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业是课堂的延伸和继续,是学生学习内容的巩固和反馈的重要手段。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小学低年级数学多样化作业设计内容成为目前最为重要的教学任务,设计时要注重趣味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层次性,要利用作业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多样化;作业设计;策略
“双减”政策背景下我们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作业、管理作业,才能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广大小学数学老师教学研究的重点。小学低年级如何能做到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而保证“质”不变?笔者想一定要改变目前传统的作业形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设计新型作业,使作业更具科学性、趣味性,以切实减轻低年级学生的课业负担,达到增质提效。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全面了解与掌握数学作业的设计原则,并以此为方向,制订科学的小学数学低年级作业设计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基于良好的学习体验真正获得知识。在不断丰富学生知识层次的基础上,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数学核心素养。
一、设计趣味性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兴趣
低年级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新的兴趣。设计新颖的且富有童趣的数学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学习的热情者和主动者。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知识,设计趣味性的数学游戏作业,因为游戏是儿童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将蕴涵所学的知识于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边玩边学,这便是学生最喜欢的数学作业。如教学完“乘法口诀”后,可以设计“对口令”的游戏,让学生与学生玩,学生与教师玩。再如教学《可能性》这一课后,可以设计“猜球”“猜硬币”等游戏作业,课后学生相互之间玩一玩。课堂上可以组织开火车、夺红旗游戏进行计算练习,还可以利用希沃制作小游戏课件等游戏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家庭作业可以设计数独、数字对对碰游戏等数学亲子游戏。例如在二年级学完了加、减、乘、除运算后布置巧算24点游戏作业,给家长与孩子创造沟通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玩中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及数感。
二、设计实践性的作业,回归数学的本质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因此,教师要设计实践性的数学作业,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一年级学习了分类的知识后,布置孩子运用分类的方法整理自己房间的作业,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二年级学习了人民币的知识后,布置孩子买东西付钱的作业,在亲身实践体验中学会人民币的相关知识。
再如一年级学生学习了“比多少”的知识后,布置体验式作业:用3个杯子装入同样多的水,然后分别放入1,2,3块方糖,再猜猜哪杯水最甜,学生通过实践,发现有3块糖的那杯水最甜。在亲身体验活动后,学生不仅明白了水一样多,糖越多就越甜的道理,而且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增强了对数学学习的情感。教师常布置这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实践性作业,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让所学的知识得到应用拓展与延伸。
三、设计探究性作业,发展思维的空间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为中心,引导学生会思考,善思考,巧思考,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二年级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后,可以布置“拼奥运火柴人”的作业,让学生用30根火柴拼一拼参加奥运会举重项目和射箭项目的火柴人,看看分别可以制作几个火柴人?还剩几根?填写探究活动记录单,并观察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这样的探究性作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训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问题的探索者,这样完成的作业印象深刻且效果更好。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发展了空间观念,并为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起到了更好的铺垫及桥梁作用,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设计开放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开放性”问题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难点,必须在日常的学习中反复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形成技能。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在“多种解法”或“多种答案”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留给学生创新、发现的余地,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广泛获取数学信息,拓宽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解题策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教师要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合理、恰当、巧妙、灵活地设计一些开放性作业,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求“新”、求“全”、求“活”的调控,让学生发散思维,敢于标新立异,提出各种问题,大胆创新,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创新者。例如在春游中的数学问题:同学们要到动物园,动物园的票价是:成人每人10元:儿童每人5元;10人团体每人6元。我们班有50位同学和3位老师,如果都去参观,你能算一算怎样买票比较合算吗?这项作业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它要求学生应用分析的方法将几种不同的买票方案进行比较,得出合理的结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设计层次性作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我们要正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注重以生为本,给学生充分的作业自主权,多设计些有层次性、弹性的作业,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完成作业。在设计基本题的基础上增加提高题、拓展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多去探究,充分发挥水平,必要时基本题优生可选择做与不做,还给学生玩的时间。对于新知掌握不够牢固的学困生,可以给他们一些特殊的“权力与待遇”,让他们少做些作业,也可适当降低作业的难度。与其让这部分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产生厌烦情绪,失去作业兴趣,,还不如让这部分学生自主选择作业,保住作业的兴趣,使他们也有机会体验作业带来的成功与喜悦。例如:在二年级学习完“时、分、秒”后,我就设计了一道三星级的数学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这样“自助餐”式的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给学生作业的“弹性权”,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和发展。
★王师傅每分钟做6个零件,5分钟做了多少个零件?
★★妈妈从家到单位要用40分钟,8:00上班,她最迟在什么时候就要从家里出发?
★★★小华从1楼走到3楼要用14秒,照这样计算,那么他从1楼走到4楼要用多少秒?
这样的层次性作业使每位学生都能“吃得了、吃得饱”,避免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有利于发挥学生自身的潜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利于教师分层指导和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辅导,为学生搭建思维支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完成作业获得进步与成长。
六、设计数学绘画作业,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儿童的思维世界是靠形象颜色声音来勾勒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进行作业,强化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有趣的数学故事用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以及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例如:在二年级学习了乘法后,笔者布置了让学生在研学旅行时寻找身边的乘法问题,并画下来。再如学生学完了认识生活中的大数后,笔者布置学生把过年收到的利是钱画一画,统计自己一共有多少利是钱?布置这样的数学绘画作业学生很有兴趣完成,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能将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总之,学生作业是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效果好坏。在教学中教师要落实新课程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逐步实现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方式的多样化。让更多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形式,设计小学低年级数学多样化的作业,让学生与趣味数学游戏相伴,与数学活动携手, 与生活融合,与挑战相约,让孩子在作业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变厌学为乐学。
参考文献:
[1]李烜.浅谈低年级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多样化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20(41).
[2]刘晓春.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难题与应对策略探究[J].求知导刊,2016(19):85.
[3]徐进.小学数学低年级阶段作业设计原则与方法浅谈[J]考试周刊,2020(8):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