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讨利用漫画“丰富、夸张、幽默、有趣”的特点,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切入口,继而引导学生拓宽写作角度,助力他们发展观察能力,提高想象力,从而有话可写,轻松写作,提升写作能力。
【关键词】漫画;拓宽;写作角度
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笔者尝试以漫画作为写作教学的素材,引导和挖掘学生生活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实现习作言之有物,阐之有序,叙之有情,提升习作水平。
一、搭设支架,点燃兴趣
笔者选择《父与子》作为教学材料,从引导、激趣、试写几个步骤,与学生共同在欣赏中完成写作练习。
《父与子》作为德国幽默大师埃·奥·卜劳恩的不朽杰作,这套漫画集图文并茂,以连环漫画的形式呈现,生动形象,幽默风趣,颇具趣味,极易调动学生的阅读“味蕾”。
教学中,教师先开展了“畅所欲言·我行我来说”的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漫画细节,结合生活实际,启发丰富的想象,为漫画配上适切的解说词,丰实漫画内容,锻炼个性化表达。
教师有意抽除漫画人物的对话,让学生通过细致有序的观察,链接生活体验,辅之以对图画的理解,为每幅图配上关于细节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语句。活动开展前,笔者对学生进行了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理清漫画情节前后的逻辑关系,对情节的全程发展进行全局观测,且锁定漫画“主角”。如此,便有利于对重点人物和情节进行细节描写。
例如《变魔术》的解说词配对中,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心境中,如使用放大镜般,徜徉于有趣的细节描写配对中。“畅所欲言·我行我来说”的教学环节,既促进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倾听习惯的养成,又为整个习作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多维观察,层级训练
“畅所欲言·我行我来说”学习之后,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技巧和配词方法。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借助漫画的多维角度,笔者设计巩固训练——让学生执起画笔,自选素材,采用“放大镜”的画图角度,促进图画的生动性;借助漫画的串联技巧,优化图画的连贯性。借漫画的留白技巧,,推动语言补白的想象力;借漫画的夸张技巧,凸显人物神态、心理的鲜明性。以循序渐进的过程,实现写一句的细节句子到写一段的细节段落,丰实作文内容。
三、漫画接龙,助力提升
漫画作文是由感知到抽象,从局部到整体的思维过程,笔者尝试引导学生自然地从看图说图—配细节解说句—作画配解说段,逐步过渡到成篇习作的训练。课堂上,把作画与作文,写文与作画有机结合进行教学,有效地满足了学生表达多样化的需求,实现漫画作文教学多元化,在更大层面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四、赏识激励,持续发展
笔者很认同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说过的一句名言:我的口袋里总是揣满了“高帽子”走进课堂,因为我知道赏识能使人愉悦,赏识能使人快活,赏识能激发人的潜能,赏识能使人心智开启,灵感涌动。受此启发,在组织学生借用漫画素材训练写作能力的过程中,笔者注重赏识和激励。定期组织漫画写作擂台赛、小小作家见面会;定期评选漫画写作“小达人”、漫画写作“火眼金睛”奖、漫画写作最佳创意奖等,举行表彰会和小小作家见面会,促进学生交流分享,互相提高,同时,编辑班级“新芽小报”,鼓励学生写作持续发展。用漫画素材为突破口,通过拓宽学生的写作角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使学生有话可写、乐于表达。其次,帮助学生关注生活,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促进个性化表达,提高习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戴桂英.“学用漫画式描写”习作教学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2016.
[2]李进红.借助绘画技法,深化作文细节描写[J].基础教育,2018.
[3]李忠琼.童心解漫画,下笔妙趣生——漫画《父与子》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教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