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四加”作业设计助力“双减”落地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优化作业设计,减负增效提质。本文围绕“诗书+、思维+、趣味+、生活+”展开论述:加一点诗书时光——学科素养口头作业设计;加一点思维深度——一课三单(课前、课中、课后)作业设计;加一点趣味浓度——融入手工、游戏、画画等智趣作业设计;加一点生活宽度——紧密联系生活作业设计。“四加”作业设计解救传统语文作业机械、无趣、没意思,提升学生作业兴趣,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助推“双减”有效落地。

[关键词]诗书+;思维+;趣味+;生活+

“双减”落地,作业设计“全面压减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水平”“发挥作业育人功能”,是“双减”政策中作业减负的三个关键要素。如何优化作业设计,减负增效,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笔者依托“四加——诗书+,思维+,趣味+,生活+”,开展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探索,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及课程性质,构建“精简+实效+创新”的多样化作业,提升学生作业兴趣,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助推“双减”有效落地。

一、加一点诗书时光

“双减”之下,一二年级零书面作业,而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大部分同学基本在校内课后服务时间就能完成。那么学生回家后,可以做些什么呢?我们把家庭作业的目标指向为培养能力、素养,安排适当的素养能力提升口头作业及家庭学习活动。

(一)“古诗考级”是提升学生诗词素养的一项口头作业

学生每天回家至少背诵一首古诗,邀请家长作为考官,记录。古诗内容是通过整理“2022语文课程标准”“统编教材”“人教教材”里面的156首古诗包括小古文,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和认知水平,分为十级。考级必须逐级递进,背完该级的所有古诗,就算过级。过了一级才能考二级,过了二级才能考三级,依此类推。每个学期重复从一级开始参加考级。各年级过了相应的级数并通过相应纸笔测评就可评上古诗小达人,每学期末颁发证书。通过考级活动,提升学生背诵积累古诗文的兴趣,日积月累,厚积薄发,腹有诗书气自华。

(二)“阅读日记”是素养提升的另一项口头作业形式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统编教材,整本书阅读正式编入教科书,每册增设快乐读书吧,整本书阅读重要性不言而喻。孩子们的阅读书单包括“快乐读书吧”“课内作家”“课外拓展”等三方面的书目。其中“快乐读书吧”为必读书目,其它为自选书目。孩子们每天至少阅读30分钟,养成记录阅读日记的习惯,每周坚持记录阅读日记五天以上的,获得一份表扬信,获三张表扬信就可以兑换一份小礼物,每月评选阅读之星。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助力孩子阅读习惯养成。

二、加一点思维深度

随着“双减”的落地,我们开启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探究。根据单元学习目标及相应的教学任务,通过“课前预习探究—课中合作探究—课后应用探究”进行“一课三单”作业设计,课前前置预习探究激活先期知识,探查学习起点,分层设计;课中合作探究作业紧扣语文要素引导深度学习;课后应用探究实现知识的巩固和思维的持续深化。三单流程于一体,精简作业量的同时,提升思维品质,保证学习实效。

(一)在预习探究中彰显个性思维

课前预习探究作业,包含“知识预习(必做)”与“探究问题(选做)”两个板块,“预习知识”板块主要是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相关背景资料。而“探究问题”板块兼顾了对探究意识、运用和查找资料的能力及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读懂的基础上能对课文内容深入思考,表达自己的见解,实现独立学习知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以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辨日》为例。结合单元主题——科学精神,设计了如下预习探究作业:

(二)在合作探究中凝聚协同的智慧

课中合作探究作业,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紧扣阅读理解和要素突破进行设计,以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支架,可以实现学生阅读思维的显性化、可视化。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本内容,探求文本内涵,学习言语形式,还可以成为学生再次进行语言实践的“脚手架”。例如,韦恩图用于比较;XYZ图——按知识的类型进行分类;蝴蝶图——观点表达;鱼骨图——梳理出文章的要点,摸出文章写作的“藤”。首先,导说:辅助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如学生的汇报,借助导图,使思路清晰,表达流畅。其次,导写:辅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

(三)在拓展探究中沉淀内心的思考

课后拓展探究作业是对预习探究、合作探究的延伸和对学习内容的综合思考。主要围绕三个维度“类文阅读,创意仿写,生活运用”进行作业设计。

如:《两小儿辩日》课后探究作业:

