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教育中,思想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的思想道德教育之中,使德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样也才能促使思想道德教育更好地贯彻下去。本文着重探讨了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中高年级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优势,提出了与之相关的具体渗透策略。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德育;德育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上,而忽略了思想道德教育,这就影响了德育的整体成效。随着新一轮的新课改,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了德育的重要性,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我们不仅要注重传统的科学知识教学,还要注重德育,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德育之中,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来进一步促进德育实践,使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很好地陶冶情操,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品质,更有利于后续的成长。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仁爱”,培育学生爱人之心
“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仁”的教育,不但可以使学生树立尊重他人、热爱他人的思想,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格。
比如,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会经常向学生们介绍自己的工作经历,让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加深对老师这个职业的尊重,也从而培养他们对他人职业的尊重。通过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讲述,使学生了解到别人职业的艰辛和不易,从而促进学生人格修养和思想品德的养成。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去主动参与一些社会活动,以自身的体验懂得尊重他人和理解他人的重要性,在活动后,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写一篇相关的感受短文,表达自己的想法,加深自己的认知,从而培养出学生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素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博物”,培育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
自强不息的精神是现代中华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在学业初级阶段逐步培育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塑造坚强的人格,而且可以帮助他们认识社会,帮助他们养成坚忍不拔的优良品格。
比如,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植物园,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和习性,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植物的生长是多么的不易,进而让他们认识到,只有自强不息,他们才能变得更加强大。同时,老师还可以带着同学们参观博物馆、书画展览等活动,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受到现实中旺盛的生机,从而了解到“自强不息”的真正含义,并培养他们初步具备这样的能力。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孝道”,培育学生尊师重道的意识
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时候,让孩子们认识到孝道的真谛,传播孝道的精神,不仅能让孩子们体会到父母的艰辛,更能体会到父母师长对自己的关爱,更能帮助他们学会感恩。
老师们可以组织孩子们积极地去参观了解、甚至是实践一下他们父母的工作,让他们成为“职业人员”,让他们了解到父辈的辛苦不易,了解父辈身上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让他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向同学们播放一些历史名人的“孝道”故事,使孩子们在了解、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孝义,形成尊师重道、感恩父母的思想意识。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信义”,树立学生信守承诺的风气
诚信是一个人的根本,一个人的品行好,不但可以让他身边的人安心,而且别人也愿意给他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选择。所以,在初级教育中,我们要从各方面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使其在初级阶段就能树立诚信观念,学会以诚待人,为今后的工作和社会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对一个以“诚实”为主题的实例进行详细的剖析,然后把它变成一个具体的表演脚本,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诚实的认识,培养他们遵守诺言的良好习惯。通过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诚信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诚信意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比如,老师会带着学生到孤儿院里走走,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帮助一个孩子达成一个心愿,让他们感觉到被信任、被需要,从而为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谦逊”,懂得对事物保持敬畏之心
中国传统文化重“中庸”,把它放到现代社会,就是“知敬畏、知礼”的一种文明心态。现在的小学生,由于家庭的原因,大多都是“小公主”“小皇帝”,他们的生活条件和“唯我独尊”的心理,让他们认为自己是最好的,也是最优秀的。这样的心理会让学生在获得一定的成绩时,变得目中无人,骄傲自满,当人生处于低潮时,就会把所有的过错都归咎于他人,觉得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也不是因为自己的能力,而是因为一些“意外”,时间一长,就会埋怨自己,慢慢地形成一套错误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老师可以运用多种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他们同阶段学生所取得的成就,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从而形成谦卑、敬畏的心态。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接触到优秀的文化研究成果传承者,听取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从而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不能“目光短浅”,激励他们奋发图强,促使自己进步,得到更大的发展。
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引进到小学中高年级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是提升小学德育质量的关键,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道德教育之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中华传统文化,养成良好的“三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学会生活的技能,从而确保德育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李志勤.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德育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探究[J].文渊(高中版),2019.
[2]黎惠霞.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文理导航,2018(3):1.
[3]孟芳,孟令梅.小学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