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要坚持文化自信,主动传承和弘扬民间文化。幼儿年纪尚浅,从小就接受传统文化资源的熏陶与感染,对他们的长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引入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民间故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笔者以《三个和尚》这个民间故事为例,对幼儿进行德美渗透,希望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至今依旧光彩夺目、熠熠生辉。幼儿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有其自身之义。但鉴于幼儿年纪尚小,传统文化教育应该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民间故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听故事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我们教师可以以民间故事为载体,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一、在民间故事中渗透德美教育
(一)前期准备,家园合作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素质教育逐渐提上日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园与幼儿家庭要构建合作关系,综合利用资源,父母和教师为幼儿的发展共创良好的环境,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良好作用。有一次,我们幼儿园组织了“救火”这一情境模拟活动,不少孩子产生了去爬真正的山的想法,于是他们在周末期间,在父母的陪同下爬了真正的山。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周末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并不多,出去游玩也是去各种商场或者游乐园,到真正的户外接触山林,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的机会并不多。爬山对他们来说是一项体力劳动。但是有父母的陪同和帮助,孩子们还是能独立完成爬山运动,这锻炼了他们的体能,也培养了他们的亲自然情感。
(二)初步探索,加强认知
孩子们在周末去户外爬了真正的山,他们回到幼儿园后就迫不及待地和同伴分享爬山的感受。有的孩子说自己爬的山超级高,还有很多台阶。为了进一步强化幼儿的体验,笔者让孩子们将自己爬的山画出来,包括画出山的形状、山上有什么东西等。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画出了他们眼中的山。通过观察他们的作品,笔者发现孩子们眼中的山各种各样,在他们的脑海里有了一座自己的小山,再也不是那种一路平坦毫无障碍的“山丘”,这为孩子们体验“挑工”工作的艰辛与他们的“勤劳”做好了铺垫。
在此次活动中,笔者结合幼儿之前爬山的经验,还开展了《我想建座“山”》的艺术设计活动。:“昨天你们都寻找到了山上有很多的东西,而且也有小朋友提出重新建一座山来扮演和尚挑水灭火。那你们想怎么来搭建呢?”这样的问题让幼儿回顾了之前的经验,他们纷纷畅所欲言。
(三)参与实践,巩固知识
为了实现德美教育目标,光让幼儿进行绘画是远远不够的。笔者为了达成教育目标,引入了探究活动。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参与探究活动,可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积极提倡的。为幼儿讲过《三个和尚》的故事,引导幼儿拥有亲自爬山的体验后,笔者引入了《我的一座山》探究活动,让幼儿根据之前的经验,思考用什么材料来搭建“一座山”。 子慧说:“用桌子、椅子。”胖胖说:“用我们的柜子。”迦恒说:“老师,我们可以用我们之前玩的木头架子吗?”豆豆说:“还可用轮胎呢。”孩子们的答案丰富多彩,充分证明了他们在积极思考。等到孩子们有了初步思路后,他们开始设计搭建的模型,并备注所需要的的材料。为了提高活动效率,又考虑到材料数量有限,孩子们自发划分成了两组,按照其中一位幼儿的设计图进行搭建。在搭建过程中,孩子们一起讨论,一起动手,兴致高昂。琪琪经过首次搭建后她理解了指挥人员这一性质,积极地担任这一任务,爬上爬下地指挥组内成员进行搭建。琪琪说:“你们把那根木梯挪过来,我到上面去指挥你们放哪里。”豆豆说:“我们先搭建一座旁边的小山。”一诺说:“这个轮胎里面全是水,可以当我们挑水的河了。”每个孩子都有商有量,积极操作。最后顺利完成了搭建活动。经过今天这一活动,我们的孩子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在天气炎热的环境下工作真的很辛苦。
(四)作品展示,激活动机
在此次德美活动中,计划和制作作品的过程远比完成作品本身更为重要,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体验到的是探索、学习和创造的乐趣,以及坚持的力量。在此次为“三个和尚”搭建小山的活动结束之后,笔者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还邀请他们的爸爸妈妈走进幼儿园进行参观,他们对孩子们的作品赞不绝口,大大激发了幼儿们的积极性,对下一次活动充满期待。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每个人都对幼儿的发展予以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希望能够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这个时候的幼儿有着很大的可塑性。幼儿正处于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的关键阶段,我们教师提升活动质量,以民间故事为载体,对幼儿进行德美教育,并为幼儿投放合适的活动材料,释放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与材料进行互动,发展幼儿的手部协调能力和其他综合能力,让幼儿既动手又动脑,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吕萍.民间故事,幼儿道德教育渗透的优秀素材[J].读与写(上,下旬),2017,14(25):226-235+237.
[2]庞沾亮.民间故事对5~6岁幼儿形成良好品德的影响[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34(7):72-74.
[3]薛桂华.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幼儿园每日活动之中[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0(1):175.
[4]徐洪娇.在幼儿教育中渗透道德教育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4(16):358-358.
[5]邹月红.浅谈幼儿园教育中德育的渗透[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