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基于先学后教初中化学实验探究课堂的实践探索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基于“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教师将教材中的实验和值得延伸思考的知识点进行重构,通过课前发布自学、课中创设情景,利用问题驱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一定程度上提升初中化学实验课堂的教学有效性,进而培养学生知识应用和实验探究能力等核心素养。

【关键词】先学后教;情境创设;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改进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聚焦核心素养已成为当下教育的主流思想。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在初中化学实验课堂中让学生学到基础化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有效地渗透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当下教师有效进行实验课堂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化学实验课堂现状

本文就化学实验课堂现状,随机抽查了某校110名初三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分析存在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如下:

(一)实验时间不足

从调查问卷可知,学生平均每月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课的次数不到3次,低于4次占总数的86.4%;每节新授课中实验的时间主要在5到10分钟之间,占总数的43.6%;

(二)实验参与度不高

从调查问卷分析可知,学生接触化学实验的方式主要是以看为主,观看实验微课和观看教师或同学演示总占70.9%,从而反应出学生接触实验的机会较少,亲身体验不足;

(三)学生实验掌握不高,兴趣低下

从调查问卷分析可知,实验体验不足、掌握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做实验的兴趣度,学生对化学实验较喜欢为主仅占总数的38.2%。

以上分析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的初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在初三学习时间紧凑、实验教学设施设备不完善的客观因素,以及学生基本能力、思维和素养欠缺的内在因素下,初三化学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更倾向于分数论,将教学时间更多地花费在题目练习和讲解上,化学实验则被用于习题上的辅助,而不是用于培养学生的实验科学素养。大多数教师采取或视频观看,课堂演示等方式,较少地进行实验课堂教学。学生也只停留在或听讲、或观看、或仅对课本实验进行简单重现的现状,导致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素养得不到提升。

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地分析教材中的实验内容的可构建性,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构建问题情景,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开展合作与探究型实验课堂,并将创新性教学方法应用在教学当中,致力培养学生知识应用和实验探究能力。

二、实验课堂教学改进

从“教师为中心”的桎梏中解脱出来,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成为了解决化学实验课堂教学困境的良方之一。对比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尝试性教学法等,江苏泰兴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更适合在化学实验课堂教学中进行改革,从而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欲和学习能动性。

基于“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结合化学实验课堂教学的特征,分析“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实验课堂中的可操作性,融入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一般步骤,得出“先学后教,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下列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本节课对“先学后教,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及其流程进行解读:

(一)课前“自学”

1.教师研读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质》本节课的课标、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并将重要的知识点设计成自学单,并配套对应的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视频(教材P117实验6-3、6-4、6-5)。

2.学生通过微课导学、查阅资料完成自学单的自学任务。

(二)课中“后教”

1.自学自检、纠正点拨:

(1)教师将“先学”的自学检查环节放在课堂第一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组内自学检查,通过小组长总结汇报的自学情况,并进行纠正点拨(后教)。

(2)学生通过小组长组织,对组内成员的自学内容相互之间进行自查自检,将二氧化碳的性质中错误较多的知识点进行汇报,并倾听教师讲解点拨进行纠正。

(3)教师出示前面已经学习的二氧化碳相关知识点进行补充,丰富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整体认识,并为后面利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实验探究做好知识储备。

2.创设情景、合学探究:

(1)教师通过创设与本节课实验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小明在家醋酸和鸡蛋壳制备了一瓶二氧化碳,但不小心与其他塑料瓶混在一起。),提出实验探究问题(你能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设计实验帮助小明进行鉴别吗?),引发学生对自学内容的思考以及激发其对实验探究的兴趣,同时提供相应的实验器材,鼓励学生利用新知识点,以小组为单位就实验探究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验证。

(2)学生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旧知识点,通过小组谈论,共同设计实验探究方案。

(3)教师巡查指导,针对学生在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点拨。

(4)小组长组织成员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记录现象,共议结论。

3.展学交流、反思小结环节:

(1)教师选取学生小组上台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实验现象和结论进行说明,并实验演示,师生进行相互点评。

