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让童话故事激活小学低段数学课堂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兴趣”是求知的最高境界,要达到这个境界,首先要让其学习成为一种乐事。针对低年级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及注意力不能长期集中的年龄特征,在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入童话故事,可以有效地避免枯燥乏味等一些问题,更能在教学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关键词】童话故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力培养

“好学、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想要到这个境界,第一就要使学习成为一种“乐事”,就是爱学。规范性、抽象性、逻辑性这些都是数学学科的特点,平时的课堂略显乏味、枯燥,童话故事则生动有趣,对低段的学生来说,有着天然的吸引力。故,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引入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将数学知识与童话故事相结合,让枯燥的教学更能吸引学生,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感受文字符号的快乐。本文我们就谈谈如何将童话故事引入低年级的数学课堂,让它有着画龙点睛、抛砖引玉的作用进而优化课堂教学。

一、借助童话故事引入新课,创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气氛

想要创造“高效课堂”,那就要在课堂导入部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能够使学生用他们最主动最积极的状态投入到课堂中来。我们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结合着低段孩子的认知特点以及心里特性,再从数学知识点本身出发,将抽象的知识点变成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出现,那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能够保证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案例一:在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材中第七单元《年、月、日》这一课,蕴含着数学集合的思想,同时抽象性非常强,很多老师说他是这学期的教学难点之一,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就结合三年级孩子的学习特点创编了一个“年月日小故事”这样一个童话故事,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师:有一天,时间打算到人间一趟,希望用他的神力为人类创造奇迹,创造辉煌,让世上所有的人都认识他。(低段的学生更喜欢这种小故事,一下子被这个小故事吸引了,孩子们更能全神贯注的听下去。)

师:刚来到人间他就发现人们对一天的时间已经非常的了解了,并有自己的计量方法,可是这样的时间也不能只按天来记录啊,于是时间就创造出了四季,进而创造出了“年、月、日”。

师:孩子们,想一想今天是哪年几月几日啊?

生:……

师:那“年、月、日”又是怎么来的呢?有没有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着本次的主人公“时间”一起来探索“年、月、日”。

利用这样的一个童话故事来引入新课,孩子们被故事情节吸引,具有非常高的兴趣想要知道之后的内容,想要一起来探究“年、月、日”,童话故事点燃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利用童话故事,让学生在充分的尝试探究中进行高效学习

在我们的具体教学过程中,一些算理课、复习课,通常这一类的课的内容比较分散且数量较多。所以在授课的过程里,要适当的将低段孩子感兴趣的童话故事穿插进入课堂中来,不仅可以将枯燥的知识点变得生动有趣,同时还能让孩子在课上保持持久的注意力,在生动有趣的课堂上掌握课堂上的知识点进而还能提升其数学素养。

案例二:我们在二年级下学期学习千以内退位减法中,对这节课中的连续退位使学生很不容易掌握的一个难点,学生时常会出现错误,讲解起来非常的单调乏味。我再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讲童话故事试着引入这节课,有效地解决了这一个大难题。

师:从前有一天,兄弟四个人一起去商场购物,这四个人分别是老四“个”、老三“十”、老二“百”、老大“千”。

师:来到市场后,老三“个”看上了一个9元钱的扇子,老三“十”看上了一个价值50元的帽子,而老三“百”则看上了一台价值700元的洗衣机,当他们挑好自己的东西要去收银台付款的时候发现自己身上都没带钱,该怎么办呢?就在这时老大“千”走了过来说:“我这里刚好有1000元,你们拿去付钱吧!”孩子们我们看,这不就是我们黑板上面的1000减去759的意思吗?

生:是的。

师:但是这三个人买的东西该怎样去付款呢?老大“千”先得从1000元钱里面拿出800元钱给老二,老二除了要付自己的700元钱的洗衣机外,,还剩下的100元钱,把剩下的100元给老三,老三“十”用这100元钱付了自己的帽子50元钱,还剩下的50元钱于是又从50元钱里拿出10元钱交给了老四“个”,老四“个”用这10元钱付了自己扇子的10元手里最后剩下了1元,这兄弟四人手中剩下的钱正好是1000减去759的结果吗?(学生在思考于交流中捋清他们的关系进而达到“恍然大悟”的效果)

我们通过这样的童话故事把枯燥且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利用一个小故事串联起来,使学生在这样一个童话故事的背景下,令学生轻松融入该故事的情节之中,进而捋清关系,突破难点,学生也会全力以赴,积极地解决问题,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借助童话故事过度,进而“画龙点睛”巩固新知

数学老师一般不难体会到,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复习课、练习课是每一个学期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以上这两种类型的课程中适当的引入童话故事,进而改变了传统的一成不变以及题海战术,让孩子在数学的课堂上也能充满欢声笑语,在积极地兴趣下将相关知识顺理成章的掌握,达到及培养了能力有培养了兴趣。

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不仅能够有效的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同时也能让孩子带入故事的情境里面,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体验,这样的情景也可让学生“化抽象为具体”,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故事中的数学信息更加容易被孩子所理解。

例如:我们在学习《一米有多长》这节课的时候,有厘米与米不同单位的转化、比较。

师:聪明的小侦探们,你们今天的表现实在是太优秀了!那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怎么样?(学生认真听讲)很久很久以前,那是刚出现数字,数字宝宝1与数字宝宝99也是一对关系十分要好的好朋友,有一天数字宝宝1非常的伤心,他对数字宝宝99说:“99比我大了好多好多,而我自己却只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1。”过了几天,数字宝宝1在路上遇见了长度单位“米”,于是,米就问他:“你为什么闷闷不乐的啊?”数字宝宝1就把他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米,聪明的米转了转眼睛想了想说:“别伤心啦,我来帮助你。”过了一会,米找来了自己的好朋友厘米一起过来帮忙,他让1走到了米的旁边,同时让99走到厘米旁边,这时米又对1说:“你在看看,现在你和99谁大啊”咦?同学们现在1和99谁大呢?为什么呢?

生:现在是1米大,因为先转化单位1米等于100厘米,在比较100大于99,多以一米大。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厉害,看来数字宝宝与不同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进行组合之后,比较长度大小的结果也会随之出现较大的不同。那接下来这几组长度的比较,你能不能快速判断出他们的大小呢?(学生逐一完成比较,说明判断方法)

师:刚才我们通过这几个题目的练习,哪位善于思考的孩子想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呢?在完成这种题目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首先要看清楚比较两数后面的单位是否相同,如果不相同,先将单位统一在进行比较。

以上的教学案例中,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的认识厘米与米之间的俩系,学会不同单位比较时转换单位进行比较。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长度进行单纯的比较时,课堂上很容易出现单调且枯燥的现象。学生无论是注意力还是积极性上都不是很高。因此我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故而把99厘米与1米之间的比较设计成一个小童话故事,利用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进而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与积极性,让学生自然的体会到进行长度比较的时候,要先看单位是否统一,若单位不同先转换单位后在进行比较。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童话故事来进行抛砖引玉,激发孩子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可以更好地学习数学;利用童话故事,将分散、枯燥、零碎的知识点将其串联成一个整体,让学生充分的尝试探究中进行高效学习;借助童话故事过度,进而“画龙点睛”巩固新知,挖掘学生对学习探究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总而言之老师要善于利用童话故事,将课堂“激活”,让学生学得轻松,学的有趣“爱上数学”。

参考文献:

[1]康宝琴.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08(16).

[2]孔企平.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决策[J].湖南教育,2004(24).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