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领跑战术策略做进一步的研究,分析领跑战术在四种不同的队伍编排下对成绩的影响。找出最合理的一种领跑队伍编排方法并作出训练方法建议,为800、1000米训练提高成绩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领跑策略;800、1000米
引言
随着800、1000米跑作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同时作为初体育中考必考项目,如何提高800、1000米的成绩成为我们体育老师思考的问题之一。本次研究针对领跑战术作几种不同的策略,找出最合理的一种领跑队伍领跑方法,并作出训练方法建议,为800、1000米训练提高成绩提供参考借鉴。
一、研究测试与结果
本次研究本人以6个班级共281名初二年级学生为具体研究对象,针对本次的研究本人做了4次的800、1000米测试,4次测试的策略方法具体如下:
第一次测试为每一组测试队伍各安排一名领跑员,学生根据自己能力紧跟领跑员完成测试;第二次测试以第一次测试成绩为依据,教师明确落实每位同学的专属领跑员。第三次测试是在第二次测试模式基础上以男生4′21″,女生4′02″成绩作为划分线,将学生分层。在这成绩前的同学为第1组跑,此成绩后的学生第2组跑,此方法是针对第2组同学因成绩较差,可能跟不上第1组速度,造成2组同学打乱跑的节奏,影响成绩。让第2组同学在老师制定的节奏下完成测试;第四次测试是引入两个班竞争,以第二次测试模式混编跑。
以体育中考标准计算平均分作为对比参考,以下表格为4次成绩平均分对比:
研究测验均间隔3个星期进行一次,期间不进行任何针对性练习,保证学生成绩不是因为锻炼的原因提高。以28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成绩对比,把两次测试成绩差距在30秒以上的学生剔除,同时不能完全参加4次考试的学生剔除,以保证测验数据的真实性,最后得出281个实验数据,其中253个有效数据,28个无效数据,据此本人认为此次研究数据是有效的。
通过表格数据显示,第一次测试中安排一名领跑员的方式测试成绩最差,而后面三次测试落实到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固定的领跑员,测试成绩明显比第一次要高,而第二、第三次、第四次成绩相差不大,可以认为效果基本一样。以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给小组每一位学生落实专门领跑员,能够帮助提高学生成绩。
二、第二种领跑策略更有效果的原因。
针对第二种领跑策略,我称呼其为追踪目标法。为什么追踪目标法更有优势,通过几次测试观察和思考,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使学生有更明确目标。
只安排一名领跑员或者不安排领跑员,除了个别成绩较好的学生能够紧跟领跑员,大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最后跑完都不知道自己这次跑的怎么样。追踪目标法是给每个同学都安排了追赶目标,、超越目标同学或者前面多名同学,你的成绩就能够得到进步。这样一个概念在学生脑海里,使学生觉得目标更明确,更实质化。所以他在测试的时候只要盯住目标同学,超越他。
(二)追踪目标法使学生测试环境更好,更容易超越前面的同学。
一名领跑员时,有时候会出现5、6个同学为了紧跟领跑员而靠的很近,有踢脚摔倒危险;另外有些同学意识一般往往跑在第二道次上,而后面同学要赶超就必须冲第三道次超越了,这样无形中就使部分同学跑的距离增加。而追踪目标法使整个测试小组都能第一道次跑,而且即使超越基本也是在第一道次上,成绩自然要更好。
(三)追踪目标法使学生跑步节奏较为合理。
成绩最好的学生我们认为一般她就是对自己跑步的速度掌握较好,体能分配较为合理的,而追踪目标法要求学生前面不能超越,迫使他们只能按照整个队伍的速度跑,这就使得每个学生跑速基本是他自己合适的速度,体能分配就较为合理了,所以在前面400米或者600米的距离里面就不会出现因跑太快而后坚持不住的学生,整个队伍成绩就得到提高。
三、针对追踪目标法训练方法。
(一)提高学生的身体和耐力素质
任何的战术策略要成功,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实力上。提高学生的身体和耐力素质是学生取得800、1000米理想成绩的基础。
(二)让学生从心底认可追踪目标法
在刚接触此方法时,有学生不太认同此法,认为这样跑从起步阶段就落后,后面即使想追也困难,认为自己发挥会更好。面对此种情况,我们可以从理论分析,让学生先从认知上了解此方法是有理论依据的,是可行的,然后我们通过课堂测验,比较学生自己发挥和追踪目标法两种方式成绩数据来证明追踪目标法是更好的。
(三)通过有计划练习让学生习惯追踪目标法方式并解决在训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效果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起跑时学生为了跟踪目标,起跑时后面的学生直接走路,通过训练我们可以领跑的同学快速跑在队伍前列领跑,使学生在跑的过程中慢慢的找到自己的目标同学跟踪跑,这样对呼吸节奏也有一定帮助。另外在研究中比较困惑的是什么时候才能开始超越前面的领跑员呢?对于这一疑问我认为可以通过多次练习,让学生对自己和领跑员速度体能有所熟悉而自己调整,如果死板的定死只有距离终点某个距离才能开始超越,那么遇到队伍中某位同学因自身原因身体较为疲劳,发挥失常,那么当天测试成绩肯定会有所影响。
(四)要定期重新指定追踪目标
学生通过一定练习后会因为成绩进步排名有所变化,多以定期的编排队伍就有所必要。
通过本次研究,追踪目标法对800、1000米跑成绩提高是有帮助,相信通过多次训练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针对研究过程,本人也发表了一些个人意见,希望能够对训练和成绩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车新蕊. 领跑战术在体育中考1000米和800米跑中的应用[J]. 田径,2015,(11):6-7
[2]曾令方.谈中考体育男生1000米和女生800米[J].教师,2014(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