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立德树人及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每一位高中语文老师的重要职责。在高中语文的诗词、散文、戏剧、小说等内容的教学中需要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帮助学生形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素质教育,教育部随后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文件指出要强化中华优秀文化的培育工作,引导青年学习正确地理解和学习中国的文化底蕴,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必然性,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针对中华优秀文化在中学开展的问题,也给出了明确的目标:“在高中阶段,加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理性认识,增强优秀传统文化信心,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悟能力。”2018年,教育部又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语文课程标准(2107年版)》。文件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标准要结合语文学习特点,丰富充实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本文以高中语文必修课程为例,讨论一线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教学的渗透策略。
一、传统文化的渗透作用
提升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是语文教学的首要目的。将传统文化渗透到中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审美、写作、阅读等能力。为了促进教学的发展,不仅要保持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还要加强学生的品德和语言素养教育,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让学生从中获得有益于自己的理念与思想,提高道德水平,同时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形成文化意识、民族自信。
树立正确价值观。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更好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价值观念应当反映在服务于人民、造福于社会。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不仅限于个人的财富积累和权利掌控。而是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不断地提高知识、修养、技术水平,把所学的知识奉献给社会、回报社会。
二、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分析
教科书是把师生联系在一起的一座桥梁,在新的教学改革背景下,增添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活动,涉及优秀传统文化的数量、题材、形式等都进行了调整,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下两册为例,涉及的内容包含了诗词、散文、小说、戏剧以及史传和史论等内容。具体如下。(1)经典诗词:琵琶行(白居易)、念奴娇(苏轼)、永遇乐(辛弃疾)、诗经·静女等。(2)经典散文: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劝学(荀子)、师说(韩语)、赤壁赋(苏轼)等。(3)小说戏剧:窦娥冤(关汉卿)、红楼梦(曹雪芹)等。(4)史传史论:烛之武退秦师(左传)、鸿门宴(司马迁)等。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路径
(一)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对青少年儿童教育成长的重要性。在高中语文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从而使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因此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首要任务是营造传统文化学习氛围,比如创设传统文化的长廊,张贴名家的书法、名画以及民间故事等,定期举行诗词大会、书法比赛、戏剧小品表演活动,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如学习关汉卿《窦娥冤》,引入有趣的元曲节目;学习《论语》时,针对“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等主题引入现实生活实例;学习《史记》时,导入司马迁的生平背景等素材,从多个方位挖掘素材,建构课堂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实践、环境、文化三方面的教育功能。
(二)任务设计带动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中的“学习任务群”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以任务为中心,将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资源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在实际的语言应用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因此在传统文化教学时可根据单元作业的需要将教学内容与作业相结合。比如在学习唐诗和宋词时,设置了一个“编制我的唐诗宋词自选集”的学习活动。
活动1:选篇组元。从必修上下册精选3篇诗词,陈述理由。
活动2:诵读吟唱。在学习到对应篇目的诗歌时,挑选一名学生代表,配乐朗诵。
活动3:评点赏析。从精选的三篇诗歌选择一篇进行评论和赏析,不少于800字。
活动4:交流探究。各学生为自己的“我的唐诗宋词自选集”制作插页、配图、增加前言后记。
(三)建立传统文化渗透目标
将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教学相融合,应将其纳入到语文教学中。比如文言文教学目标应充分体现出民族文化特点。即在语言、文字、体式等方面开展传统文化渗透,发掘其所蕴涵的文化底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并从中吸取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
比如《左传》中的名篇《烛之武退秦师》,郑国正面对秦、晋两国合围之势,烛之武在佚之狐的推荐下,被委以重任,以其机智善辩、从容陈辞的语言艺术退敌之师,化干戈为玉帛。在课堂上紧紧抓住“武”的内涵,引导学生迁移到儒、道、墨推崇勇武之非武力的精神。
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伴随着国力强盛,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壮大。高中的语文教育是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培育社会需要的高中人才环节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教师需要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培育下高质量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永生.谈高中语文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5(11):2.
[2]金鑫年.探析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6(27):1.
[3]王红兵.论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教学策略[J].作文:高中版,20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