,让阳光照进心灵,与朋友奔跑在阳光下。

【关键词】小学生;离异家庭;攻击行为,家校合作教育

“小睿刚刚热心助人的行为太棒了,值得我们班同学一起为他鼓掌!”看到小睿露出不好意思却又按捺不住的快乐笑容,我也像喝了一杯姜糖水一样,甜到心里,暖得感动,不由得又想起了刚开学时的样子……

一、曾经的“小暴龙”

(一)孤僻、不懂如何与人交往。四年级的小睿同学常常一个人坐在课桌上画着小人画,孤零零一个人独处,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但在课间休息时,他会主动去找唯一亲近的小李同学玩。但小睿却又常常和小李闹出矛盾,便会发起脾气,伤害朋友,友情渐行渐远……

(二)情绪波动大、会有攻击行为。更令人担心的是,小睿是个只愿受表扬奖励、不肯受半点批评的孩子。如果受到老师批评或是同学不满时,便会大发脾气地踢凳子、推桌子……甚至发怒时,会咬、打、踢、砸人,甚至佯装要跳楼,由此使老师和同学都哄着他、向他屈服。小睿就像只张牙舞爪的小暴龙,疯狂地向周围的人表达自己的愤怒不满,这一口利齿不仅让其他同学害怕受伤,也让他自己与别人的距离越来越远。看到这一切,我心里既为他难过,又忐忑不安。

就像冰山理论说的,我们看到的现象只是冰山露出海平面的一部分,冰山一角,追根溯源,探索隐藏在冰面下那八分之七,才能找到小睿孤僻、剧烈的情绪反应,带有攻击性行为这些问题的背后成因,“对症下药”,让这“小暴龙”收起伤人的利爪。

二、探究成因——受伤的“小暴龙”

我找小睿的前几任班主任、任课的学科老师和家长了解情况后,才发现,“小暴龙”心里也许是伤痕累累的:

(一)离异家庭,父母关系不良、互相指责。幼时父母离异,一年级前跟随母亲生活,二年级后跟随父亲生活。因父母曾经的嫌隙,有时会在孩子面前表达对彼此的不满与指责,加上两人教育态度的不一致、教育方式的不同、管教方式的变化无常,让小睿幼时难以形成明确有序且稳定的伦理道德观念,成为孩子现时孤僻、以自我为中心、不懂交往等等问题表现的影响因素之一。

(二)幼时常遭打骂,缺乏关爱。跟随母亲生活的幼年时期里,因母亲工作繁忙,小睿常由外祖父负责管教。而外祖父心里怨恨小睿的父亲,因此给予小睿的关爱也不多。有时喝醉酒,孩子调皮捣蛋时,便会暴打一顿。本已经是单亲家庭成长的孩子,不仅没有得到父母双方充分的关注和关爱,还时不时遭受长辈的暴力对待。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朱宗涵教授曾讲过,长期缺乏亲情关爱和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心灵留下深深的创伤,情绪不稳定,失去精神支柱和依托,往往具有自卑、孤独、逆反、报复和消极的心理行为问题。

(三)现在家长的纵容和溺爱。在与小睿父亲的交谈中得知,因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而感到为难的小睿母亲把抚养权交回给了他。尽管小睿父亲也困扰于孩子的管教,但为了弥补,对孩子都尽量地满足,给予孩子的关爱逐渐变成失去原则的溺爱,纵容着孩子。

有研究表明:不良的家庭管教方式以及对儿童缺乏明确的行为指导和活动监督都可能造成孩子带有攻击性。幼时的棍棒式惩罚让孩子常处于痛苦和挫折中,进而出现转嫁式攻击同学的行为;而现时的过分溺爱、娇宠与放纵又导致孩子人格发展再次受阻,为所欲为,稍有不满足或稍遇挫折就叫喊胡闹,缺乏自我控制力,为所欲为,最后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这两极化的教养方式,再加上骄横霸道后却能得到“胜利”的体验进一步强化了这些问题行为。

三、矫正对策——让伤口结痂,做阳光少年

经过反复斟酌思考,我明白:要促进特殊家庭的小睿心理的健康发展,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必须联合起来,营造适合他健康快乐成长的环境。于是,我采取了以下的对策措施:

(一)与家长联手,纠正观念,指导行为

我们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小睿的心理行为与家庭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获得家长的信任后,我先从三个方面来和家长一起探讨:

1.关爱要用对方式、把握分寸,不能有无知的溺爱。父母疼爱孩子是自然的,但不能过分溺爱娇宠。无知过分的爱,甜了孩子一时却会害了孩子一世。要正确引导孩子的需求与行为,适当满足孩子正当的需求;面对孩子不合理的需求或不合礼的行为,不能迁就孩子,更不能纵容孩子。