从整体教学角度看,每课三单,课前、课中、课后,发挥印证、反哺并服务于教学各环节的作用。紧扣语文要素,连接题后习题,分层设计,便于学生各取所需,发挥潜能。完成精简作业量的同时,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及语文核心素养。

三、加一点趣味浓度

生动有趣的作业,能顺应儿童爱玩的天性,帮助儿童克服厌倦心理,有助于儿童求知兴趣的持续发展。给作业加一点趣味,以作业设计的目标为依托,融入游戏、手工、绘画、竞赛等孩子们喜爱的趣味活动,如,做字母、猜字谜、画古诗……使孩子们饶有兴趣地完成。

(一)手工类作业

以“汉语拼音——做字母”为例。学习汉语拼音,重点是识记6个单韵母,23个声母,巩固声母的音和形,记忆声母表的顺序;难点是区分形近字母。如果单纯让孩子们机械重复抄写,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孩子们的作业兴趣,应付式地完成,自然难以达成目标,更别说突破难点。这时候,通过设计手工类作业,孩子们通过揉、搓、捏、粘等技能,将手中的彩泥变成字母,轻松有趣,提高学习效率。

(二)游戏类作业

识字写字——猜字谜。识字写字是小学阶段学习的基础,以往的识字写字作业,多数是让学生在机械中完成,缺乏趣味和挑战,总有孩子不假思索应付了事,多横少点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一类作业,我们适当融入猜字谜游戏时,识字就变得又有趣又能激发思维了。如:

还有飞花令,成语接龙,看图意写成语,看图写诗句,填字使横排竖排都形成成语,运用汉字组成语……这样通过寓作业于游戏中,来完成古诗积累、成语积累作业,把枯燥呆板的机械积累作业变得有情有趣。

(三)绘画类作业

理解古诗——画古诗。学生结合对古诗的学习,用画笔把诗意的理解表现出来。比如,《绝句》这首诗描绘了浣花溪草堂的的美丽风光,作业时,让学生根据古诗描绘的景象,动手把心中的画绘下来,并在图画后面附上一段认识,以此深化认知。

(四)表演类作业

对于故事性强的文本,我们可以通过课本剧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完成剧本,并尝试合作表演。比如,学习文言文《自相矛盾》后,布置学生合作完成剧本,并尝试合作表演,演出趣味,演出言味,演出寓味。

(五)体验类作业

体验类作业通过开展养护、养殖、饲养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加学生的知识信息,获得难忘愉快的知识体验。比如养小蝌蚪、蚕,我与“某某植物”同成长等活动,布置学生进行观察,每天记录,写观察日记。

实践证明,只要巧花心思,我们能让作业变得更有趣,更受孩子的欢迎,这样的作业能够有效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孩子在有趣的活动中巩固学科知识、运用学科知识,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作业热情,有效发展孩子们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

四、加一点生活宽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社会发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社会和家庭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儿童学习的大课堂。拓一点生活宽度,让孩子们在生活实践作业中增长见识,培养独立生活的意志,学习从校园走向自然,从家庭走向社会。

(一)联系社会热点设计作业

结合语文课程的目标,联系当下的疫情、冬奥会、航天……等社会热点来设计作业,既是语文知识素养的培养,又能促进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形成。如:

(二)利用微信设计作业

微信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日常,把它作为完成作业的载体,作业真实地运用在生活实际中,这就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完成作业的兴趣和热情。如,发节日祝福、发微信朋友圈。

(三)联系生活设计作业

结合课程标准及教学目标,联系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来设计作业。比如出行方面,把作业设计融入在高铁票、公交车站版、交通地图等出行载体,引导学生利用语文知识解决出行方面的实践问题;比如引导学生看说明书或其他的紧密联系生活的非连续性阅读文本,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解决问题,完成作业。如:

融合于生活的作业设计,立足课程视角,聚焦核心素养,以作业形式开展实践活动。关注儿童社会性发展需求,让儿童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通过作业不仅可以检测孩子们是否掌握了课堂所学的知识,也可以加强孩子们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

综上所述,“四加”作业设计,既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又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站在儿童立场,突破传统作业的固化体系,助力“双减”有效落地。当然,作业设计的创新永无止境,为了让孩子们经历更有质量的学习,我们需要持续实践,锐意探索,勇毅笃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基教厅〔2021〕13号)[Z].2021-04-08.

[2]马燕婷,胡靓瑛.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