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更好地做好当前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全国各学校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开展线上教学,使得线上教学成为常规教学方式之一。各地区随着疫情的动态平衡开始复课复学,回归到常规课堂后教师面临着如何更好地过渡和衔接线上、线下教学的问题。
【关键词】线上教学;线上、线下衔接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的三年里,为了确保全国师生的生命安全,教育部提出高质量发展线上线下教育融合,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随着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师也开始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意识到线上教学新模式的价值。信息技术满足新课堂的需求,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也紧跟国内外教育的发展方向,如何在授课方式切换期间更好地做好衔接是一线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线上、线下教学衔接的难题
(一)教学进度
开新课or从头来。2022年步入疫情的第三个年头,全国各地的疫情依旧严峻,今年上半年北京、陕西、广东、上海、重庆等多地疫情严重,面对困难各学校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面对各地不同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完善过渡方案,努力做好线上、线下教学的有序转换。
在今年疫情严峻阶段,本校展开钉钉网络直播教学。复学后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网课期间的学习,学校进行了一次网课摸底测试,通过测试结果教师可以更好的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通过学生的测试,教师总结学生易错、不懂的薄弱点,结合单元为背景,整合单元重难点再次授课讲解。但再次授课讲解不是对网课的否定和“从头再来”,而是把同一课时或相近话题的两个课时相结合讲授。课程的内容也会根据学生难懂、易错的点进行讲解---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其次,教师在二次备课时要兼顾线上出现的问题和线下解难点的技巧,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层次有划分、有侧重地教授课程,在保障大多数同学学习的同时实现提优。
(二)教学形式
走老路or 争创新。线上教学虽已不是新名词,但在疫情前网课的普及度还不是很广。疫情激发了在线教育的活力,推动了管理方式、授课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的变革。线上教育是对一线教师的挑战更是重新学习的机会,促进教育教学形态和学校组织形态的创新。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让英语教学更智能化。英语教材配套的数字学习资料可以丰富教学资源,这些新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教师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实时性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学生在网课期间的学习效果并非是零掌握。
学生经历线上智能课堂后对正常线下的教学形式会不会感到无趣呢?面对上课方式的切换,学生需要时间适应,老师需要做好准备。教学内容深度化,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目标长远化,使线下课堂更有活力。让学生在多变的环境下能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三)教学内容
炒冷饭or 重精细。学校恢复线下教学后,要保证教学进度。教师为了确保整体教学进度不影响,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据学生水平的参差,对线上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和提取,保证教学内容不重复、不遗漏、不添加负担。我们把教学内容分为:复课后精细讲解和运用中加深拓宽。复课后精细讲解的教学内容是线上较难实施的部分,如:口语交际、概括复述、团队合作、文章品鉴等。对于知识点衔接不紧密的部分可以通过课堂环节紧凑、相扣,课堂内容整理提取的方式解决。
二、衔接教学过程中的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社会至今还有很大的影响,面对疫情,人类更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在教学方式发生改变时,如何很好的衔接教学工作,是每位教师都需做好的工作。在工作时应当注以下三点:
(一)疫情复学不放松
疫情稳定后的复学应当结合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合理的安排教学工作。疫情期间,疫情防控统一部署,学校以社会安全和师生生命安全为主,制定完善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明确防疫工作的组织管理、具体措施、应急对策,落实防疫物资贮备、加强人员防疫意识。在满足学校常态化防疫工作的基础之上再求教育教学。
(二)学生身心齐健康
校园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提升抗议正能量。教师除了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外,更要留意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积极心态对身体和防疫都十分重要,如果发现学生心理状态异样,还需及时与家长、心理老师交流沟通,一起做好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
复学后要在校园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可以组织开展主题班会、年级集会、升旗仪式讲话,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和正常量。
(三)静待花开需耐心
学生在居家线上学习中缺乏家长和老师的监管,每个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存在差异,,复学后的学习也会有差距。对此,教师应该遵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网课期间留意孩子状态,及时与孩子沟通。复学前,教师把握学情,区分学生的不同学习层次,有针对性的制定班级教学计划,优化教学进度和教学组织方式。疫情稳定后教学时间紧张、教学进度紧凑,需要教师在保质保量的同时不忘“双减”政策的落实,为学生设计有趣、有梯度、有思考性的题目,在追求教学成绩的同时减轻学生学业压力。
在全民抗“疫”中,每个人都是“战士”。对教育一线的教师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契机。一次教师学习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机会;一次学生转变传统学习方式、提升素养的机会。英语教学智能化,改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同时启示我们,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应作为时代领路人,用新理念、新方式探索教育的多样性,促进教学效益的提升和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俞桦.关于信息技术环境下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12):104.
[2]王燕芳.浅析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J].
[3]张晓冰.线上教学的反思与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20.
[4]应桦.对疫情结束后如何做好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衔接的几点建议[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