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的基础教育改革正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最新《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里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的五大内涵,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历史课堂中更是需要教师通过基础知识的教学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用正直健全的价值观去面对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成为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学生。
【关键词】核心素养;历史课堂;历史价值观;家国情怀
近年,“核心素养”开始出现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并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首要位置,成为研制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重要依据,核心素养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最新《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里明确提出: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我们就不得不关注,历史学科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历史课堂上关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是一个漫长的阶段,对于这一教学实践,我们需要思考该怎样在每一节历史课堂中通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历史价值观。
一、核心素养渗透下历史课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性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时间,正在不断地进步和深化,也使得我们的教学定位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其变迁基本上体现了从学科本位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在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中,核心素养也将起到一个引导教学目标的作用。历史课程要求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脉络,学习历史经验,形成健全人格的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内涵指出学生要通过历史课堂上的学习,培养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合终身学习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具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让学生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形成对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形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形成面向世界的开放心态和胸怀。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中学生历史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一)聚焦重点难点,解决学生历史价值观达成的关键问题
新课标强调核心素养的重要性,那么,要怎样将它真正落实到历史课堂的教学中去呢?教师需要结合每一课的重难点内容,让学生了解课文中所含情感价值观,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比如说,在人教版八年级历史《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的学习中,课标显示该课教学重点为:香港、澳门回归及其历史意义,学生通过学习了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后,了解“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授课时教师适时播放香港回归交接仪式时的视频,熏陶气氛,让学生认识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可以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综合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历史价值观。把学生从记住时间、事件的史实性教学,提升为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的历史价值观的素养教学,让历史课堂更加的有意义。
(二)创设历史情境,引领学生在历史情境中形成正确历史价值观
历史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本身具有不可重复性和不可实验性,所以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对过去事情的解释,为了让学生更加浅显易懂的学习历史,教师很多时候会设置创设情境一环节,让学生在历史情境和当代背景下,思考历史事件,比如说在人教版八年级历史《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的导入环节,教师首先会播放《七子之歌—澳门》,并在课件中展示歌词和澳门的图片,教师介绍闻一多先生的创作背景,教师通过这样的情感铺设,教会学生以公正的角度去解析课文中叙述的争取香港澳门回归的问题,从而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在正确认识历史事实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开展合作探究,巧用身边的历史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近年来,很多学校开展中学生学习身边的历史活动,并形成了校本课程,有自己当地的地方教材,比如说江门地区,开设了五邑历史课程,让学生深入学习家乡的各种历史来源、历史名人传记等,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也曾尝试实行课外小组合作探究,寻找身边的历史,比如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一课中,教师事先将同学们分成四个小组,以小记者采访的方式,让同学们与长辈沟通,了解长辈们生活年代的具体情况(分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和改革开放后)。在该课的课堂教学时就由每组的代表展示,并且解答其他同学提出的相关问题,深化了该课的一个年代观念,让学生在行动中培养对家乡的情感,进而形成对国家历史的情怀。
总之,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即现代改革核心素养的视野下,核心素养内涵为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作为新时代的历史教师,本人认为每一节的历史课堂都应该贯穿着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家国情怀的情感熏陶,其实也是历史教师自我修养提升的途径和责任担当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陈辉,王子涵,何俊.核心素养下的历史价值观养成——以高中历史必修Ⅲ《文艺复兴》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7(1):15-18.
[3]乔晨.论新形势下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J].语文课内外,2019(18):217.
[4]陈超.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1):111-115.
[5]杨九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61.
[6]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