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处在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关键期。在此时培养学生时政热点评析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分辨是非善恶意识、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教师要将时政热点评析能力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地结合,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社会视野,培养良好的自主探究学习意识,强化学生分辨是非善恶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生;时政热点;评析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祖国观、民族观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生的社会阅历浅显,分析事物能力不足。教师将时政热点评析作为课堂延伸内容培养小学生时政热点评析能力蕴含着重要的思政教育功能,通过探索小学生“爱读、会思、践行”时事新闻的研究,引领小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生活,了解国情,参与社会。充分利用生活课程资源,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帮助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思维能力,培养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提高责任意识,提升国家认同、法治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落到实处。
一、培养小学生时政热点评析能力的优势
一方面,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刷新着人类文明的高度,这意味着社会的建设、国家的发展策略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牵制与影响。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国际形态的发展现状进行有机的结合,能帮助学生另一方面,
一、关注生活,培养学生收集时政热点讯息的能力
新闻通过信息的传播,向人们呈现国家大事、反映社会现象、传播文化知识等。新闻能给学生提供生活学习的信息资源,是学生积累知识的途径之一。教师想要培养小学生时政热点评析能力就必须从引导学生主动收集时政热点讯息开始。
教师要发挥引导者的教育功能,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自尊心强,喜欢表扬心理特点,引导学生收集新闻热点内容,一是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认知水平,使他们有话可说;二是选择热点新闻,使学生有话想说;三是选择本身包含有更多评论点的新闻,让学生能有更多、更妙的话可说。如:评议疫情大考的中国,同学们感受温暖,传递温暖,学习责任与担当……选取评议的时政热点与教学内容、生活有密切联系,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以世界粮食日和爱惜粮食相关教学内容为例,首先,教师就可以先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两个问题,分别是“你知道全世界每天要处理多少垃圾吗?”“你知道这些垃圾中哪种垃圾占比最高吗?”其次,学生回答后,教师公布数据并过渡课堂,教师:“在大多数人的生活观念中,仅剩几口的米饭和蔬菜扔掉了似乎没有什么可惜,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十个人这样做百个人这样做,千万个人都这样做,浪费的粮食会是多少?而且现在还有许多人民是吃不饱穿不暖的。从刚才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餐饮垃圾的占比是极高的,这说明浪费粮食的问题一直存在,甚至愈演愈烈。”最后,教师以“探寻珍惜粮食,爱护环境的有效途径”为搜集时政热点讯息的主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整理资料。这不仅能让学生意识到浪费粮食可耻,还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劳动意识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授人以渔,培养学生分析时政热点讯息的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借助互联网搜集资料没有难度,不知该如何归纳和整理时政热点是阻碍着学生分析时政热点能力进步和提升的主要原因。教师要结合学生搜集的资料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拓宽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分析热点的方法。
教师可以结合小学学段特点,立足课堂主阵地,课内外相结合,通过导、扶、放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时政新闻。从教师示范到同伴榜样,使同学们“评之有法”,再通过小组交流,到自己独自分析,提倡自主选择评论内容和角度运用方法加以点评。引导学生探讨阅读的方法,培养爱交流、会交流的能力和坚持阅读时事新闻的习惯,提升语文素养。
三、提供平台,培养学生探讨时政热点讯息的能力
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和机会有助于学生德育品质的培养、思政能力的强化。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定课堂实践环节,为培养学生探讨时政热点讯息能力奠定基础。
以强化学生集体荣誉感相关教学内容为例,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教育意义和价值,教师:“如果一个人被埋在废墟之中,没有人去救他,那么他生还的几率是多大?如果有许多的人去寻找和救援他,他的生还概率有多大?”教师用“大家”对比“小家”让学生进行思考,自己能够为班级做哪些贡献,自己为什么要为班级做贡献。意在让学生意识到爱护班级、爱护同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每一名学生的职责与义务。其次,教师为学生播放汶川地震、疫情援助的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中国人众志成城的强大团结精神。最后,教师过渡课堂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答辩。教师:“救援者与被救援者大多是互不相识的,为什么救援者能够不顾生命危险走上救援前线呢?请大家结合‘小组成员总是不值日我该不该帮他’为题目进行思考,准备答辩。”教师还可以设计不同的新闻评议形式与表格,不断提供活动交流平台,如焦点访谈、校园播报、实话实说、辩论赛、红领巾、沙龙广播等孩子们喜爱欢的形式,创建评议交流圈,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参与,学生在师生、同伴、亲子互动中,养成探讨时事新闻的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道德情操。
结语
将教学内容与培养学生时政热点评析能力进行有机地结合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学生将对国际形势、社会建设拥有正确的认识,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站位,也能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政治立场。教师要有计划地展开教学内容,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提高学生时政热点评析能力,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融入到对时政新闻事件的了解和学习之中,这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进步、正确价值观念的塑造。
参考文献:
[1]江安平.例谈时政热点复习的多层能力培养[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0(31):1.
[2]张明林.深度学习,突破热点时政微专题复习中关键能力培养的瓶颈[J].教学考试,20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