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基于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创新课堂教学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本文以“钠与水反应”为例进行探究学习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在实验过程中综合培养学生生活中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化学学科的科学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关键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钠与水的反应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6年9月14日正式出炉。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这五个维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我们以化学课堂教学为立足点,着力发展高中生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从而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更多地争取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是培育和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钠与水反应》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是历年高考的热点。也是高中阶段较有趣的实验之一。本文以“钠与水反应”的课堂教学为例进行探究学习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一、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性质,培养学生善于独立思考的能力

课堂上,我们首先播放“滴水生火”以及高压钠灯的相关视频文件,能够充分地吸引学生快速的进入课堂,引起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滴水就可以生火,平常不是只要跟水接触火就会灭的吗?让学生有一个认知上的冲突,进而去思考钠具有哪些性质?也引导了学生充分认识,我们必须要首先对物质的性质有足够的认识掌握,才能够更好地根据物质的性质去想到它的用途(视频中的高压钠灯等用途)。

二、根据课本进行实验探究,演示,进而让学生去推理出结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这个实验是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几滴酚酞,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观察实验现象。实验前教师应该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金属钠的位置、钠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形状变化情况、怎样去运动的、有没有发生反应,会不会发出声音、溶液的颜色怎样变化等。学生根据实验填写表格:

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实验,带着问题去思考,根据已学知识进行知识的推理,得出结论。正是体现了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三、学生根据所学,进行设计实验,来培养自己的思维创新意识

全班68个人,分为8个小组,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查阅资料,交流讨论,选出代表进行演示本小组的成果,这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演示教师实验成果:

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该装置可以作为多种气体的反应器,集气体产生与气体性质检验于一体,操作相对简便。经过小组内的讨论以及反复实验验证,发现该装置操作便捷。实验选用塑料瓶盖并用胶管连接玻璃管,以实现装置的一体化,使取材更加生活化,用棉花团来盛接反应固体,并且用医用针头来取代一些文献中的玻璃尖嘴,一方面可以防止玻璃尖嘴受热不均而爆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取材更生活化。

该装置同样可以应用于多种气体的反应与性质检验,如:铁与稀硫酸反应,锌粒与盐酸的反应,大理石块与盐酸的反应并制作简易灭火器等,用于块状固体与液体制气体的反应。

(一)装置简介

(二)实验过程(以钠与水反应为例)

1.实验仪器与药品:

(1)仪器:矿泉水瓶、玻璃管、带导管的橡胶塞、橡胶管和止水夹、医用针头、小刀、镊子、棉花团。

(2)药品:钠、酚酞、蒸馏水。

2.实验操作:

(1)检查气密性

组装好装置,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管并挤压塑料瓶,若水不进入玻璃管则证明不漏气。

(2)反应

在塑料瓶中装入约五分之四的蒸馏水并滴加酚酞,摇匀后盖上套有玻璃管的塑料瓶盖,用镊子将一小团棉花至玻璃管的中上端,取一小块稍小于绿豆大小的钠投入玻璃管中的棉花团上,将橡胶塞塞进玻璃管上端,搭建好整个装置。接着打开止水夹,挤压塑料瓶,使其中的水接触玻璃管中的钠块,关闭止水夹,待反应完全。

(3)检验气体

打开止水夹,同时轻轻挤压塑料瓶使气体从针头放出,并点燃气体。

3.实验现象:

针头处的气体被点燃,塑料瓶中的液体变红。

4.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前要保证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投料前要保证玻璃管上端的干燥。

(3)塑料瓶中加入水的量大约为五分之四,不宜过多或过少,以防止气压过大而爆炸或气体生成的量不足以点燃。实验取用的钠块大小应适中,以免生成的气体过多或不足影响实验结果。

(4)点燃气体时,针头不应对着有人的方向。

(5)打开止水夹,挤压塑料瓶检验气体时应及时点燃气体,防止气体跑掉。

这个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动手操作能力。而通过对实验的创新,使其更具“生活味”。学生能够将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绿色环保。小组合作探究方式进行,能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实验中,突出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主体性;学生要设计出更好的实验,课外会自主动手查阅相关钠与水方面的相关资料,讨论探索创新,在讨论设计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化学应用习惯。体现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是一种能使学生主动获取化学知识、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教学策略,培养了学生思维创新的化学核心素养。

四、引导学生学会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学以致用

将考试中常出现的考点拿出来,改成生活常识题:如大量金属钠引起火灾的时候,消防员能不能用水来灭火?这样做会导致什么后果?学生根据所学进行回答,将知识得以巩固。这样子即学到了知识,还增强了安全意思,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本文对《钠与水反应》这堂课的教学进行了创新,通过创设情境引思考,根据性质学推理,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课外查阅资料进行实验设计等等过程,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一步步地发展学生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吴星.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建构视角[J].化学教育,2017(2).

[2]余文森.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及其培育[J].今日教育,2016(3):11-14.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征询意见稿)[J]2016.

[4]杨玉琴,王祖浩.教学情境的本真意蕴一一基于化学课堂教学案例的分析与思考[J].化学教育,2011(10):30-33.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