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的深入改革,也出现了更多的教学方法,微课教学法是当前教育背景下出现的一种较为有趣、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其有效地导入到数学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学欲望,使得课堂的教学效率及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及时转换思路,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将其有效应用于课堂中,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推动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微课;高中数学;运用实践
数学这门学科是高中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本中涉及的知识点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很多学生很难理解,记忆起来比较困难,再加上当前很多教师仍旧采用填鸭式教学手法,导致数学课堂氛围总是枯燥、乏味,学生很难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之中。微课可以把课本中生硬的文字转换为生动、形象的视频,课本中原本抽象、难懂的概念也变得更加直观、形象,所以教师要充分地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运用微课进行教学。
一、利用微课视频,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高中数学涉及的知识点范围广、内容繁多,且大多数都比较复杂、抽象,如果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数学授课中,大部分时间都由教师占据主导,利用口语讲述课本中的重难知识点,那么数学课堂会很枯燥、无聊,无法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动起来,学生在这一模式下也会越来越失去对于数学这一学科的兴趣,甚至有些学生因为无法理解数学概念,而产生退缩心理、厌学情绪,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微课的有效应用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在微课的引入下,数学知识不再是生硬的文字,变得更加直观、形象,能够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方便学生理解,激发学生的好学欲望。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第二册《基本立体图形》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通过数学课本上文字的描述,无法想象出各立体图形的形状,自然无法理解相关的概念。因此,教师就要充分地采用微课教学法,制作相关的动画演示微课视频,将课本上的棱柱、棱锥、棱台等展示出来,并对其进行旋转,加深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记忆,深化学生对立体图形特点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充分地带动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使得学生在课堂初始阶段能够受到吸引,更加主动地加入学习中。
二、应用微课提升学生的预习效率、复习效率
预习环节是课堂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但是当前很多教师没有充分地将其重视起来,只是象征性地告诉学生要进行预习,却没有明确预习的方向、任务,在正式的课堂讲解中也没有及时地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使得预习流于形式,没有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什么积极影响。教师可以提前制作微课视频,在课前发送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视频内容进行预习,了解这节课程的基本内容、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这样课堂上教师就能够减少讲解知识的时间,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学生问题的解答,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课后,教师也可以在学生qq群中发送相关的微课视频,使得学生能够在家中根据视频进行有效复习,并根据自身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复习,从而更好地丰富复习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第一册《指数函数》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前提前录制、制作相关的微课视频,其中可以包括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等,让学生先大体地了解及掌握有关指数函数的基本内容,然后让学生将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的问题、困惑记录下来,小组长进行统一的收集,在课堂上进行正式讲解时,教师先根据预习内容设置一定的问题检验学生的预习情况,然后再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预习质量及效率,将预习这一环节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
三、应用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
数学是高中教学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学好数学对学生其他理科类科目的学习也有所帮助,因此,教师要充分地将数学教学重视起来。高中数学中涵盖了多种概念、多种公式,且难度较大,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另外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水平各有不同,教师在进行统一讲解时,就会有很多学生听不明白,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教师再重复讲解就会耗费大量的时间,拖慢课堂教学效率。利用微课有效地讲解课程内容的重难点,并利用多种教学工具进行讲解,能够有效地加快学生的接受速度,使得课堂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二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导数的运算》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中,由于这节课程的内容难度较高,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且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那么教师就可以将这一课程的内容进行拆分,将其分为几个小知识点,然后制作相关的微课视频,视频中要精讲难度高的知识点,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根据微课进行学习,更好地理解数学课本中的重难点知识,在课后教师也要将微课视频发送给学生,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及复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增快学生的学习速度,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提高对微课教学法的重视程度,通过利用微课开展预习活动,提高学生预习水平;通过利用微课播放趣味视频,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利用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臻,王丽宏.SOLO分类理论在高中数学中的具体实践策略探究——以微课运用在导数教学的探究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2):3.
[2]李子峰.浅谈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爱情婚姻家庭:教育科研,2021(5):1.
[3]张娜.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的策略[J].时代教育:下旬,20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