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校结合实际情况,联合广东工业设计城开展以工业设计内容为主的创新教学实践研究,以此激发初中生的创新潜能。此项教学实践有别于传统教学,利用校企联合,研学旅行的方式,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创新能力;设计思维;初中生
一、设计思维对初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设计思维属于创新思维方法论的一种,能够有效的融合多学科内容为创新教学过程提供方法与工具,并能充分激发学生创新及想象能力。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思维逐步走向独立,理论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力等迅速发展,,并且善于对事物进行假设和论证。因此,这个时期对孩子进行设计思维训练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并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起着良好的启蒙作用。
二、设计思维构建的三要素
(一)学习兴趣的激发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中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更容易从新鲜事物中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我们始终利用问题导向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例如,课堂上老师为学生展示各种造型优美,功能奇特的生活设计样品,让学生称奇叫绝、联想不断。我们还利用当地美术馆、科技园等作为学生的拓展课堂,在研学旅行过程中老师们会为学生详细讲解不同建筑或产品的设计的元素和理念,既拓展了学生视野,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二)基础理论的学习
每一个学习单元中我们都会合理安排一些基础理论课程,帮助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解决研学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
理论课程的建设主要以审美与设计基础知识为主。重点学习平面、立体和色彩基本构成原理以及视觉识别和空间设计等内容。三大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手绘造型的能力。通过掌握视觉识别系统的基本要领和外出调研分析等形式,可以提升学生对符号概念的认知能力,达到提高学生通过可视形式表达创新思维的能力。而空间设计,是对物体空间分布与布置的合理安排与归纳总结。通过这些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感受能力,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
(三)实践操作的体验
重视实践操作的体验是我校创新课题的最大亮点,也是最能够吸引学生、启发学生的重要举措。在实践操作课程中每一节课都会精心安排一些具体的作业任务,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其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再到解决问题,逐步形成学习思考的一种循环体验,从而构建起解决问题的设计应用能力。
三、设计思维训练“六步曲”
华东师范大学团队研发出的设计思维方法体系包括:发现问题、集思广益、设计方案、快速原型、评估修订以及迭代发展六个阶段。 并且在每个阶段都安排与之相关的设计思维活动内容,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可操作性和全面性等优点。我们在训练学生设计思维能力时也利用了这个方法体系,下面利用学生设计制作“小贝夜灯”加以阐释说明:
(一)发现问题
根据小夜灯的功能和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同理心思考”。在同理心思考的过程中要学会换位思考并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观察和思考对方的需求以及经验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例如学生想到儿童睡觉怕黑但光线太强会影响睡眠,那么灯光亮度强弱就是一个问题。对于学生和成人可能还要考虑造型特点,灯光颜色,实用性、便捷性等因素。
(二)集思广益
集思广益是对之前收集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深入讨论,找出问题出现的因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这个阶段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同时也要勇于质疑,在不断推演取舍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三)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是指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将其呈现的过程。在小贝夜灯的制作过程中可以利用手绘草图的形式,在创意来源的基础上赋予夜灯造型、材质、功能等细节。
(四)快速原型
快速原型阶段是学生将原有的解决问题方案具体化、外显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进一步发现问题,也能验证之前的最优想法,最终形成更佳方案。
(五)评估修订
当所有设计工作完成后,可以将产品进行小批量生产,通过测试,便可进入用户体验阶段,体验者根据个人感受做出评价,并提出反馈意见,设计者注意收集反馈意见。
(六)迭代发展
迭代发展根据用户使用反馈的意见进行方案的调整、修改与完善,如果问题比较明显,需要再次从问题出发进行逆向思考,提出新的思路,并形成迭代发展方案。
以上为学生设计思维训练的六个步骤,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利用设计思维的模式来思考问题,在解决问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发展,逐步形成创新思维能力。教师作为教育领域的“设计师”需要从新的视角对自身角色和所需具备的能力进行思考,为改进教学而设计是教师必备的能力。 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能力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同时这种课程体系也有利于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总之,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联合广东工业设计城,利用其丰富的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研学机会,用培养学生设计思维的方式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实践探究也是我们一次新的尝试,希望能够带给学生更新、更好的课堂体验,为探索初中阶段科技创新教育提供一条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方紫帆.《设计思维与夸学科教学》课程设计与实践[J].2019.5:14.
[2]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设计视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