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乐是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方式,而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节奏不仅展现在音乐中,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训练有素的节奏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音乐的节奏种类是丰富多样的,其构成也是千变万化。在音乐教学中加入节奏训练活动,不仅提高了课堂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乐感与乐理知识,培养初中生们的节奏感。因此本文就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浅要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节奏训练;初中音乐;人音版
引言
节奏决定着整个音乐的起伏,对于音乐的情感表达有着重要意义,每一个音符的使用都决定着节奏的不同特色。节奏作为音乐的基础要素之一,节奏感的训练有助于音乐知识的学习。在中学音乐教学课程中,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却是学生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是让中学生们提高音乐素养,切不可把目光只投注到升学考试的相关学科中。音乐的基本三要素:节奏、和声、旋律。而节奏是最早产生的音乐要素,有人称之为音乐的灵魂,所以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音乐教师应,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们的节奏感,提升学生们的音乐底蕴及音乐基础素养。
一、现阶段初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初中生对音乐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提倡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已经多年,但是学生家长还是没有认真的意识到其中的严重性。尤其初中家长们,为了孩子们的升学考试费尽心思,却忽视了孩子们德育、美育的培养。受这种因素的影响,初中学生也就不重视对待音乐、美术等学科的知识学习,消极对待这类科目的教学课堂。本来作为青少年,初中学生们正常来说会对周围事物饱含好奇心理,也很容易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产生兴趣。但是因为周围环境的影响,孩子们就会产生“音乐课不重要”的消极态度,导致初中音乐的课堂教学推行艰难,教学效果较差。当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就会让情况愈演愈烈,背离了音乐教学的初衷。与此同时学校等有关方面也缺乏对于学生的宣传以及教育工作,不能够让学生体会到音乐学科的美感,也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从整体上看学校以及老师方面的高度重视,对于提升学生音乐能力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监督以及管理工作,改变部分学校以及音乐教师的错误认识,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基本依据,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被学生成长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做好准备。
(二)初中音乐教师教育教学方法过于陈旧
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是近几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工作重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让初中生们对音乐教学课堂产生学习兴趣,是初中音乐教师们首要考虑的工作。初中音乐教师要摒除传统枯燥单一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学理念要创新,教学方式也要创新。运用互联网+新媒体教学模式,通过形式多变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们营造轻松、富有创意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初中音乐教师们也要精益求精,不断增强自我学习能力与教学能力,汲取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切实将教学质量提升上来,实现初中音乐教学的终极目标。根据相关机构的调查研究显示,教学方法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广大初中音乐教师,应当充分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年龄特点,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进一步培养学生音乐学和核心素养,为学生成长,为高素质的音乐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应用
(一)通过肢体语言进行音乐节奏训练
节奏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以身体奏乐,并把音乐移置于躯体之中”,所以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可以将肢体语言带入,提升初中生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音乐教师通过夸张并放大肢体动作的方式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肢体语言永远比课本上的书面文字来的更为直观生动,通过肢体语言可以很清晰的展示音乐节奏的强弱变化、音调的抑扬顿挫。拍手、跺脚,这些简简单单的肢体动作,将节拍的特性无限放大,同时也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与此同时初中音乐教师,在业余时间应当积极练习舞蹈动作,以便在正式教学时能够向学生展示肢体语言。初中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网络平台,积极学习相关动作要领,通过自身的肢体动作,在一定程度上展示音乐的美感。在这一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师也可以邀请学生积极参与,共同完成相关动作的展示。通过有关动作展示,学生将进一步了解自身在音乐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也能够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了解音乐知识的深刻内涵,对于全面提升音乐能力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此外在初中音乐教师运用肢体展示音乐知识的过程中,也可以邀请学生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合理质疑精神以及独立思考能力。
(二)让学生倾听自然的声音,激发学生的音乐激情
音乐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人类的声音、语言也具有丰富的节奏特点。可以通过声音的节奏来进行初中生们的节奏训练。口技其实就属于节奏感表现的一种特有形式,通过口腔内部的一些处理产生共鸣,从而使声音丰富多样。同时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大自然是一个丰富的宝藏,所有的一切都可从大自然中循迹。很多音乐更是受自然界声音的启发,创造出富有节奏感、生命力的艺术作品。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的节奏训练中,音乐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自然声音引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们学会发现大自然的美妙节奏与声音。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先进的网络技术走进人们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工作方式。将先进的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中,能够全面提升音乐教学效果。在聆听自然声音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搜索大量音频文件,并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播放。先进的网络技术将最大程度还原大自然的声音,学生在聆听这些声音的过程中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不断提升学习兴趣,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音乐教学工作事半功倍。初中学校有关方面也应当给予音乐教师大力支持,投入相关资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及时更换教学设备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采用合适的乐器对学生进行教学
乐器是演唱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离不开乐器伴奏的,乐器在课堂上的使用不仅可以更好地实现节奏训练和音乐教学。节奏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持之以恒,是需要反复练习,经常运用,不断加强巩固的过程。只有多种模式融合贯通的教学,同时培养他们的节奏感、美感,才会使学生们更容易接受并学习到相关音乐知识,提升学生鉴赏能力,增强初中生们的音乐素养。通过音乐节奏的训练,能够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和乐感,同时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真正实现寓教于乐,提升初中音乐教学效率。在选择乐器的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师应当做好调查工作,利用业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以及沟通,充分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具体喜好,根据学生的喜好来选择相应的乐器进行音乐教学,以达到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的最终目的。与此同时初中音乐教师也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模式,将喜好同一种乐器的学生分成一组,在分组完毕之后对学生进行相应训练。分组教学模式将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能够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的基本能力,让学生在提升音乐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培养自身综合素质。
结语
节奏训练作为初中音乐教学环节中的一个基本训练,需要初中音乐教师团队的共同努力,仅靠个人是无法实现节奏训练的教学目标的。培养初中生们良好的节奏感、乐感,使其学会节奏分析,对他们的音乐知识能力提升是非常重要与必要的。音乐教师要做到用知识和创新理念丰富提升自我。复杂的音乐教学,不是仅仅教会学生具体有几种节奏型,重要的是教会初中生们的音乐分析能力,让他们能应用自如,并在未来的某一天,运用相关知识推动现代音乐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这才不违背音乐教学的初衷与素质教育的初心。
参考文献:
[1]李瑶.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神州,2020(25):167.
[2]曹静.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读书文摘,2018(27):97.
[3]潘加才.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9(1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