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红歌咏流传,育人乐韵中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这里谈到的“红色”歌曲,指的是红色经典歌曲、红色革命歌曲。结合个人工作的范畴,发现小学音乐教材里,都设计相关“红色”经典歌曲、“红色”革命歌曲在学段中。说明,时代在进步,但传承红色文化教育永恒不变。因此,本文谈谈笔者从事音乐教育中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对新时代少年所带来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红色经典;红色革命;歌曲;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谈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学校教育以正面的思想教育,以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根本目标,在对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健全的人格。而不良的社会教育环境恰好与之相反。

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认为:“一个人要想成为仁,必须通过音乐陶冶。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弘扬红色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品质。通过弘扬红色文化,学生能够认识到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是由无数先烈前赴后继,英勇牺牲得来的,更能够增强爱国意识;可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通过弘扬红色文化,学生们能够自觉不自觉的对烈士、革命者面对敌人,不畏严刑拷打,坚定信念,坚韧不拔的精神肃然起敬,更能培养他们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可以培养学生们追求理想,百折不挠,战胜困难的精神。通过弘扬红色文化,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在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中,革命者为理想不畏艰难,奋勇战斗取得胜利的精神的伟大,更能激励他们形成为理想奋斗,不畏艰难险阻,克服一切困难的品质。总之,弘扬红色文化好处多多,应该大力发扬,作为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传承下去,教育我们的下一代。

音乐新课标指出:“情感是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音乐审美体验的动力;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机和源泉……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兴趣,把握调节情感的技法,适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使他们在兴趣的引导和情感的激发中进入审美体验阶段。”

各年段课程设计,含有革命时代的“红色”歌曲以及投身革命的音乐家的有:

1.一年级上册第3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颂祖国》;

2.一年级下册第2课的放牧《牧童短笛》;

3.二年级上册第8课的新年好《晚会》窗花舞(片段);

4.二年级下册第2课的难忘的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共产儿童团歌》《卖报歌》;

5.三年级上册第2课的草原《森林德玛》,下册第1课爱祖国《红旗颂》《只怕不抵抗》,第4课的放牧《草原放牧》;

6.四年级上册第1课的歌唱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歌唱祖国》,下册第2课的少年的歌《牧羊姑娘》,第3课的水乡《洪湖水,浪打浪》,第5课的风景如画《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7.五年级上册第2课的足迹《嘎达梅林》《歌唱二小放牛郎》《雨花石》,下册第2课的欢乐的村寨《北京喜讯到边寨》《打起手鼓唱起歌》;

8.六年级上册第5课的赞美的心《黄河颂》《今天是你的生日》《龙的传人》,下册欢乐谷《同一首歌》。

红色经典革命歌曲具有简单易学的旋律、激情澎湃的节奏以及通俗易懂的歌词,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这些革命歌曲诞生于民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阶级斗争时期等,鼓舞和激励了当时的民众。其在我国音乐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颇具内涵和历史价值。

上海音乐学院余丹红教授的《人类学观点中的音乐教育》报告中指出,音乐教育承载的不仅是音乐学科知识的传授,还承载着“人的教育”的使命。

音乐教育活动作为艺术课程的主要活动形式之一,不仅承载着培养儿童艺术审美和艺术品质的职能,同时还承载传统民族文化的职能。因此,我们要加强传统音乐文化教育,通过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的承继,使我们的儿童逐渐烙刻上本民族文化的身份印记。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孩子在他周围、在走廊的墙壁上、教室里、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他精神面貌的形成有重大意义。”

唱歌,是儿童的天性。

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要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为前提和基础,因为“情”是“行”的基础;还要牢记学生是活动的对象和主体,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活动就成了老师的独角戏,就难以收到好效果。

“红歌”,是指五四运动以来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产生和流传的革命歌曲及其它健康进步的歌曲。

“红歌”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通过学唱“红歌”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了解;增强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强化他们的民族意识、集体观念和革命信念;激发他们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分发进取;从而树立一种健康、正确的生活态度与美好、远大的人生追求!

“红色经典”是中华民族红色历史的浓缩精华,承载了几代人的希具与梦想 ,凝结了中华民族的血泪精神,这种精神代代相传 ,流淌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 ,无论何时都必将引起大众的共鸣。“红色经典”音乐以无比坚定的音调 、铿锵有力的节奏和激情高昂的斗志展现了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和不屈精神,正是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 中国人的前进步伐,这种精神也为当下的人们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今后也必将长期贯穿于历史进程之中。

参考文献:

[1]孟洋.唱响红色歌曲,传承红色经典,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沈月锋.融合与发展——“开放与包容”比较音乐教育学2019年高端论坛之我观[J].中小学音乐教育,2020, 8(3):3.

[3]胡美华.儿童文化身份认同的音乐视角[J].中小学音乐教育,2020,8(3):2.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