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社会发展和教育背景下,拥有优秀的思想品德对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优秀的思想品德可以使其更顺利地开展学习和生活,使学生最终发展为德才兼备、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本文从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养成的意义出发,提出了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养成的有效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思想品德;养成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和文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也越发明白对小学生来说良好的思想品德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性。对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培育,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看待人和事,还可以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毅的品质[1]。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育,通过树立榜样激励学生学习,同时学校要打造适合学生思想品德养成的文化氛围,重视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养成的意义
(一)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小学生天性单纯,不具备良好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很难抵制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而使小学生用错误的眼光和观念看待世界。而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德行,可以教会学生辨别是非、遵守规矩、约束自己、抵制诱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小学生来说,虽然在学校接受的是同样的教育,但是受到不同家庭因素的影响,每名学生的品质德行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学生比较自私,不懂得分享,很少帮助别人;有的学生比较自大,说话做事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培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虚心接纳,团结友爱,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2]。
(三)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心理和坚毅的品质
当前社会环境下,大多数小学生都受到父母家人的过度宠爱,在遇到挫折时不具备处理问题的能力,很容易退缩。特别是如果遇到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情况,很多学生会由于害怕父母责骂,害怕同学笑话而产生较大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而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针对学生特征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意识和坚强品质,使学生可以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
二、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养成的有效途径
(一)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理论知识学习
当前针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课程已普遍开展,这是新课标下对小学教学的新要求,旨在为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打造理论基础。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小学教学由于太过看重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并未过多关注对学生德育品质的理论教学,甚至经常出现德育课堂被其他学科占用的现象。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优秀思想道德的养成,因此,小学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德育课堂教学,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理论学习,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树立优秀榜样,激励学生成长
小学生年龄小,思想和行为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这一特征,在教学活动中列举道德模范或学生身边的优秀事迹树立为学生榜样,向学生讲述其优秀品德,引导学生思考并学习榜样的闪光之处,由此可见,榜样的力量可以有效助力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另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要加强自身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建设,只有教师自身拥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和优秀的品德,才能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教育学生,也能在日常中对学生产生好的影响。
同时,在学生中寻找榜样也可以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由于学生之间互相了解,学生榜样可以激励学生,无形中使学生产生努力进步的动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中的优秀事迹,比如助人为乐、拾金不昧、乐于分享等体现优秀品德的事,通过树立的榜样使其他学生主动学习并培养自身思想品德,激励学生成长。
(三)打造校园思想品德文化氛围
小学生优秀思想品德的养成离不开良好的文化氛围,学校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利用校园环境打造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思想道德文化环境,使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受到优秀德育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具体来说,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围绕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文化氛围构建,可以通过张贴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挂图,将公告栏和空白墙打造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阵地,还可以在公共设施上张贴或印刷以保护环境、爱护公物、尊师重道、乐于助人等为主题的宣传画,教导学生培养优秀道德品质,建立健全的人格。
(四)促进家园共育,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虽然学校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但是家庭教育也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小学教师要加强和家长的交流,通过共同努力促进学生优秀思想品德的养成。学校可以多举办家长会,加强学校和家长的联系,让家长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和思想情况;也可以举办关于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座谈会,由教育专家向学生家长宣传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使家长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通过家园共育,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当前新的教育背景下,要求小学教学在加强学生文化知识教学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优秀思想品德的培养,教师要始终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理论知识的学习,利用榜样教学使学生努力学习先进道德品质,同时学校要打造优秀文化氛围,促进家园共育,共同助力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
参考文献:
[1]边兆斌.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延安大学,2018.
[2]宫彩玲.浅议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J].教育现代化,2017,4(35):323-324,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