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及对策探索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与高速发展,电子产品因其功能强大已经成为大家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也有不少青少年为之沉迷,不仅影响学业、身心健康,还导致亲子关系的紧张。相关研究表明,亲子关系是影响网络成瘾众多因素中最主要因素之一,亲子关系良好的家庭中,青少年正常使用网络的比例更高;而长期存在亲子冲突的家庭,越容易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本文简要分析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亲子关系;青少年;网络成瘾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5.4%。12—16岁的青少年是网瘾高发人群。虽然目前尚缺乏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但既往研究显示,游戏成瘾的流行率约为0.7%—27.5%。

根据《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网络成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对互联网使用冲动的失控行为,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后导致明显的学业、职业和社会功能损伤。其中,持续时间是诊断网络成瘾障碍的重要标准,一般情况下,相关行为需至少持续12个月才能确诊。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范畴。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指出,世卫组织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此举使网络成瘾问题受到社会更多关注,甚至在治疗时能得到保险支持。他表示,网络成瘾不应被简单定义为一种疾病,青少年过度使用网络往往伴随着其他问题,涉及家庭、学校和青少年自身,问题的改善和解决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父母正确关注和教育、学校支持,以及同伴帮助,都可以减少青少年对网络的过度使用。

二、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

青少年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新鲜事物充满强烈的猎奇心理,如果自制力薄弱,家长没有及时引导,就会陷入网络世界中。

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开始追求个性的独立,自主性不断增强,这会导致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分歧增多,亲子冲突增加。根据父母接受—拒绝理论的假设,青少年可能会感觉到自己的观点和价值不被理解和接纳,因而将注意力转移到网络中,寻求支持并缓解不良情绪,有的还会通过网络游戏寻求宣泄和释放,在虚拟世界获得别人的认同与信任,获得满足感。

有的青少年由于父母不常在身边陪伴,与父母关系不紧密,也会依赖网络世界满足自身的情感需求,慢慢地就会沉迷网络世界。

相关研究表明,亲子关系是影响网络成瘾众多因素中最主要因素之一,亲子关系良好的家庭中,青少年正常使用网络的比例更高;而长期存在亲子冲突的家庭,越容易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当亲子之间存在冲突,如果双方能积极沟通,就能降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倾向。所以父母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应该关注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正确做好亲子之间的沟通工作,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关怀。

三、应对策略

(一)以身作则,信守承诺

2021年教育部曾发布提醒:父母要以身作则,别沉迷手机。现实生活中,有的父母在吃饭的时候玩手机;晚饭后躺沙发继续玩手机;陪青少年去公园玩的时候也是手机不离手……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却要求青少年要遵守承诺,写完作业才可以玩电子产品,规定使用时间,按时停止上网。显然,结果是很多父母表示青少年做不到,整个家庭闹得鸡飞狗跳。

父母是青少年的一面镜子,需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青少年前要先严格要求自己,并且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互联网,帮助青少年辨别网上不良的讯息,监督青少年的使用时间,还可以和青少年共同制定手机使用公约,一起信守承诺,并有合理的奖惩规定和措施。总之,针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问题,只有父母先做到以身作则,信守承诺,青少年才会有所改变。

(二)用爱表达,用心沟通

假如青少年放学回家后马上拿出平板电脑玩,父母此时应该先平复内心的怒火,稳定自己的情绪后再和青少年沟通。接着,运用身体语言,可以过去抱抱青少年,握住他的手,真诚且亲和地说:“我知道你在学校里呆了一天,回家很想玩游戏放松一下,我也能理解。其实妈妈和你也是一样的,上班忙了一天,回家也很想直接躺沙发上玩手机,但是我还是要先给你和妹妹做饭,不然大家都会饿坏肚子,我们的生活也会一团糟。来吧!我们一起克服懒虫,相互监督,先把当下重要的事情忙完。你觉得怎么样呢?”

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他们很渴望受到父母的尊重,渴望父母是民主的,而不是权威的。父母要与青少年互相尊重,平等交流,多给他们发表想法的机会,凡事一起商量,同理他们,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少用责备与命令式的口吻。

当青少年的想法被父母充分聆听时,才会感觉到自己被理解和尊重,青少年才会愿意和父母沟通自己的内心想法。让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满足感和归属感,而不是在网络世界中寻求别人的认同与信任。

(三)重视陪伴,创设活动

心理学家荣格说过,心理能量是不会消失的。父母可尝试创设更多的亲子活动,让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快乐感和成就感。从小培养青少年一动一静的兴趣爱好,特别是和青少年一起开展户外活动,如亲子一起打羽毛球、乒乓球、跑步等,在家时一起下棋、玩乐高、共读一本书等。让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获得充实感,体验到成就感,从沉迷网络中转为其他更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兴趣爱好活动中。

网络游戏和户外活动也具备娱乐的属性,青少年精力旺盛,具有好动的天性,对于户外活动更加容易接受。父母可创设青少年感兴趣的户外活动,一方面可占用青少年更多的课余时间和消耗多余的能量,另一方面可培养青少年外向的性格,在活动中建立更广的人际关系网,还可以让青少年在活动中养成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及战胜困难的决心,体会成功的喜悦。

(四)有效奖赏,用对方法

有的青少年学习成绩不理想,父母便答应考到好成绩就奖励一台电子产品。此时青少年像打了鸡血一样努力学习,但实际上父母不经意间把青少年学习的内部动机——学习的兴趣和掌握知识的成就感,转为外部动机——电子产品。拿电子产品作为奖励物,实际上强化了青少年对电子产品的渴望,却成了青少年学习的一个“陷阱”,会抹灭青少年本能的兴趣以及完成一件事之后的那种成就感和快乐。

父母运用奖赏的时候可尝试多种形式结合,少用物质奖励,运用精神奖励,不看重结果,更看重过程。比如在青少年取得学习进步的时候,及时具体地肯定他哪里做得好,并且运用肢体语言,如拥抱、点赞等。但是,父母在奖赏青少年的时候,也要把握好频率,次数多了效果也会减弱。

总之,针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问题,父母不可操之过急,需耐心沟通,家校合力,在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上,找到成瘾背后的原因并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Ahmadi, K.,& Saghafi, A. (2013). Psychosocial profile of Iranian adolescents'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6(7), 543-548.

[2]Mottistefanidi, F. , Pavlopoulos, V. , & Tantaros, S. ( 2011 ). Parentadolescent conflict and adolescents' adapta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Albanian immigrant youth living in Gree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Science,5(1-2), 57-71.

[3]赵宝宝,金灿灿,邹泓.青少年亲子关系、消极社会适应和网络成瘾的关系:一个有中介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8,Vol. 34,No.3,353-360.

[4]邓林园,方晓义,伍明明,张锦涛,刘勤学.家庭环境、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Vol. 29,No.3,305-311.

[5]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明确青少年网络成瘾诊断标准.天津工人报,2018.

[6]陈玉燕.预防孩子手机沉迷的策略与方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