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行动指南,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课程标准把培育学生政治学科素养作为高中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标。问题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解决问题是教学的重要任务,课堂教学以问题为主线。案例式教学是高中政治重要的教学方式,特别是《政治与法治》《法律与生活》尤为常见。本文以案例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的应用为背景,研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案例式教学实践,实现课堂教学的精准化和高效化。
【关键词】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案例式教学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全面回答了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明确了“一核”“四层”“四翼”的科学内涵。以高考为指挥棒导向的教学,必须紧紧围绕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通过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与不良情境中解决问题,培育学生学科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活动型课程。
一、具体有效的目标导向
教学目标是教师预设的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教学结果。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如果没有科学的教学目标,那么课堂将毫无教育意义。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出版,2020年修改)》整合了传统的三维目标,凝练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方面内容学科核心素养,以此作为高中政治的首要教学目标。双基目标注重的是教师对知识的把控和传授;三维目标侧重培养学生的技能和价值观,核心素养目标对三维目标进行了提炼和升华,在注重学生学科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基础上,突出了培育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养成全面发展具备的素养。
(一)教学目标主体要明确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通过教学让学生达成的目标。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在全面把握课程标准、教材教辅、教情学情基础上,特别是学生学习的特点和成长规律,是为学生量身定做的目标,具有鲜明的特定主体性。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做教学活动的主角,通过系列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达到预设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要可实现
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希望达到的结果和标准,具有可达成性。高中政治教学以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具体、客观,经过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努力是能够实现的。如果设定的教学目标过于抽象,不切实际,那么它的存在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衡量教学质量和效果,不是以有没有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来评价,而是以教学目标有无实现,学生学科素养有无生成来判断。
(三)教学目标具有导向价值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设计的指向标,是教学过程的指挥棒,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教学情境的选择、教学问题的设置、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效果的评判都要以教学目标为方向,以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应是形式的存在,而是要真正发挥它的方向标和导向价值。
二、指向明确的问题导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课堂问题不仅是教学的重要手段,还是联结师生教与学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一)问题的设置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
通过系列问题设置,激发学生探究兴趣,鼓励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行动,勇于创新。学生通过层层析疑,关关磨练,拨云见月,蜕茧成蝶,内化素养,从而达到预设的目标效果。
(二)问题具有导向教学的功能
问题是教学的基础,是创新的起点。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填鸭式”知识传递过程,而是学生基于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在特定的课堂环境和系列课堂活动下,对新知识进行主动获取的过程。
三、恰当的生活化案例
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核心进行教学的方法。案例教学法要基于目标和问题导向,创设问题情境,选择生活化案例,启发学生发现、思考和探究,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相关政治知识点,深层次地解答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进而总结提炼与教材原理的结合点。
(一)明确师生角色身份
案例分析法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教师为学生提供启发思维的案例和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得出答案,教师给以评价和总结。整个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给学生营造情境,创设问题,布置任务,引领思维,纠错扶正。
(二)坚持生活化的原则
通过选取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依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深度思考,强化学生对相关学习知识的印象和实践检验。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载体,案例的选择对教学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选择案例时要有针对性,主题鲜明,体现教学的中心和主线,要有利于教学问题的解决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多样化的呈现方式
案例的呈现方式要根据案例的特点和教学的需要进行选择。文字形式易于阅读,但学生兴趣不大;图片、音乐、视频方式学生比较感兴趣,但学生注意力会偏离;小品、模拟活动等角色扮演学生积极性高,印象深刻,但需较多时间准备;实物呈现能引起更大反响,但不易提供……每一种呈现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案例的选择和呈现不能简单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是为了教学问题的解决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案例呈现采用多方式结合,效果会更好。
(四)以活动型课堂为载体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案例分析过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活动中探求知识,寻找答案,体验情感,培育素养。案例教学法通过教师提供案例情境,布置任务,提出问题,对照课标的和教材,提炼议题,引导学生分析议题,通过参与教师设计的系列活动,自主、合作、探究,碰撞思想,发散思维。教师层层引导,适时点评,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探索问题、激发学生思维活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本文系廉江市中小学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育科研课题“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实现思政课精准化教学的实践探究”(课题编号:2021LJYB010)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