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对于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影响深远。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充分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进一步提升古诗词教学效果。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小学古诗词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探究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合理融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不仅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除了可以传授给学生知识,,还可以给予学生更多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积极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的共同发展。为了促进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顺利开展,确保教学质量,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师需要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策略,转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现状,引导学生在分析古诗词的过程中充分领悟文化内涵,体会古诗词带来的魅力。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
(一)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
在实际的古诗词教学实践当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往往和实际教学相脱离。教师在重视传授知识的同时,往往把考试内容当作教学的重要依据,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重视古诗词的僵硬背诵以及其要传达的思想感情,而忽视了古诗词的意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还为学生准备大量的古诗词题目,要求学生练习。应试教育理念之下,教师在教学完基础知识后,给予学生大量的古诗词练习题,加重了学生的作业负担。
(二)尚未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需要,再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开展多样化教学。但是,仍有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带领学生朗读、翻译、背诵古诗词。还有部分教师在开展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小学生在每一个年级的水平不同,但是采取的教学方式是千篇一律的,这样僵化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教学评价比较落后
科学的教学评价,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古诗学习质量。当今的小学古诗词教学评价当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教学评价以学生的成绩为基础,忽视了学生在古诗词学习当中的建生能力。由此可见,单一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大抵都是利用考试评价学生的能力。再者,教师常会借助背诵、考试等手段来检验学生的古诗学习现状,并且考试题目比较固定,往往是填空题、中心思想等题型。这样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不利于充分发展学生的古诗学习能力,导致课堂教学效果降低。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开展古诗词教育
教学目标不仅引导古诗词教学的方向,影响着教学的顺利开展,也对检测教学的效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针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教师需要提升自己的教学目标设计意识,规范目标设计的内容。教学目标的确立,对于教学的开展起着导向作用。教师要重视合理设计教学目标,保证教学目标要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保持一致。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课本和学生的发展情况。古诗词当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教师需要有选择性地对学生们进行渗透。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四年级上册《题林西壁》时,教师需要设定规范的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设计为:
1.知识与技能:正确读写、理解“横、壁”等生字,了解作者生平;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并且在朗读诗歌三遍以上,感受诗歌当中的意境,了解庐山的景色,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通过多媒体视频,为学生播放庐山的视频,使学生体会不同角度庐山的形状,进一步想象当时作者的心情,领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诗词的内容比较简单,字词很少,但是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需要教师进行深入挖掘,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情境当中学习,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魅力所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投入课堂学习当中,感受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画面:傍晚时分的山村里,雨后天晴,明月透过松树映照在大地上,还有清澈的泉水涌动的声音,浣纱回来的女子在竹林里开怀地笑,小船缓缓地穿过荷花,这些景色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学生可以快速地学习古诗,除了有利于教学的有序开展,还能够为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基础。学生在学习本首古诗时,透过诗人描绘的景色,可以感受作者笔下“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感受王维笔下山水诗的特点,有效把握我国山水田园派诗人的风格。
(三)强化朗读教学,深化学生认知诗词
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要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教育,进一步使学生对朗读的节奏有所把握。除此之外,古诗词的朗读节奏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根据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发生变化,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及时改正。带有积极风格的古诗词,在朗读时要用欢快的节奏;表达情感细腻的古诗词时,要用悠长的语调;表达报效祖国、实现个人理想时,用铿锵有力的语调。通过不同的语调,可以掌握不同风格古诗词的朗读技巧,进一步充分地感知诗人当时的情感。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模仿,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示读,或者为学生播放优秀名家的朗读视频,帮助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感受古诗词的节奏,体会古诗词传达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时,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教师在示范朗读之前,要教给学生七言绝句的停顿规律,指导学生正确划分音步。然后,通过教师示范朗读,使学生学会在朗读中停顿: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四)丰富评价内容,优化教师评价语言
合理的课堂评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学习。现如今,小学古诗词教学评价当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教师需要进行优化。首先,从教学评价标准上看,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更需要将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纳入评价当中,使古诗词的教学评价标准更加全面,能够进一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其次,从评价的主体来看,教师在优化教学评价时,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加入教学评价当中,使学生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通过针对性改造的同时,借助多样化的评价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来自老师的认可,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所以,基于核心素养之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需要,教师需要合理设计教学方案,进一步实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系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与实验基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立项的课题《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小学古诗文课堂教学策略优化的路径研究》(课题编号为NCYW2021-100))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潘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22,38(04):29-30.
[2]潘昕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2022(21):132-134.
[3]潘昕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D].集美大学,2020.
[4]王兆叶.核心素养下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3(02):73-76.
[5]陈林静.文化·思维·语言——小学古诗词教学的视角与策略[J].七彩语文,2022(36):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