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小学生自我价值感培养的实践策略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对于步入小学中段的学生,随着课业知识难度螺旋上升、学习方法由具象向抽象的过渡以及该阶段学生身心的发展都可能让学生的学业动机、学习情趣降低,逃学率、厌学率升高等。而这个阶段的儿童一旦没有快速建立起来良好的自我价值感,则可能难以融入集体中且出现冷漠沉默寡言、对自己自暴自弃的不当行为,笔者作为班主任对在从教过程中记录的两个典型的案例进行描述分析,对中段儿童的良好自我价值培养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自我价值感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中段学生自我评价意识开始形成,比如他们开始担心自己成绩不佳、担心自己影响集体成绩,同时学生的自我批评意识开始形成,开始能分辨同学体育能力的高低及学习态度的好坏,开始担心自己在集体活动中表现不佳,考试分数往往决定其自我评价水平,愿意听表扬,要求教师采取公平态度等等,如果教师批评不当,会产生抵触情绪。大多数从事小学教育的教师都会把这种现象称为“三年级现象”,笔者在记录和分析中得出结论:新入学儿童产生上述行为的主要原因,是该阶段儿童没有对自己形成良好的和客观的自我评价。

二、如何培养小学生自我价值感

在班级环境中,学生具有良好的自我价值感表现为乐于接受班集体、接受新知识和新的学习模式的挑战,自己也能感受到被身边的人重视和接受,从而表现得学习努力,积极参与学校和班级集体性的各项活动。这样良好的自我价值感是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班级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也乐于参与学校活动。下面笔者结合具体的案例,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我价值感。

(一)学生基本情况

B学生基本信息:学生B,男生,9岁零1个月。父母年龄为50岁以上,大儿子是脑瘫患者,休学在家。父母对这个孩子要求较高,经常批评孩子,如果孩子有不当行为,家长就十分焦虑,跟班主任投诉,期望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帮忙解决,因为孩子不听家长的言论,为了让孩子按时写完作业,妈妈经常盯着孩子写作业,满足孩子写完作业就玩手机等要求。

B学生在校行为记录:

第1~6周:开学的一个多月时间里,B的作业大多数情况都是乱写的,字体潦草,答案没有一个正确的,甚至出现过几次不写的情况,班主任找B了解情况,B认为是哥哥影响他的学习,爸爸妈妈不但不管哥哥,还过来批评自己。

第7周: B学生的妈妈向老师投诉,B 在家一点都不听话,作业也不写,甚至把作业扔到床底下。考试时稍微有点难度的题目看都不看,直接放弃。妈妈帮他收拾书包、整理房间,每天爸爸盯着大儿子不准靠近他的书房,妈妈负责看着他完成作业,但是他就是不写或者很潦草地完成。教他题目,和他讲道理,他反而对学习和生活更加消极,毫无改进,也毫无响应,家长感到对B无能为力。

第7~8周:班主任安排B作为小组长,负责收发作业,B很无助,因为他好像觉得自己很难胜任。

根据B的行为表现,同样先做出目的揭示,孩子的目的是“我不相信我能够完成这些事,我要让别人知道不能对我抱有任何希望”。教育心理学家Jane·Nelsen提出:“自暴自弃的孩子往往很消极,希望你快点放弃,别来打扰他,他会用一些不当行动来掩盖他在学业上的不胜任感”。笔者认为这是该阶段的儿童对自身没有形成客观的良好的自我价值感所造成的现象。

(二)良好自我价值感培养的策略

1.鼓励儿童积极努力,让孩子体验成功。家长和教师都应该花时间去训练孩子,把任务细分到小步骤。比如,“我们一起合作完成客厅的清洁,妈妈来打扫,你来拖地可以吗?”“我们一起合作画画送给老师吧,爸爸妈妈先给你示范画一半的图案,剩下一半你来完成。”家长放弃对孩子的严格甚至是完美主义的要求,多关注孩子的优点,肯定孩子的任何的努力,无论这些积极的努力多么微小。

2.用语言表达对儿童的爱和信任。父母无休止的批评或者对儿童的情绪(绝望、无能为力)会让孩子对家庭产生厌恶的情绪,对成年人的教育有着较强的抵触心理,孩子在潜意识之中,认为解决问题的方式只有批评、指责或者暴力。家长需停止在孩子面前指责甚至谩骂等行为,多鼓励孩子的优点,制定陪伴孩子的时间计划表。教师在学校可以偶尔陪孩子,倾听孩子的感受,给予正面的引导,让孩子明白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在乎他的感受和行为,希望他快速融入班集体之中。

三、总结

关注学生的自我价值感问题,可以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形成受很多因素影响,如学校的氛围、教师的教育、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学生的个性、同伴之间的关系等。冷漠、自暴自弃、对班级事务漠不关心等不当的行为的深层原因都是学生没有良好的自我价值感。笔者希望教师同行们能够在自然、真实、动态的工作情境中,不断地探索和改进,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促进家校合作,为学生的灿烂明天铺路。

参考文献:

[1] 简·尼尔森.正面管教[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6:76-77.

[2]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4-36.

[3]郭光胜.小学生家庭人际关系与学校归属感关系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

[4]翟群.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