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育教育是目前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针对于幼儿园德育教育中教师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指出若要加强对幼儿的思想道德教育,就必须树立“育人先育德”的思想,系统辩证教师与幼儿之间关系,进一步加强和提升当前幼儿园德育工作质量。
【关键词】幼儿园;德育教育;教师
一、幼儿园德育教育中教师发挥的作用
(一)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在幼儿园中是幼儿的思想、学习、生活及健康的主要负责人,对于幼儿性格、观念、智力及习惯等方面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心智还不成熟,还没形成系统完整的道德体系,在生活及学习上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教师引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幼儿德育内容吸收程度。
(二)有利于提高幼儿思想道德内化程度
教师不但要向幼儿传授知识,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社会人格和道德的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极向上地发展。
(三)有利于化解幼儿对德育的抵触心理
幼儿处于身心发展重要时期,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健康的人格。通过教师德育工作能给他们良好的引导与疏导,在幼儿思想出现不良现象或者有出现不良现象的迹象的时候,便着手于对幼儿的思想引导中,令幼儿的思想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保证幼儿心理健康的良好发展。
二、幼儿园德育教育中教师工作优化建议
(一)创新德育教育的方式,强化幼儿认知
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结合幼儿年龄阶段的特点,丰富教育形式。幼儿阶段好奇心较重且较为活泼,很难长时间保持安静稳定状态。在具体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方法,通过不同形式来吸引幼儿注意,强化幼儿对德育知识认知。比如可以融合音乐元素,一方面能够让幼儿放松心情,处于愉悦的状态,能有效调动幼儿情绪。另一方面则可以提升幼儿对德育知识感知及领悟能力,在强化注意力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认知德育教育的内容。比如:在大班歌唱活动《文明礼仪儿歌》中,其教学目的是让幼儿玩的过程中能产生礼貌互动。活动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唱跳形式,让幼儿模仿,通过歌词联系动作的形式,以此来加强幼儿对文明礼仪认知。
(二)积极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
幼儿喜欢游戏是天性,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并且真实体验德育教育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素质习惯于常规行为。比如,在教师中设立水果区,选派一名水果管理员,指导和带领大家将水果分类整理等,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在游戏活动中也要让幼儿充分地参与进来,以此来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这些都是德育教育重要内容。
(三)积极运用生活元素,进行德育感化教育
首先,生活是最大的百科书,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多种途径,丰富我们的课堂知识,同时还要通过老师的表现,让学生在模拟过程中知道对的表现方式,这样让其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了应该怎么做。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育孩子进行自我介绍时,加上大家好、谢谢大家、希望大家欢迎我等字眼,让孩子自然的形成习惯,这其中就贯穿了礼貌方面的教育,以及对其自信心的强化等;在促进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现场模拟正确的坐立姿势,手背后、坐端正,然后让每个幼儿进行学习和模仿;在教育文明礼貌时,幼儿园老师可以排练场景剧,让幼儿饰演其中的角色,通过角色的表演让其养成良好的礼貌。
其次,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各种生活元素在游戏活动中的作用,教师要注意提供的材料的多样性。例如身边的农作物、植物、小动物等等,要善于引导幼儿就地取材,大胆探索及创新,在清晰创作目的的前提下进行德育活动,要有意识地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不同材料丰富教学的形式和作用,逐步培养起幼儿健全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四)运用激励机制,强化良好道德习惯
根据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婴幼儿时期是语言形成的最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婴幼儿从观察外部语言走向转化为自己的内部语言,并初步形成了掌握书面语言的能力,而婴幼儿道德价值观则是受外界的因素影响。陶行知先生认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应当从孩子还处于襁褓之中时就开始陶冶,这一过程越早越好,道德习惯是培养的最高层次。大部分幼儿都具有较强自尊心及荣誉感,他们希望在行为表现好时能够被发现及被奖励,潜移默化下就会将良好的行为内化为道德习惯。基于此教师可以充分应用激励机制,对表现良好的幼儿予以肯定及奖励,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同时也可以让幼儿作为榜样,为其他幼儿做出正确的示范,进而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比如在进行蒙氏日常工作——走线的同时,将走线出色的幼儿叫出来,当众表演,这就在增强其荣誉感的同时,还让别的幼儿能够进行学习;再如对课堂表现出色的幼儿,对其奖励纸贴或者小红花,并将小红花张贴到教室内,通过这种物质的方式进行奖励,进而使幼儿能够认知自己行为是正确的,并予以保持,精神激励及物质激励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发挥激励机制的正向作用,激励形式有可能只是一句话或一朵小红花,都能给予幼儿莫大的鼓舞。
综上,要发挥教师在幼儿园德育工作的作用,就必须有目的地对症下药,不能采用单一或传统的教育方法,更多是需基于幼儿的特点,采纳契合的教育方法,提高德育教育实践性,增强德育学习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使幼儿们深刻地认识到德育对自身及他人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张玉洁.新时期如何科学有效地发展幼儿园德育教学[J].名师在线,2020(13):2.
[2]杨玲.基于幼儿心理学视角下幼儿园德育工作探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18):1.
[3]仲慧玲.浅析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幼儿德育教育[J].文学少年,202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