(2)学生小组代表(2名)上台,一名学生就实验设计方案、现象和结论进行讲解,另一名学生同步进行实验演示。

(3)生生、师生之间相互就实验的设计、现象、结论和疑点进行交流。

4.点拨归纳、拓展提升

(1)教师就学生实验得出的结论以及应用的新知识进行点拨(后教),并且出示与所学内容以及实验相关的拓展延伸题(结合小明的场所是在家里,那么有哪些实验方案真正适用?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请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关?……),加深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和实验的进一步的理解。

(2)学生与教师共同小结归纳,并完成教师布置的拓展提升题。

(三)课后巩固

教师布置对应的练习题目供给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巩固课堂学习新知识点。

三、成效与反思

(一)成效

1.教师方面

通过“先学后教 实验探究”化学实验课堂模式的实践,教师获得的效益主要体现在完成教学观念的转变和专业素养的提升:

(1)通过“先学后教 实验探究”化学实验课堂模式实践,一定程度实现了教师“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更加尊重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认真关注学生在实验课堂中的学习活动,注重学生化学实验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2)实验课堂中学生的动态生成考验着教师的智慧,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对教材的研读水平,积极收集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实验教学创新,同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准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

2.学生方面

在“先学后教 实验探究”化学实验课堂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重现实验,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文就改模式实施后学生获得的效益,随机抽查了某校110名初三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分析可知:

(1)学生实验形式多样化,实验兴趣更高

从调查问卷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实验兴趣相比之前调查更高,愿意做实验的比例从18.2%上升至59.1%。主要体现在学生更加愿意进行个人实验(38%)和团体实验探究(33%),而并非传统教学中的以看为主,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兴趣更加浓厚。

(2)学生实验得分率逐步提升,学生的实验分析和探究能力有所提升。主要体现在学生在实验题上的得分率逐渐提升,实验基础题得分率从52%提升至64%,实验探究题从46%提升至56%。

(二)反思

通过“先学后教 实验探究”化学实验课堂模式的实践研究,教师进行实验教学的效率更高,主要体现在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加规范正确地进行实验,并在课堂中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问题探讨和分析。教师减少了重复性示范教学,对关键步骤、难于理解的原理、不易掌握的操作技巧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可以更精准地解决学生在实验探究中遇到的问题,避免了实验课中忙乱无章的现象。同时通过课前预习和课中探究性问题驱动,学生积极性更高,交流性更多,将被动转为主动,在实验课堂中更加有目的性、更有方向性地进行实验,实验操作更加规范。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1.“先学后教 实验探究”化学实验课堂模式中“实验探究”需要教师就教材中的实验和知识点进行重构,通过情景创设和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创新意识,从而进行实验设计和探究,而并非将教材中的实验进行简单的重现和验证。但其模式并不能完全代替所有的实验课程,如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实验的制备等实验,仍然需要教师严格指导学生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

2.“先学后教 实验探究”化学实验课堂模式并不仅限于教材中实验,教师还可以就教材中值得探究思考的知识点进行实验探究课堂教学,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如氢氧化钠和澄清石灰水的变质探究、假黄金的鉴别探究、化肥的鉴别探究等。因此,对教师研读分析教材和备课有一定的要求。

3.“先学后教 实验探究”化学实验课堂模式的实践不仅对教师的备课研课有一定的要求,同时也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知识衔接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小组合作等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实行该模式前需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上述能力和素养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否则,课堂呈现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综上所述,“先学后教 实验探究”化学实验课堂模式一方面为初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难以有效进行的困境提供了一条切实有效的解决途径,为教师打开了一条对实验课堂教学的新思路,也把学生的个体行为提升为群体行为,使得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真正的“主体”。另一方面因其探究广泛性(不仅限于实验)、起点高(师生要求)以及局限性(不完全适用所有实验),该模式需要更进一步地实践,从而进一步地改善。

参考文献:

[1]耿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思考[J].教育理论与践,2014,34(29):50-52.

[2]洪明,余文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理念与实施条件——基于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1(3):47-50.

[3]谢广娟.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策略[J].现代交际,2016(17):175.

[4]孔凡哲.“导学案”与“先学后教”异化现象及其问题诊断[J].教育科学研究,2012(9):27-30.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