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幼儿园垃圾分类工作的现状与可行路径

万方网论文查重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垃圾分类已然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幼儿园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一是践行法制规章要求,二是帮助引导教职工及幼儿正确认识垃圾分类,从而实现对垃圾的分类处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幼儿园垃圾分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从身边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开展幼儿垃圾分类活动能够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及行为的养成,使其形成积极正向的价值观。为了进一步明确幼儿园垃圾分类工作及相关教育的短板,笔者除了发放教师调查问卷之外,也对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交流,经整理,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教师对垃圾分类认识及教育不到位

教师作为幼儿园垃圾分类教育的直接责任人,其本身的知识水平和经验积累是实现有效教育的前提。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对“垃圾分类的基础知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幼儿园如何做好垃圾分类”等内容存在不熟悉的情况,而这种情况是难以给到幼儿相应的支持和发展的。为进一步提升教师团队的垃圾分类意识,老师们应先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培训,通过微信学习组、到园外参观考察等方式提前储备知识,为教育引导幼儿参与垃圾分类实践打好基础。

(二)幼儿园垃圾分类工作责任主体不明

从目前幼儿园垃圾分类工作主要以园部推动为主、上级部门考评为辅的现状来看,幼儿园垃圾分类及教育工作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调查问卷及对部分教师的访谈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认为幼儿园的垃圾分类工作是后勤部门的事,比如被调查的两所公办幼儿园都曾组织开展过垃圾分类魔法秀、垃圾分类大讲堂、垃圾分类宣传周等活动,但这些活动都是后勤部门组织的,班级教师的主动参与性不足。尤其是在分类迎检、资料上交方面也往往都是后勤主管的事,这一现象在区域内其他幼儿园也非常明显。

(三)幼儿垃圾分类教育活动组织形式刻板

调查还发现,部分教师虽然有在班级开展垃圾分类教育活动,但是在活动的组织形式上很单一刻板。首先,教师组织垃圾分类教育多以集体教学的形式开展,通过游戏引导和个别化教育方式是明显不够的,这种集体化的教学方式不符合幼儿的个性化学习和认知发展特点,需要在活动形式上进一步创新。其次,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没有将垃圾分类工作作为常态的教育内容去开展,也没有以主题或者项目式活动作为课程内容去深入挖掘,秉持任务式的活动组织、应付式地完成资料的心态是难以将垃圾分类教育落实的重要原因。

(四)幼儿园垃圾分类园外资源利用不充分

整合和利用家长教育资源,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协调发展是家园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开展垃圾分类教育,家庭和社区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从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结果看,大部分教师通过垃圾分类教育实现家园有效互动上存在主动性不强、方式方法不得当的情况,更有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家庭参与的重要性,仅仅是幼儿园单方面的“独角戏”难以给到幼儿相关的学习和经验发展迁移的可能。

二、解决幼儿园垃圾分类及教育问题的策略思考

(一)源头活水,加强对教师的宣传引导和教育

针对教师本身对垃圾分类知识缺乏、理解不够透彻的情况,首先需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幼儿园可组织专门的教师培训活动。同时从分类标准、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各个环节逐一梳理,确保认识到位、行动到位。其次,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教师量化考评之中。垃圾分类工作不但作为常规的班级环境卫生检查内容,幼儿的垃圾分类教育和实操也需要作为教育教学重点推进,杜绝垃圾分类工作“纸上谈兵”的情况。

(二)转变观念,协同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落实

垃圾分类工作,需要得到全园教职工的大力支持,大家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垃圾分类作为保教要点来抓,摒弃“后勤负责”观点。同时,建立明确的责任机制,充分发动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参与,更具针对性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保质保量完成。还可以成立垃圾分类督查小组,由专项教师负责统筹工作,对园内垃圾分类的实施情况和垃圾投放工作进行监督、定期检查,并建立起垃圾分类台账,指定专人详细规范地进行记录。

(三)基于儿童,创新垃圾分类活动教育形式

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引导幼儿树立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结合宣传教育、游戏活动、实践行动等方式,让幼儿对垃圾分类有充分的了解,逐渐养成在生活中进行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游戏是最符合幼儿年龄特征,最能满足幼儿心理需求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教师在开展垃圾分类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认知发展特点,组织幼儿感兴趣的活动。结合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内容,教师可从自主区域活动、主题教育、环境创设、家园合作和社区实践等方面入手,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

(四)家园联动,补齐园所垃圾分类工作短板

在践行垃圾分类工作中,要充分整合和利用社区、家长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发展。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教师要转变观念,提供家长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促进家园有效沟通;以垃圾分类为媒介创新多种沟通方式,促进家园相互信任;还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推动家长助教、家长小课堂活动开展垃圾分类教育。同时还可以给予家长专业的指导,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内容,最终实现教育一名幼儿、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标,营造出全社会积极开展垃圾分类的良好社会氛围。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