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班主任在管理时一定要运用恰当且合理的手段和方法。俗话说,教育要以人为本,如果能在平时多多了解学生的想法,关心他们的心理状态,适当予以鼓励和支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使其产生强烈的意志力,对于他们的日常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还要时刻考虑到学生个体,尊重他们各个方面的差异,实行分层管理,以科学合理的手段来培养学生,尽可能让他们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收获成长。本文首先阐述现阶段初中教师在管理学生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接着探讨如何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学生实施有效管理。
【关键词】以人为本;班主任;初中管理
引言
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管理学生时也要渗透人性化理念,主要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制定的教学目标要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为前提,课堂内容设计也要以满足学生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同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升自身的素养和专业水平。班主任是学生在校期间的监护人,有责任有义务去干预和指导学生在校的日常生活,不单单包括学习,还有其它方面,管理工作的好坏会影响学生课上和课后的体验,因此,班主任一定要肩负起管理学生的重担,积极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分析
管理工作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方法。当前,绝大多数班主任管理工作低效,关键是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而且也不够了解自己的学生。首先,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班主任在讲课时仍然沿用以往的模式,即教师在前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课堂主体依然是教师,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观点和个性化得不到展示,思维发展受到严重限制,极大降低了教学效率,教师讲课时的姿态过于官方,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因此会带给学生强烈的距离感,课上无法勇敢提出问题求助教师答疑解惑,下课之后也很难与教师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态度,不利于学科的学习。而且一些班主任下课之后便随即离开教室,与学生的沟通时间较少,彼此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疏远,这样很难了解学生各方面的真实情况,也无法根据学生的需求和习惯来调整管理办法,管理工作不到位,无法切实发挥作为班主任的基本职能。
二、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初中班主任管理学生的方法
(一)尊重时代变化,拉进师生关系
年长的教师一般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代沟,主要原因在于二者的年龄差较大,生活的时代不同,成长的环境不同,这些都会对管理工作造成阻碍。因此,班主任们必须学会放低姿态,试着了解和学习初中阶段学生之间流行的观念和知识,这样能跟学生具备更多的共同语言,也能逐渐理解他们的思想和意识形态,尊重他们喜欢的事物,这样便能在管理时站在他们的角度设身处地为他们考虑,使其感受到朋友般的关怀和善意,从而主动联系班主任,敞开心扉进行沟通。时代在进步,观念随之发生改变,知识和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跟进步,只有了解彼此的想法和做事的动机,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做到真正尊重对方,以此来干预和引导对方。不仅如此,班主任平时还要多多增长见识,提高自身的涵养,宽容并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构建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推动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总而言之,合理措辞感化学生,代替棍棒打骂式教育,更能激发他们的潜能。
(二)改善教学设计,吸引学生兴趣
传统的讲课方式过于保守和陈旧,很难引起学生上课听讲的动力,在被动的学习环境下,对于课本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统统得不到加强,单一的授课模式无法彰显人性化的价值。因而,班主任首先需要对现阶段的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比如利用现代技术来丰富讲课手段,通过图文并茂或者影像声效结合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带给学生良好的课堂体验。讲课的语气也要适当调整,让学生不再时刻保持警惕感到紧张,而是倍感轻松愉悦,在身心都获得良好感受的情景下更能激发内在潜能,产生更多灵感,学习的效率得以提升。这样一来,更方便管理学生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其次,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七八年级的学生年纪还小,认识世界接触社会的时间尚短,认知方面存在局限性,班主任在讲课时必须始终把这一点牢记于心,制定教学目标时将其作为借鉴依据,明确目标的方向要符合学生整体认知情况,还要考虑到学生个体方面的差异,可以试着将学生根据学科成绩和性格特点进行划分,让学习成绩相对突出的与水平一般或者较差的分在同一个小组,让性格开朗、课上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与性格慢热、课上安静的分在同一个小组,利用这种差异性和互补性来进行教学管理,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能让他们真正学有所成。
(三)加强家校合作,实现全面管理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现今绝大多数的家长没有承担起自身监督和引导的责任,忙于工作疏忽了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部分学生在校认真听讲、帮助同学爱护师长,在家却原形毕露,主要原因在于家长平时不闻不问,对孩子犯下的错误也不过多干涉,任由其一错再错,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家在校出现两副面孔,不利于他们正确三观的建立。因此,班主任可以平时组建一些家长会活动,对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稍作了解,同时组建一个班级群,平时多在群里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情况,一方面提高家长的管理意识,另一方面可以与家长一起商讨如何帮助学困生增加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成绩,还能帮助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增强自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大人们的共同关怀下健康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级管理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也是改善班级氛围的最佳途径。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班主任要意识到班级管理在教学中的作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提高个人专业性,将人性化作为出发点,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来组织跟领导学生,让他们获得快乐的成长环境,度过美好的初中阶段。
参考文献:
[1]杨金元.浅谈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J].亚太教育,2019(12):40.
[2]张军乾.以生为本理念下的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