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高考背景下教育部门提出“读后续写”新题型,需要学生在阅读英语文本的基础上,准确捕捉到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并能够发散思维,在逻辑通顺、符合阅读文本材料语言风格的基础上,续写出与原文相契合的内容。思维导图作为视觉可视化的思维学习工具,其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将思维导图运用于高中读后续写教学中,有助于搭建写作支架,帮助学生提取关键词、梳理文本结构,助力学生思维和语言的表达。
[关键词]高中英语;思维导图;读后续写
引 言
新时代社会对英语全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当前高中学生英语能力仍存在较大问题,学生的英语表达、逻辑思维和组织等能力较差,阻碍了学生的英语发展。以思维导图为平台构建英语读后续写,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提取信息、构建文本结构、合理续写文本,助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强化读后续写质量。本文以读后续写文章“A MOTHER’S DAY SURPRISE”为例展开论述。
一、思维导图在英语读后续写中的重要性
思维导图是一种能够开发脑力、简单有效且实用性强的可视化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具有发散性的特点,利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确定中心点后不断向外延伸,最终构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助力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将思维导图运用于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一来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整理文本思路,结合关键词句不断链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加强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掌握;二来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搭建写作支架,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借助思维导图查漏补缺、巩固提升;三来思维导图作为可视化思维工具,能不断开发学生的左右脑,强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助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
二、读后续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读后续写是一个全新的题型,要求学生在阅读350词左右短文的基础上,按照原有的故事脉络,根据所给段落开头语合理续写两段内容。很多学生读不懂原文,也不知道怎么续写,经常是写不完,或者写出来的文章存在情节与原文严重不符、逻辑脱节、语言匮乏等问题,因此学生面对新题型很困惑,对续写没有信心,甚至有畏难情绪。究其原因,学生基础差,词汇量少,读不懂文章;其次是没有认真研读文本,文本解读不到位,不能梳理文章信息,缺乏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等。此外,学生续写的段落与原文内容和所给两个段落的段首句不能很好地衔接和连贯,导致续写的内容不合理,同时学生没能读懂文章中心和原文作者的态度,以致于续写的内容不能在正能量主题上和原文作者的态度上保持很好的一致。教师方面,教师以往对高中生只是重视知识点和语法的讲解,而忽视了英语本身作为一门语言的价值和魅力,很多老师只是翻译原文给学生听,只注重讲解里面的生词,没有教会学生一定的阅读技巧,没有通过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学生的分析语篇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合理推理和预测故事的创新性思维能力等也没有得到有效的训练,所以读后续写的教学效果不如人意。
三、思维导图在英语读后续写中的应用策略
(一)精选续写阅读材料,吸引学生兴趣
读后续写教学的第一步是精选阅读材料,材料的选择尽量满足以下几点,使得材料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能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是阅读材料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兴趣,尽量挑选趣味十足的文本材料;二是材料的选择要有延伸性和悬念性,以此刺激学生续写欲望;三是阅读材料的内容不宜太难,要符合班级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以此便于学生驾驭文字。本文选择的读后续写材料为“A MOTHER’S DAY SURPRISE”,主要内容是 The twins Jenna and Jeff were planning to give a surprise to their mother on Mother’s Day, but because they lacked experience,they made everything in a mess,and at last their father helped them。
(二)思维导图梳理文本,提取关键信息
读后续写作为新高考题型,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所给定的阅读材料去合理推测接下来的内容,并展开续写。但部分学生常在阅读文本时存在关键词不明、文本内容掌握不清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学习。思维导图作为可视化的思维学习工具,借助思维导图能有效帮助学生梳理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在草稿纸上罗列关键信息,帮助学生构建文本结构。
1.头脑风暴,激发兴趣
