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维导图即心智图,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来表达思维的工具。心智图是使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引起形象化的构造和分类的想法; 它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形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它关联项目的图解方式。在我们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进这一方法,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堂中摘记笔记,课后复习方面这三个方面更好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把各个章节,每个知识点的问题进行整合,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认知,提升思维发散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数学;课程
英国教育学家托尼·巴赞就是根据大脑的这一特点,形成了发射性思考和思维导图法的概念。并开始训练一群被称为“学习障碍者”、“阅读能力丧失”的族群,这些被称为失败者或曾被放弃的学生,很快的变成好学生,其中更有一部份成为同年纪中的佼佼者。目前,思维导图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学习、写作、沟通、演讲、管理、会议等。数学知识的学习比较复杂,每个题型的知识点联系比较密切,学生无从下手,很容易把知识点遗忘,并且在预习的过程中总觉得书上没有给什么具体的知识,导致学生的想法只要做题就可以了。而在课堂中,教师的板书很多,导致学生知识记不住,无法深刻理解这堂课的主要知识点,,从而导致课后复习不完整,在考试中容易出现各类问题。
由此可见,在教学工作中,适当引入思维导图的概念,锻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提高工作效率,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1 思维导图在课前预习的应用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后教的知识都要根据先教的知识,即理解新知识需要旧知识作基础。预习可以使自己发现旧的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并在上课前迅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为听课扫清障碍。不经过预习的听课,只能是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分不清难点和重点,失去了听课的目的性和选择性。而预习后再听课,相当于学生已经在课前为自己上了一节课,学生对于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已经心中有数。这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从而加强了听课的目的性。这样,在预习中弄不懂的地方,他们会听得更专心。就像考前教师的复习课一样,只有学生已经经过系统的复习,才会知道自己在哪些地方还不够理解,从而有重点地进行复习。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为上课创造了有利的心理状态,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用教育学的理论说,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
但是预习课程在学生看来,无非就是浏览书上的知识,从头到尾看一遍,根本不会细细品读每个知识点,但是如果利用思维导图,学生的自学效果就会有明显的提升,例如,初中数学中的全等问题,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纸上先画出一个自己比较喜欢的图形,例如圆,并且可以在图形里用一两个词写上三角形全等的主要知识点,作为关键词,然后从关键词出发向外画分支,将每一个小知识点的关键词填到主分支线上,当主分支线上还有更细小的分支时,则重复上述操作。学生合上书本在大脑处于快速思考的状态下绘制草图,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自己的预习内容并且能够更加容易的了解自身在预习过程中的不足。发现的不足,学生可以利用彩色笔或符号或其他方式进行标记,为上课学习知识的过程完成所有关键词填写后,接着在思维导图上做好相关的标记。可以使学生对下节课的知识更加了解,课上更容易加深对知识的记忆,自然就提高了听课的效率。
2 思维导图在课堂中的应用
对于老师和学生而言,课堂对于学生是更加重要的,因为学生是通过课堂获得知识,接受教育,学生将来的生活和快乐都与现在的课堂有关,这种重要性对于作为教师的成人有最深的体会。但现在的课堂对于学生的重要学生能感受到吗?答案是否定的。课堂重要不言而喻,但年复一年的课堂上,我们的课堂发挥应有的作用了吗?肯定没有,那么我们如何让教师、学生都回归于课堂呢?
而且在传统的直线型教学方式中,教师在课堂上书写的板书大多数学生只是忙于记忆,机械的复制,没有时间在课堂上进行思考,课下复习知识时又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从而导致考试失分。久而久之,学生就在记忆知识而不再思考知识,形成了一种依赖思维,而数学的学习是一种需要学生发散思维,如果课堂上一直是这种学习氛围,那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会有所下降。对于这种现象,如果能够在进行大块讲解之前,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将要学习的知识的重点,用简短的方式记忆重点,按照自身的思维方式把各个小知识点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接受未知的知识之前,首先对这些知识的脉络进行了解,在大脑内形成知识的脉络体系。这样学生不仅能跟上教师上课的节奏,且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为脑中的知识脉络添砖加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不仅仅在数学思维整理的过程中有自己的见解,在日后的工作中能有独立性。
3 思维导图在课后的应用
子曰:“温故而知新”。就是说温习旧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这个新的理解和体会,主要指形成系统化的知识。学生想在课堂上就把所学的知识全部掌握是很困难的,还需要通过课后复习来进一步掌握知识。
为什么有很多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无法做到抛弃书本独立思考呢?原因就是有的知识学生有的虽然初步领会和记住了,但掌握得并不深刻,因此,遇到问题时仍然不知道怎么办。我们知道,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一个系统,是由许多的概念、原理组成的。我们平时分成章、节、问题,进行学习,目的就是将系统暂时打散,在对每一个相对较为简单的碎片进行学习。但这些知识本身都是相互联系的,如果我们不把平时所学的知识碎片都连贯起来、组织起来,就不能掌握系统的知识,知识就是零散的。用零散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是十分困难的。
这时通过复习,把长期学习的各部分知识有机地“组装”起来,将学过的各部分知识融会贯通,透彻理解。这个复习时的加工整理过程,一定要遵循思维的规律,直到掌握了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完成了知识系统化的任务为止。
通过思维导图的记忆方式,可以使学生以简单有趣的方式进行复习。在复习中,
(1)学生独立对整章知识进行总结,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复习,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复习,并且理清每个知识点与知识点的关系,区别。
(2)教师可以在授课结束后让学生将思维导图呈交上来,让老师了解到学生对课堂问题理解的不足及错误,并有针对性的对其内容进行整改,并能够更深刻的了解学生。
(3)在复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思维导图中找到现在所学的知识与以前所学的知识是否有联系,如何用这种方式体现,并且能够与教师及时沟通,把新旧知识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可以更好的理解,应用数学知识。
这种复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不会在以后的应用中将各个数学知识独立,从而让学生大幅度提升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思维导图在数学方面的应用,可以逐渐培养学生对知识理解的能力,达到学生能够提升自身数学能力,并且能够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思维导图对于学生是一种新鲜的思维体系,如果教师能够运用这种方式对学生的课程进行改革的化,能够加强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有思考的时间,加强课堂活跃性,教师也不要过度的引导,这样会使学生又产生依赖心里,过度的模仿老师的思维导图。
4 结语
思维导图是一种锻炼思维,借助颜色、图像、符号的使用,不但可以协助学生们记忆,而且可以增进它们的创造力,活跃思维让学生们发现学习数学也是可以轻松有趣,发挥自身的优势,让教师更多的从各个方面了解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