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在德育量化考核管理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小学是学生各种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所以在小学班级管理当中,学校德育处应采取合理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学生良好行为规范培养需要渗透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为了更好地督促学生坚持良好行为习惯,德育处可以采取量化考核的管理模式,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评价、打分和约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主要就如何在班级量化考核管理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行探究。

【关键词】量化考核;班级管理;习惯培养

一、将学生日常行为纳入到量化考核范围内

量化考核是通过量化的分数对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考核,在小学班级量化考核管理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日常行为纳入到量化考核的范围内。日常行为会体现出学生的德育素养,在明知被考核的情况下,会让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更加关注自己的行为细节,并且在长期的坚持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被纳入到量化考核范围内的行为指标应该是可观察、可实施的。如学生在平常教学的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像是平常上学的考勤,出操、眼操、仪表仪容等情况以及日常生活中文明礼仪。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德育处应根据学校实际出台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量化考核评比细则,采取扣分制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每个月给各班进行量化打分,并及时公布分数,每月进行一次总结,为表现优异的班级颁发“流动红旗”。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如果出现了迟到或是早退的情况,每次扣1分;留长指甲,留长发、怪发每人次扣1分;出操队伍不整齐,动作不规范每人次扣0.1分,出现不文明情况根据具体情况扣除1-3分……这样明显的扣分制度,可以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哪些行为是不当的,并且在行为中避免这些问题,养成守时、自律和良好行为习惯。除此之外,各班班主任也应参考学校德育处制定的德育量化考核评比细则,再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相应的考核指标和扣分细则,如在班级卫生不显的情况,可以考核指标中,加入各个卫生指标,并且赋高分,督促学生相应习惯的养成。

二、规范实施量化考核细则

量化考核作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策略,需要落到实处,只有在规范实施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监测学生的日常行为,从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因此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学校德育处需根据学生的具体行为,进行扣分或是加分。而在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学校德育处和班主任都不可能每时每刻关注每个学生的行为。对此,在学生日常行为管理中,德育处可指导各班主任细化学校的德育量化考核评比细则,在各班级中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具体实施,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设置值日班长的职位,值日班长负责当天学生行为评分具体实施,包括考勤记录,以及每个学生的扣分细则。值日班长的发现班上同学尤为违反考核标准的时候,在学生的考核表中记录扣分情况,其中需要附上具体的扣分依据。通过值日班长的工作,可以规范实施良好考核,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教师则是可以通过相应的考核量表,了解每个学生的习惯养成情况,为教师后续的德育工作提供参考。

三、设置相应的奖惩措施

量化考核最后的分数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督促作用,让学生为了得到更好的分数而积极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是单纯的量化考核对学生的督促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在学生习惯了一个分数之后,对自己的考核分数会越来越不重视,如此难以督促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为了激发学生在量化考核中行为积极性,小学班主任应该设置相应的奖惩措施。在每个月底,学生的行为考核分数出来之后,可以给一些表现好的学生一定奖励,让学生可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可以积极避免不良行为的发生。同时也需要多一部分扣分严重的学生设置相应的惩罚项目,避免学生因为一次扣分较多出现“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在设置奖惩措施的时候,小学班主任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奖惩项目。在奖励方面,应该选择一些学生需要的奖励,如一些小学生喜欢的精美文具,甚至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他们喜欢的小特权。在惩罚措施设置的时候,小学班主任应该避免一些侵权的惩罚,而是选择一些学生在乎的惩处措施,如小学生不喜欢的打扫卫生。每个月月初的时候,教师需要结算上一个月的奖惩,并且公布下一个月的奖惩措施。有了奖惩措施的激励,可以让学生更加重视自己的行为评为,从而实现量化考核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目标。每学期末,学校德育处将对班主任进行总体评价,如达到本学期德育量化评比总分的90%,则可获得“优秀班主任”称号,并在期末绩效工资中进行奖励,以此激发班主任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配备相应的监督制度

因为在小学班级量化考核管理过程中,一些评分的细则是由大队部干部负责的,而小学生很多的行为比较随性。而且一部分学生在结算的时候,可能会对自己的扣分情况不够了解,当学生认为自己被扣分不合理的情况下,会严重打击学生参与量化考核的积极性,甚至可能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让学生做出一些偏激的行为,故意违反纪律以示抗议,如此难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班级量化考核管理当中,学校应该配备相应的监督制度,定期公示各班级学生的扣分情况,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如此可以规范大队部干部在日常评分工作,严格遵守相应的评分细则,保障量化考核的公平性。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学生也会更加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量化考核中获得更高分数,一次激励学生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结语

综上,在小学德育教育中,除了一些思想工作之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可以通过有效的量化考核,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将学生日常行为纳入到量化考核范围内,规范实施量化考核细则,设置相应的奖惩措施,配备相应的监督制度,激励学生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逐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本文系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中小学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运用德育量化考核评价手段,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课题编号:xs2019y010)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许文丽.小学高年级班级量化管理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3):2.

[2]蒙荣珍.实施量化考核提高班级管理成效[J].试题与研究:高考版,2021(25):2.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