阅读前为了对阅读文本内容做好铺垫,教师可率先利用2-3分钟的时间围绕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展开头脑风暴。如教师可通过设问“Do you want to give a surprise to your mother?”和“What do you do to show your love to your mother on Mother’s Day?”引导学生展开头脑风暴,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口头回答可能的答案,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导入文本“爱”的主题,然后老师展示思维导图(如图1),学生发散性思维得到发展并增强了阅读动机。
2.文本阅读,归纳文章要素和主题
首先教师可给予学生5-6分钟的时间简单浏览材料,提取文章记叙文的关键六要素和文章的主题,即when、who、where、what、why、how、theme;其次学生在纸上以“A Mother’s Day Surprise”为一级关键词,六要素和主题为二级关键词后,根据六要素和主题向下延伸提取三级关键词;最后学生根据思维导图明确文本所讲述的内容,确定阅读文本的主题结构。学生结合阅读文本构建的思维导图如图2:
学生结合思维导图梳理文本后,能了解到故事的主要脉络,了解主人公是Jenna and Jeff,明晰文本发生了什么事,即 The twins Jenna and Jeff were planning to give a surprise to their mother on Mother’s Day, but because they lacked experience,they made everything in a mess,and at last their father helped them。此时学生结合记叙文的六要素明确了故事的内容,提取了文本的关键信息,并归纳出文章的主题是“爱和感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组织能力。
3.通过动作分析人物情感,明晰情节发展
在叙事性的读后续写中,主人公会有很多的动作,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原文中的关键动词,并且通过关键的动词分析出对应的情感,为续写的情感与原文的情感协同做好铺垫,同时帮助学生明晰故事情节发展。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思维导图(如图3),明晰文章情感暗线,弄清故事发展。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能学会分析读后续写原文中的动作和情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梳理文章情节,构建文本结构
梳理阅读文本要素和中心主题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结合所给定的续写内容合理推测文本情节,结合阅读线索、利用思维导图去构建文本结构。如给定的续写内容如下:
As the twins looked around them in disappointment, their father appeared.______
The twins carried the breakfast upstairs and woke their mother up.______
学生从该两段续写内容中了解到第一段开头为“双胞胎失望地周围望,他们的爸爸出现了。”,第二段则是“双胞胎把早餐端到楼上,把妈妈叫醒了”,此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猜测后面的内容,学生可结合阅读文本从双胞胎的动作、心理、语言等展开论述。而结合阅读文章的关键信息“their father appeared”、“carried the breakfast”,学生也能大致猜测最后他们成功做了早餐并给了妈妈惊喜。
学生可结合文本信息,利用思维导图推理出主要的情节(如图4)。
学生结合思维导图明确了阅读文本的 beginning、development、climax,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梳理清楚文章情节发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为续写做好铺垫。
(三)合理推测续写文本内容,搭建写作支架
学生在清晰文章情节发展之后,此时只需要结合给定的续写内容明确“Did they succeed or not? How did they succeed?”。教师可给予学生4-5分钟的小组讨论时间,结合主人公的性格、心理去思考主人公双胞胎的心理动态和他们将要做出的行为。学生开始展开推测,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以下两点对续写情节进行推测:(1)关注四点,即四处衔接,先确定四个情节(如图5)。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和续写第一段的首句推测出第一段的第一个情节和根据续写第二段的首句推测出第一段的最后一个情节,然后根据第二段的首句推测出第二段的第一个情节和根据文章正能量主题推测出第二段的最后一个情节,如:第一段“As the twins looked around them in disappointment, their father appeared.”推测出第一段的第一个情节是 their father saw the mess,根据第二段的首句“The twins carried the breakfast upstairs and woke their mother up”推测出第一段的最后一个情节是 they finished making the breakfast,根据第二段的首句“The twins carried the breakfast upstairs and woke their mother up”推测出第二段的第一个情节是 they gave the breakfast to their mother,然后根据正能量主题推测出第二段的最后一个情节是 the room was filled with love。通过首先确定这四个情节,学生的续写内容会与原文和所给的段落更加连贯,衔接度更高,不容易离题。(2)在构思情节过程中教师仍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去搭建写作的支架,学生在搭建写作支架时可以以“人物、动作、话语、情感、协同原文的重要事物”为二级关键词展开续写。以母亲节的惊喜这篇文章为例,在第一段“As the twins looked around them in disappointment,their father appeared.”中,人物有双胞胎和他们的父亲,父亲看到了什么?父亲的反应和感受是什么?父亲会说什么话?父亲会帮他们吗?父亲怎么帮助他们?双胞胎会说什么话?他们会做什么动作?他们感受是什么?在第二段“The twins carried the breakfast upstairs and woke their mother up.”中,人物有双胞胎、他们的母亲和父亲,双胞胎会做什么动作?他们会说什么话?他们的感受是什么?妈妈看到什么?妈妈的感受和反应是什么?妈妈会说什么话和做什么动作?他们的父亲会做什么动作,说什么话等。本文续写中与原文协同的重要事物有:breakfast,the mess,the French toast and chicken porridge,Mother's Day,surprise。教师应该提醒学生续写时一定要有一些重要的点是和原文协同的。学生在合理猜读中其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学生猜读文章内容,写作的情节较为连贯、通畅,丰富了学生的写作内容。学生根据构思支架,推测全文的续写情节的思维导图如图6。
