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素质教育阶段重视现代化环境的创设与发展,教师在进行德育课程教学时过于重视课堂创新性的突出,发挥多媒体设备作用为学生提供特定环境展开知识讲解,很多教师对于“德育”教育缺少深刻理解,过度重视外部条件的丰富,忽略利用课堂开展实现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发扬。小学阶段重视德育启蒙教育工作的开展,教师可以利用国学经典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展开传统礼仪教育,完善学生人生价值观念,通过丰富的教育资源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关键词】国学经典;小学德育;教育途径
中华民族为礼仪之邦,新时代教师要想推动立德树人教育工作开展,应当学会围绕小学德育主题实现传统礼仪教育,当前由于家庭教育环境的放纵导致学生缺少良好的礼仪习惯,尊师重道、尊老爱幼理念的缺失让礼仪文化传承逐渐消失。基于此教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优势,通过《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国学经典的分享为学生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通过传统礼仪教育工作的开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个人礼仪习惯,实现德育品格的综合发展。
一、国学经典融入小学德育教育课堂带来的教学优势
(一)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国学经典凝聚了历史发展的文化精髓,但国学经典的发展同样深受封建时期传统礼教的影响,教师应当成为引导者针对学生年龄特点选择恰当的国学经典名著,针对文章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发挥启蒙教育阶段的优势,为学生创设情境展开礼仪传统教育,让学生感知古代传统礼仪文化发展的源远流长,从基础教育阶段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为学生带来更多文化实践体验。
(二)完善学生人生价值观念
很多德育教师对于课程开展缺少正确理解,当前我国教育部门要求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本实现课堂教学发展,由此可见该阶段对于学生德育素质水平发展尤为重视,基于此教师选择利用国学经典丰富德育课堂教学资源,其中《弟子规》规范学生的个人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三字经》完善学生人生价值观念,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存、为人处世应遵守的原则。
二、国学经典融入小学德育教育的途径浅析
(一)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恰当选择国学经典
为保证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应当从学生个人角度出发制定教学计划,其中学生面对抽象的国学经典内容存在排斥心理,教师选择教育层面宽泛的书籍展开教学工作,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教师在课堂中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恰当选择国学经典书籍,以此围绕课程主题推动礼仪教育工作开展。
举例,教师在进行义务教育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1我们爱整洁”一课的教学时,通过本节课教学工作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养好生活习惯,引导学生规范个人礼仪行为,教师可以利用《三字经》推进德育课堂,例如教师围绕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或是从《弟子规》中“冠必正,扭必结,袜与履,惧紧切”,“衣贵洁,不贵华”“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展开国学经典传统礼仪教育。在正式的生活情境中教师发现很多学生缺少良好的生活习惯,会到家中鞋乱丢、衣服放到沙发上、校服扣子敞开等等。教师结合古代家庭教育的真实场景展开描述,教师创设与国学内容相称的情境引导学生融入其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够直观地了解其中所传递的礼仪教育内容,学生在熟知基础上懂得从生活细节处规范个人行为,懂得在生活中维护个人形象,做到衣帽端正、整体的服饰做到整洁大方,给人呈现出一种浓厚的书生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家校合作基础上制定奖励措施,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细节处规范个人行为,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激励手段的应用让家长发现学生更多的潜在能力,学生在生活中懂得敬重父母,在起床后及时完成洗漱工作,收拾整理好自己的生活用品和衣物,在学校遇到教师低头问好,在出现衣服不整的情况时及时整理。教师针对学生表现及家长反馈的信息展开激励评价,将国学经典融入到学生的生活环境中,以此改善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长期礼仪教育工作的开展有效激发学生德育意识,在此基础上实现国学经典的有效传播。
(二)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创设高效课堂氛围
教师利用单一手段无法真正发挥国学经典教学优势,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利用多样化手段创设高效课堂氛围,其中通过礼仪教育改变学生不良习惯,激发学生德育意识,从实践活动中丰富学生实际体验,推动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
举例,教师在进行义务教育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3我不拖拉”一课的教学时,为减少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围绕本节课主题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德育课堂教学优势,实现德育课堂与国学经典教学的有效融合,其中为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教师根据礼仪教育主题为学生创设情境,通过国学经典文化的传播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在弟子规中针对学生个人日常生活行为准则作出明确要求,学生应当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以此推动礼仪教育工作的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德育教师通过国学经典分享展开传统礼仪教育,学生在实现文学素养发展的同时懂得规范个人行为,在教师带领下潜移默化改变个人思想观念,深刻体会国学经典中淬炼出的教育精华,在日常生活中增加个人实践经验,礼仪行为的规范创设更加和谐温馨的社会环境,为学生个人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总而言之,教师应当主动进行国学经典融入小学德育教育的途径浅析,以此激发学生德育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感受国学凝聚的经典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者莉.开展国学经典教育促进村小德育发展——以禄丰县彩云镇小学为例[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8,(04):44.
[2]于民龙,仲爱兰.小学经典诵读德育课程开发与实施——以龙口市润新小学为例[J].现代教育,2019,(12):18-20.
[3]刘向东,黄蔚玥.构建回归教育原点的德育新样态——深圳市盐田区梅沙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建设实践[J].中小学德育,2018,(10):31-3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