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时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高强度的科目学习压力下,会让学生的身心疲惫,学生如果长时间不能释放心灵,就会形成不良的心理状态,进而降低自己的学习效率。所以,在教学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理念,需要老师将课堂主体交还给学生,进而完成应试教育转变成素质教学的关键,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实现现在社会的发展,阻碍了学生的个性成长,不利于学生养成独立的意识。所以,班主任需要提高学生的德育品质。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管理;德育教育
高中班主任需要在传统的德育教育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完善,用最适合学生们的教育方式对其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并且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更好地通过实践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进一步提高学生们整体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道德品质。班主任作为最能够影响同学们的领路人,一定要做好相关的德育教育工作。
一、高中班主任管理中融入德育的实际作用
首先,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只有学生具备了优秀的道德品质,才能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活动中加强德育教育工作,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全方位的综合素质,并增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形成正确道德观,培养良好个性。通过对德育教育模式的有效创新能够整体提升学生们的综合道德素质水平,与此同时,老师需要做学生们正确的引路人,并且需要及时地跟学生们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够真正地了解他们的心中所想,才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够使整体的德育教育教学得到显著的效果。
再次,更好地适应社会。高中生即将需要步入大学,而大学老师对学生的看管并不会很严格,所以为了避免学生在日后步入歧途,班主任需要加强学生道德品质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二、高中班主任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策略
(一)班主任树立榜样强化引导
班主任的日常管理中,需要通过有效的德育教育模式对同学们进行管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就是学生的引路人,指明学生前进的方向,并且老师在这过程中更是一面镜子,所以这就需要老师们更要严于律己,更高标准地要求自己,才能够身先示范来为学生们做好榜样,并且老师在面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德育教育模式方法。并不是同样的方法适合于所有人,这是老师们首先需要关注的问题。老师可以通过日常学习中增加对他们的观察,还可以与学生进行不断的沟通和交流,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更能够进一步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
所以班主任为学生们树立好的榜样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在学生们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老师通过自己多年的经验去为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难题。在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时候,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教授学生如何去正确地解决问题,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更能够有效地提升他们整体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学生与老师是可以互相倾诉的朋友,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师生关系,在不知不觉间拉进了师生之间的关系。班主任为学生们树立良好的榜样,不仅能够为学生们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更通过以身作则的行为不断地去激励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完成相应的目标。
(二)逐步创新德育教育方法
高中班主任可以组织开办故事会、读书会、演讲比赛、辩论会等,这不但能调节学生学习生活,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养成健康人格。例如,为提高学生思想水平,班主任可定期开办故事会,让学生讲自己听过、看过或自创的故事,分析故事的中心思想和情节,通过或平淡或曲折或离奇或感人的故事感悟生活的真谛,从中体会为人处世的心得,不断提高思想境界,丰富内心感受,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开展家校联合促进全面发展
班主任要定期与家长沟通交流,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时跟家长反映学生在生活、学习方面的问题。要从家长的德育意识管理入手,提出更多的有关于学生道德品质、思想意识培养方面的引导和建议,及时反馈学生在学习的学习表现。如果发现学生有问题,要与家长一起分析,探索全方位教育管理的方案。只有良性的家校结合,才能够形成一个德育工作的闭环,才能使得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效率提升。帮助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德育工作才能落脚于实地,给学生提供积极的引导。
综上所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阶段,既要有班级组织、领导的基本意识,转变德育工作观念。擅于利用多元化的德育方案,帮助学生深入学习,提升自我的素养。还要定期总结班级工作,与学生积极沟通,了解学生当前的变化以及学习阶段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谢建卿.德育教学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实践运用[J].中外交流,2021,28(4):189.
[2]刘俊杰.如何有效开展高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J].读与写,2021,18(18):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