读后续写过程中,一要学生自己列出续写的提纲;二要学生结合续写文本给定的体裁、时态、人称等进行合理续写。此过程中学生要注意语言的逻辑性、情节的连贯性、内容的合乎情理性以及语句、词汇、句型的表达的准确性等。在合理构思续写的情节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欣赏原文的语言风格,从而更好地协同原文的语言。如母亲节的惊喜这篇文章,原文渲染的氛围是温馨的,感情基调是欢快愉悦的,在续写时也应该是这种风格,同时在这篇文章中,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并欣赏以下的好句:
(1)The twins were filled with excitement as they thought of the surprise they were planning for Mother’s Day.
(2)How pleased and proud Mother would be when they brought her breakfast in bed.
(3)Jenna and Jeff knew exactly what to do.
(4)Everything was going smoothly until Jeff started frying the bread.
(5)This time, she turned down the fire so it cooked nicely.
(6)Then Jeff noticed steam shooting out of the pot and the lid starting to shake.
然后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文中的高级表达有:as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what引导的宾语从句,until状语从句,非谓语等。学生通过引导,在续写中都会注重词汇、句式的丰富性。比如班上有学生在续写时在第一段写双胞胎内心的失望时,用了 with their head lowered 这个结构,在第二段续写妈妈看到双胞胎做的早餐的惊喜时,运用了 such an extraordinary surprise was it that it made their mother burst into tears 这样高级的句型来表达情感,使得文章更为生动;学生多次运用了 the instant、sucked 等词汇,使得词汇更为准确、丰富;语法结构中学生多次运用 as if、when doing,非谓语,not only...but also...和only放句首的倒装句,定语从句,what引导的宾语从句等,使作文水平得到提升,如:(1)Seeing the mess, their father understood what had happened.(2)Hearing what they said, their father was so moved that he decided to give them a hand.(3)Only after they went through the difficulties of cooking breakfast did they realize that it was so hard for their mother to cook meals every day and they were grateful for that.;学生多次运用and、also等词汇,文章的连贯性、情节的逻辑性得到保证等。学生在合理续写文本内容、搭建写作支架过程中,强化了学生的英语语言组织、语言表达、思维素养等多种能力,助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读后续写分享评价,落实英语能力
学生续写完毕后,教师可邀请几名学生分享续写成果,着重从词汇的丰富性、文章语法结构的准确性、文章情节的连贯性、文章前后的逻辑性等展开具体论述。当续写结束后,在一一查阅学生续写作文引导学生分享心得时,学生提到以往作文多运用万能句子,促使文章内容不够丰富、情节不够条理,只是堆砌而来。而读后续写使学生将精力放在写作内容中,其内容丰富性得到提升。有学生也表明读后续写极大锻炼了自己的写作结构,学生续写时更为注重文章前后的衔接和逻辑能力。当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后,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续写作文了解词汇、语法、内容、逻辑等方面的问题,进而能针对性地加以训练,以此查漏补缺,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落实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结 语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在精选续写阅读材料、思维导图梳理文本、合理推测文本情节发展、搭建写作支架、读后续写分享评价等过程中,学生提取了文本关键信息,明确了文本情节,合理猜测文本续写内容,既丰富了读后续写文本内容,又构建了完整的写作结构,助力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璇.基于分链式思维导图的语块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20,20(12):91-93,98.
[2]李娜.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复习课中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21,(12):101-102.
[3]李晓鹃.新高考下高中英语读写课中思维导图的运用[J].速读(中旬),2019,(1):146.
[4]傅代红.高中“英语教材”到“读后续写”的“旅程”[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36):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