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应该从教材内容出发,结合具体的学情,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和对比,在总结中形成适合每一位学生的作业设计思路和方法。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要按照作业设计的原则,不断挖掘作业的潜质,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作业设计;解决问题;小学数学
“双减”背景下,有关作业设计的思考与实践在各个地区、各个学校和各个科组之间刮起了一阵东风。一直以来,我们习以为常的作业忽然间成为了一个非常值得让人深思和研究的热门课题。实际上,作业之于学生,不过是家常便饭,作业之于教师,不过是备、批、改、辅的教学常规任务之一。从头开始研究作业,站在一个崭新的角度,或许会有“意外”的收获。下面以五年级下册《运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解决问题》为例,对作业设计进行一定的探索和思考。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概念较多并且非常抽象,如果脱离生活实际,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抽象的数学概念,为什么要学习这些概念,学习了这些概念有什么用处,必然是困惑学生的主要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久而久之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必然会大打折扣。为提高作业的实效,本节课的课外作业设计应该注重从生活实际出发,建立起抽象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纽带”,帮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内化知识。
一、基于学情,精彩分层
如同二年级小学生所学习的课文《画杨桃》所提到的道理:角度不同,所看到的事物结果也不同。对于一份作业的评价,应该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适合学生的、对学生有帮助的,才能称得上是一份“优秀”的作业设计。
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要充分分析班级的学情,评估班级里面在各个层次的学生人数。在纵向分析的基础上,还得进行横向的分析评估,了解并清楚各个层次的学生特点。例如,对于应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解决问题的作业,应该多设计求最大公因数的计算基础题,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设置上,尽量设计与例题背景相似、难度相当甚至是难度更低的问题,如把基础计算作业从“用你喜欢的方法求出24和36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调整成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并给出相应的格式。在增加计算基础题量的同时,减少解决难度较大的解决问题的题量,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保证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巩固。给中下生指明方向,并且按照“小步子”的原则,保证他们在作业的过程中有所得、有所获。
二、突出关联,精彩建构
作业设计的质量,除了要基于学情,还依赖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因此,对于某一节内容、甚至某个单元的作业设计,应该要考虑知识的前后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教材、教学内容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要求教师对某个知识点、某个单元、甚至某个学段的知识结构做到心中有数,全面把握,才能全程把控。
实际上,对于应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解决问题的作业,在设计的时候教师应该要清楚在这个知识之后,还会有运用公倍数、最小公倍数解决问题的内容教学,而且问题的背景相似。那么,在作业设计的时候,应该要做好铺垫,把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作为重点的考虑,对题目做出相应的改编等,让学生通过对比,进一步区分和理解相关的方法和概念。
三、丰富类型,精彩绽放
让学生对学习有兴趣、避免对作业“反感”,教师对于作业的形式和类型则应该进行精心的设计和思考,要丰富作业的类型,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力。因此,除了一般的书面作业,应该适当的设计口头作业、动手操作作业、综合实践作业等,让不同层次、不同能力、不同性格的学生有完成作业的信心,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自信心,获得快乐的体验。
对于运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解决问题,为避免学生觉得学习枯燥,除了布置一般的书面作业以外,还布置了“解题小能手!”的口头作业。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知识点、一个题目进行分享,通过图片、录音或者视频的方式,发表自己对题目的见解。如在对例题进行口头分析时,有学生就提到:(1)长方形的长÷小正方形的边长=整数,小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的长的因数;(2)长方形的宽÷小正方形的边长=整数,小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的宽的因数;(3)小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公因数;(4)解决此问题要运用公因数的知识。
在对题目进行分析和讲解,把想法分享给全班同学,实施这样的口头作业后,可发现优生对拓展提升题进行分享时,对自己的思路进行了全面的梳理,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而面对“小老师”的讲解,中等生也听得异常认真,兴趣高涨;即便是后进生,他们也跃跃欲试,尝试自己也选择相关的题目进行讲解,特别当发现自己的讲解能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的时候,顿时自信地绽放笑容。
结语
作业是任务,但是作业不是负担!由心出发,深入挖掘,不断探索,我们发现一个小的作业任务的设计,却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机会,给学生创造一个舞台,让不同的学生可以展示自己,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认可”作业!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10).
[2]陈春芳.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可视化路径”的实践与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8).
[3]吴存明.小学数学教学问题与对策[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