2.家长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家长良好的言行举止其实就是孩子的行为榜样,在孩子面前不相互指责、蔑视,反而相互理解、相互宽容会让孩子更好地接受父母双方对他的共同关爱,从而更好地培养父母与孩子的良好亲子关系。拉近亲子距离后,才能更好地将正确的行为方式教导给孩子,对孩子的悉心教育也需有原则有方法,引导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善于与人相处,培养其有利于正常同伴交往的性格、行为特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3.推荐一些小方法帮助家长更好地教导孩子。首先家长每天陪同孩子一起朗读学习《弟子规》,借用传统文化中对儿童做人做事的教规,引导孩子对长幼有序、礼义廉耻等优良品德潜移默化,内化于心。其中要强调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不仅增加亲子陪伴时间,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也无形中提高家长对正确教育的重视以及方法技巧。

其次,设一本“功过簿”,由孩子与家长一起记录自己的闪光点与小过错。告诉孩子,“功劳”并不单指丰功伟绩,也指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小进步、小优点,以及为保持优点、养成良好品格而做出的持之以恒的努力,都值得记录与表扬。同样的,犯下的过错也记录下来,也会受到相应程度的惩罚,但只要能知错就改,并保持一段时间不再重犯,就可用黑线划掉。“功过簿”建议由孩子作为记录的主体,增强他对“功过簿”的参与感与重视,并且对孩子的表扬要讲清他棒在哪里,重视精神表扬而不是物质奖励。对孩子的过错,该罚的也要罚,不能纵容,注意惩罚的方式和有效性。

后来在和小睿爸爸的日常沟通中,发现小睿爸爸将以上几点想法与措施都做得很不错,不仅将父亲角色的关爱与教育都行之有效地传递到小睿身上,还主动联系前妻,放下过往嫌隙,改善彼此关系,在孩子的教育上共同合力开展,不再拉扯消耗教育的正效果。

(二)联合校园力量,处处都有暖阳相照

1.让阳光渗透各学科的兴趣活动中。教师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全方位的,不仅仅体现在班会课、品德课上,更应该渗透在各学科的活动环节中。比如在体育课上,重视拓展体育活动,发挥小睿的体育特长,让他合理发泄精力,让紧张的情绪也能宣泄出来;还有心理老师私下邀请小睿去心理辅导室,玩沙盘、聊聊天、往“知心姐姐信箱”投递 “悄悄话”等等。

2.感受班级温暖,促进朋友交往。为了帮助孩子尽快地融入集体,感受班级大家庭的温暖,我针对小睿爱体育、擅长体育的特点,结合体育节的前期动员大会,鼓励他参加运动会,并特意到场号召同学们积极为体育健儿加油呐喊。为了更好地借用班级的教育力量,利用同伴教育对孩子实施影响,我还特意找几个同学,教导同学们平时主动找他玩,该如何关心他,帮助他,带领他。

3.模拟班会,指导情绪的管理调控。为了培养孩子面对问题,以正确的情绪与方法来解决问题,我通过班会课创设模拟一定的问题情景或是借用真实的事件讲解,训练孩子采用合适的方法,尝试更好地独立解决人际矛盾和冲突。让孩子学会有效地调控管理情绪,还能使孩子在表达自己情绪的过程中顾及他人的感受,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增加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更好地适应问题情景,以后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4.赏识推进,让心灵沐浴阳光。赏识肯定孩子的进步与努力,是推进孩子积极表现的重要手段。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夸奖表扬不仅是在进步过后,还可以在进步前。为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及时地竖起大拇指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它带给孩子的前进的动力真是无穷无尽的。

当我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那头张牙舞爪的“小暴龙”已经卸下来尖锐又斑驳的面具,那伤人的利爪也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口开心快乐的大白牙。小睿曾经像孤独的幼兽一样、带有攻击性的眼神也消失了,现在的眼睛晶晶发亮,拥有孩子最纯静的眼神……这可爱的小人儿,正在这重新打开的天地中焕发光彩,小睿爸爸也一展愁容,在问题中学会陪着孩子一起成长,而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聆听着孩子生命拔节的声音,这也是做教师所特有的价值与成就感吧!

参考文献:

[1]黄喜.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情绪调控的实践研究.百家争鸣,2020(4):76.

[2]余毅震,史俊霞,黄艳,王俊.家庭因素与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探讨.中国学校 卫生,2005(10):26.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