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理学课程是富有生活气息的课程,地理从日常生活中来,又作用于日常生活,是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指导经验的实用性课程。在初中地理的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能力,并且使学生更有效地接受地理知识,是每位地理老师都必须考虑的问题。而根据地理课程知识点抽象性和要求一定空间思维能力的特点,采用情境教学方法,是提高地理知识的理解深度进而提升课堂效果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初中地理;情境教学;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引 言
情境教学的发展,在地理教学中占有相当关键的地位。地理知识相对比较抽象枯燥,假如只是一味地进行知识点的学习,会使学生学起来既干燥乏味,又很吃力。而科学合理地使用情境教学,则能够利用情境教学将抽象化的重难点内容实质化、形象化、具体化,以此增强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加深对有关地理知识的了解,从而拓展学生的认识范围。
一、情境教学的核心内涵
在地理学科的教学活动中,老师们通过运用教材内容,创造形象生动的情景,这样可以使学生直观获得情景的感染,并由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使他们切身感悟并体验知识,进而使他们有一种特殊的自主意识与情感感受。情境教学的功能大致有以下几点:
首先,老师进行课堂情境设计,能够很轻松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注重主要知识点的掌握,所以老师在情境的设计过程中,要做到情境的新奇、好玩和生动有趣。例如,在课堂教学《常见天气系统》一章中,老师便可根据冲击力强烈的台风视频,让学生迅速牢记旋风和反气旋等的主要知识点。而情景教学的关键就在于老师利用丰富的情境,刺激学生大脑的视、听等感官活动,使学生体验到沉浸式教学的魅力。
第二,相比于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为学生们创造了一种丰富多彩的学习背景,在增加他们学习趣味性的同时,使他们能够更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从而拓展知识。例如,在学习旋风和反气旋的课时,就能够使他们充分地思考,对于生活在海边的我们,怎样运用地理知识把风灾的危险减至最低。甚至,我们可以引导他们查找全国有什么台风多发地区,不同地区的人民政府为了减轻台风的影响相继制定了什么措施。把历史和政治结合起来,可以培养他们收集和整合资料知识、从根源研究问题并设计出问题措施的意识。
其三,由于情景的多样化,尤其是问题情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联想功能。例如,我们在《人口的数量变化》一章中,就抛出了一些问题,以引起他们的主动思索。如“最近几年,你家乡的人口数量有什么变化吗?是大量减少还是大量增加了?原因是什么?”通过观察分析中国的人口变动情况,到掌握整个我国、全球的人口变化及其相对应的社会因素,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国家所制定的相关计划生育政策法规。
二、情境教学的优势
传统的教学方法仅仅是一板一眼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传授,而通过情景教育的形式来进行地理课程的教育,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具有较大的优越性。首先,通过情景教学能够把地理书上的抽象知识点转化为具体事例,教师可以利用具体事例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第二,能够在情景教学的配合下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并且训练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例如,老师会不断诱导学生在头脑里想像景象:地球是什么形状,宇宙的样子是什么?这样不断激发他们的联想性,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第三,初中地理的环境设计,需要使用许多工具,包括电视影像以及教具等。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除了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训练他们听、绘、算的基本技能,进而推动地理教育与美术、数学教育、法政、历史、化学等课程的整体开发。例如,学生在复习古代农村地理物理知识点时,就可以结合历史背景,“从现代农业思考到古代农村,古代农村地域是什么样的,有何特征和规律性”;可密切联系数学,“世界总人口的总量变动是哪类函数,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是根据哪些模型”;可密切联系政治学,“在《区域经济发展》一章中,关联到国家已经采取的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三、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利用现代的教学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时代正在不断变化,尤其是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现代教学技术也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并积极应用于现代教学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先进教学技术手段也必将出现。通过这种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教师可以在普通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中,给其学生带来巨大的宝贵的教育资源。而新课程时期的老师们更需要利用先进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从而创造出更具有意义的课堂环境。
由于地理课程的特点,它的知识点都比较抽象,老师如果仍然使用过去的传统教学方法,或者仅仅对他们进行被动式的传授,使他们对知识点死记硬背,他们就很难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所以要求老师要采用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对他们在知识点的记忆与掌握等方面加以指导与帮助,并通过情景教育的方式,利用录像、视频、纪录片等现代化技术将知识点系统化,有助于他们提高对知识点的记忆能力,使他们可以比较深入地了解地理知识点。例如在教学《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一课时,老师可通过PPT生动呈现的方式,对水土侵蚀的情况采用动画图标的视频特效,生动有趣地讲解水土侵蚀的情况以及相应的处理水土侵害的办法。
(二)运用地图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直观教具
通过地图教学能够使学生利用地理图的形象生动的表现,构造起空间概念,因为地理中的很多基本知识点都是建立在同一个空间里的,而地理知识也都是通过对各个区域、各种范围内的地理事件所总结起来的,从而通过对其进行形象生动的环境塑造,即通过地理图的设置帮助学生完成地理知识的讲解。地理图的教学一般是通过地理直观教具的使用,而地理直观教具一般包括四个类别——地理图片类、地理实物标本类、地理模型类和地理仪器等。
地理图片类是指与地理学有关的照片、录像、幻灯片等,这类教材能够通过教材的主要内容,凸显地理环境事件的实质特点,以及对地理环境事件的展示规律,从而使原来抽象化的地理环境事件变得更直观,使学生能够更加立体化地感知地理环境认识。比如,通过震中景观、滨海景观、喀斯特景观、风化地貌等地形模型,使学生通过观察、摸模,体会各种地形的特点。
通过使用相应的地理直观教具,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模型之后,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更加具象化的空间区域,从而促进学生对地理基本知识点的记忆、了解与使用,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并使学生从课程学习过程中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与视野。
结 语
综上所述,情景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更有效地训练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从而提升老师的教学素质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但老师在地理教学情景的创造中,必须重视教学情景对知识点的建构,不仅要做到教学情景的有趣,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积极性,还要不断地学习和吸收好的现代化知识教育方法,跟紧社会发展的潮流,使创造出的教学情景更加具有价值感,使学生借助这样的教学情景可以更牢固地了解地理知识点,并且在了解知识点以后就能把学到的知识内容合理恰当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李麟.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实验模型的制作与应用——以“地球运动”为例[J].新课程·下旬,2018(12).
[2]田家豪.初中地理学习中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提升——以自然地理教学内容为例[J].亚太教育,2016(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