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双减”政策之下,减轻学生负担,更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进行深度备课。在学校紧迫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使用微课互动,以情景创设为前提,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令学生更快更好地沉浸于教学活动、科学探究、物理学习,最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微课情景互动需要科学、严谨,符合物理教学特点,设计的方向与形式可解决教学重难点。
【关键词】微课互动;情景创设;初中物理
在“双减”政策发布以来,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立即进行教学研讨,落实学生作业减负工作,并强调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因而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可更多地促进学生自主展开浅层学习,而教师需鼓励学生进行有深度的学习。并且学科教学中提出思维课堂的概念,教师在物理教学中更多地琢磨概念间的联系,为学生做好区别;教师举例更多实际情景,让学生应用判断;为给学生展示思考的链条,引导学生获得且掌握解决难点的方案。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强调观察生活现象来进一步学习物理知识或规律,再让学生解释社会生活、生产中的物理现象。对此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微课创设情景,不仅是其视频展示能达到迅速引入的目标,并且在微课中增加互动能调动学生学习思考,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甚至进入深层思考,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
微课情景互动的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微课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不只需要融合课程标准下现行物理教材内容,还需要依据不同的物理教学内容,设置适合的情景互动。针对以概念性、规律性的知识为核心的初中物理教学内容,情景互动的具体内容与形式应在学生基础物理学习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最为重要的是设置的情景互动还可妥善解决教学的重难点。
(一)实物式的情景互动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些偏向实物应用类型的物理知识,微课中即可设置与实物互动。如杠杆原理,其中情景引导可以结合古代中国就对杠杆原理运用的机械。将微课情景设计为运用到自然力量加工粮食,展现的主体是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槽碓”,如图1所示机械。
互动设置在槽碓的工作过程中,即分别在自然流水流入到槽勺中、槽重增加使杠杆的动力增加、槽中水满时抬起另一端的碓杵、槽勺下垂水出致碓杵落而做功等方面作出互动点,即可将此具有历史背景并富含科技与自然魅力的事物呈现给学生。其中还可以增多杠杆原理的支点、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变化展示,进一步吸引学生对机械设备的研究,认识杠杆原理。在此槽碓中不仅蕴含着简单的杠杆原理,还涉及到压力、功、机械能等等知识,在这方面情景创设的设计来源主要是中外物理学史。
通过古代中国技术经验的启发,教师更容易把握物理基本原理的生活生产应用。在课堂教学当中,所流传的技术具体应用事例更有物理演示借鉴的现实意义,其优势有:一是其本身具备生活生产的实际意义;二是科技发展过程中的局限性利于改良设计与取材;三是技术流传更多地承载在大量的应用事迹中,可令学生知晓情景故事,体验物理技术与原理的美丽。不管怎样物理学史更多地加入到物理教学中是百利而无一害,其巧妙之处加以教师深入引导,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二)比较式的情景互动
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很多的事例和应用,在微课中将情景设计成自然地展现,快速联系多个事例。例如滑轮的应用,可通过简化的地球以生活情景再现的形式将升旗杆、窗帘拉动器、工地往楼房运送材料的简单机械、电梯、自行车等事例进行展现,微课为增强视觉效果,加以设计旋转式近镜头。
其实这些例子和应用只是知识的载体,在介绍之时配以讲解,设计简单的互动,如比较并区分定滑轮和动滑轮,如图2所示比较哪种绕线方法更加省力。
微课互动中比较多种的事物、不同的概念、各异的规律,可以强化学生的注意点,有助于促进学生思考,有助于学生将知识进行联系与区分。可在设计比较的过程中,需要画面显示得直观明了,明确学生的比较,以致学生作出清晰判断。
(三)探究式的情景互动
物理教学中实验与探究是必不可少的,当实物操作不好进行时,可采取虚拟实验,或者视频资料。为此微课中以探究式的学习互动能有效引导学生操作与思索。譬如眼睛与眼镜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可以挑选演示模拟眼球调节的实验,但在实验之前可设置自主学习的“眼球探险”。学生对于眼睛的结构即熟悉又陌生,若直接让学生观察眼睛结构,学生的观察逻辑也许不足,观察的细心耐心不够,还需要短时间内让学生认清眼睛各个结构;这些课堂教学难点,经由微课不同的视角画面展示,就眼睛的探险作出情景设计,能提升学生兴趣与后续想象,特别是锤炼学生的空间思维。继而针对眼睛成像特点以及如何调节眼睛看清楚物体,设计成使用特殊光线研究成像特点,使用睫状体调节、晶状体变化的进行互动探究。即使是模拟规律展示,都对学生自主探究观察有一定的教学意义,利于教师开展更深层教学。
(四)阅读式的情景互动
微课视频中需要学生认真观看,快速了解物理知识,为加强学生的学习效率可直接设置知识匹配的互动。或者是在微课的互动中适当地加入教师课堂教学中对学生阅读教材内容的相关考查点。例如在眼睛与眼镜这一节中就正常眼睛便有几大特点,对此进行匹配练习,可以马上查看教学的效果,也给学生指明阅读学习的方向。
(五)运用式的情景互动
学生学习物理概念与基本规律后,应当分类整理知识或是回顾梳理知识之间的关联,达到将其正确运用的总体水平。构建学生认知,,学生应多解决典型的例题,教师教学过程中应增加思维逻辑的引导,最终使学生掌握物理思考方法。如当学生研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方法”,此教学重难点主要是学生容易忽略或者弄混两种不良视力的眼睛结构变化,若利用微课视频显示因果情景,以形象的动画进行练习中,加深学生的印象,此设计可见图3;其次就是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就算是先行知识不足,在通过微课逻辑练习后,学生也对此进行了解。
运用式的微课情景互动,在设计时必须要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如此教师使用微课进行课堂教学之时,才真正发挥其高效的教学作用;甚至在学生自主学习时,不至于只是浅层欣赏,而是能通过互动有所收获,并增强学生学习获得感。
物理教学是随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与学生因素决定的。社会快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现代学生需要理性地享受成果,同时需要拥有应对社会多变复杂的能力。物理作为严谨的学科,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运用微课这种资源工具,添加教学适宜的情景互动,令学生沉浸在学习中,有效锻炼学生的各种思维,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微课情景互动的技术手段与表现形式仍旧需要不断地研发,本文只为微课情景互动的设计方向提供实践性的见解。除此之外,微课中镜头画面展示的美观性以及细节妥善处理的科学性都是设计的关键,直接影响微课的质量,影响物理教学的效果。
注释:
①图片来自笔者微课作品,第二十四届全国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典型作品《滑轮很COOL》。
②图片来自笔者微课作品,第二十五届全国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研讨作品《眼睛有你真好》。
参考文献:
[1]向小琴,何博.“双减”政策下初中课堂教学的实践响应[J].教学与管理,2022(1):29-31.
[2]田成良,王峰.深度学习下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与路径——谈物理思维课堂的建构策略[J].物理教师,2021,42(3):14-17.
[3]高子翔.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初中生物理深度学习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
[4]卢嘉锡,戴念祖.中国科学技术史:物理学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24.
[5]祁映宏.中美物理教材学史内容的比较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12):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