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但也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其本身就处在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伦教教育局教学督导组提出语文教学可以结合“互联网+教育”,让语文课堂充满趣味性、实践性、无地域性和拓展性,从而打造高效率的小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督导;助力; 语文教学
所谓“互联网+教育”指的是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互联网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向受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一种网络教和学的环境,传递数字化内容,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活动。由此可见互联网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这学期笔者开始探索怎样能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教育督导,让语文教学更高效。我从摸索中探索出以下几点门道:
一、课前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指导预习。
每次新接班课开学前,笔者便在微信里建立语文阅读群,这群主要是利用互联网从书库或百度中下载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资料,指导学生预习,如:作者的资料、写作背景、图片、视频、生字词语示范读写、学习方法等。课堂上,充分利用投影、白板、畅言等工具指导学生识字认词,实现多媒体环境下多种形式的课本阅读,如:系统范读、人机语音对比阅读、即点即读,这些阅读形式方便而又有实效。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学习主题是“走进鲁迅先生”,这单元编排了鲁迅的作品和他人写关于鲁迅的作品,这些作品所涉及的内容、时代背景都离学生们所在的时代久远。为此笔者授课前让学生利用互联网的手段去了解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通过微信关注“鲁迅作品”的公众号了解他的作品、他的故事等。教学时,让笔者惊异地发现学生们通过网络能从多种角度感受文章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那节课突破难点可谓水到渠成,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课时,利用互联网突破语文教学的重难点。
众所周知,制约语文教学效益的一大瓶颈就是如何突破重难点知识,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有效地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摒弃了传统课堂上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将概念性的东西转化成为动态的画面,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之中,让学生翱翔于知识的海洋,进一步理解文化知识。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中《圆明园的毁灭》,介绍“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是文章教学重点内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当年的景观都已不复存在,教学时单凭读文要学生在脑海里形成生动的形象是比较困难,教学时,笔者利用互联网+的手段,播放相关的景观视频,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引导他们最感兴趣的景观想象具体,这样便轻而易举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而促进学生的感悟。又比如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要突破学生感受海水往船里灌,人们当时逃生的情境这部分,由于学生没有这样的经历难以体会,为此,笔者便找到《泰坦尼克号》电影里的片段播放给学生看,通过观看这段影片,学生们一下就进入情境中,不管是朗读还是谈体会,都是水到渠成,达到预期效果。由此可想而知,恰当利用互联网能很好地突破语文教学的重难点。
三、课后,利用互联网使阅读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学生进行阅读训练首先要读好范文,但仅读好范文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认识规律,掌握方法、形成技能,在课后横向拓展,由一篇带一批,或体裁相同,或内容相关,或写法类似的等,可最大限度地拓展与语文相关的资料(包括文本、图片、声音、录象),如;学生在学习课文《只有一个地球》后,对宇宙特别感兴趣,都想找相关资料阅读,笔者在网上找到《神秘的太空》《宇宙之谜》,太空情景图片等给学生看。这就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的兴趣。如何引导学生趋善避害积极运用“资源导航”为学习服务,才是我们合情合理的选择,于是笔者将互联网的资源合理组合通过家长微信群提供给学生,内容包含科幻侦探、世界文学、儿童文学内容丰富,给学生充分的选择空间,学生可以自由自主地选择,有效地实现资源导航。大量进行课外阅读,既可以在拓展阅读中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又可以在广泛阅读中运用学法,巩固学法,更好地阅读,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教材所规定的内容,而且学生还掌握了大量的课外知识,随之学习兴趣也相应提高,探索知识的欲望更加强烈,充分体现互联网对阅读教学的作用,语文教学也由此变得高效。
四、校外,利用互联网积极开展班级阅读活动。
利用开学前所建立的班级微信阅读群。微信群的最大优势是实现交流互动,班级阅读微信群为班级学生课外阅读互动交流提供了平台。大家在阅读群中可以推荐好书阅读书目,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展开讨论,大家畅所欲言,不拘形式,可以显文字、发声音、发视频,甚至也带动了家长也加入阅读讨论中,也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的操作很好地实现了初衷——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促进学生读书的热情,拓展学生阅读的深度,使班级阅读活动能持久地开展下去。经过几个月的同学们的分享交流,从学生们的阅读书目惊奇发现,作品内容更多样化,学生们从书中获取的知识也更丰富,达到有效阅读。当然我们也要正确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与自己语文学习有关的资源,扩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自觉抵制网络中不好的信息。使网络真正成为语文教学上助推器。
五、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写作指导
学生写作往往为材料所困,尤其像说明文的写作。例如学生要写一篇介绍一种动物或植物或一件艺术品的说明类的作文,常常苦于难以找到相关的资料,因而无从下笔,而网络则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介绍动物和植物或艺术作品的信息资源,有文字资料,有图片资料,甚至还有声音和动画。通过网上查询写作的相关资料,学生不仅进一步了解要说明的对象,而且,通过对资源的选择,拥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这样,写作说明文就不用愁了。在说明类习作教学中,我一般提前布置学生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习作:写一写自己喜欢的艺术品,或一次艺术欣赏活动……笔者先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的图片、文字信息,然后制成课件在课堂介绍,教师则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结合图文信息如何引用材料写作,这很好地解决学生写作无材料的难题,这也使课堂教学得以高效进行。又比如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我的心爱之物,笔者提前布置学生从自己喜欢的东西中选出钟爱的一件,让家人帮忙拍视频,在视频里展示心爱之物,说说它的特点、怎么得到的以及喜爱它的原因。拍好后分享到阅读群,学生们可以从中互相学习,到上课时挑选一些优秀的视频让学生看,然后还点拨学生说,这样扩宽了学生的表达思维,选材也丰富了,写作也就解决了,这样的习作教学不就见效了吗?
综上所述,互联网+是现代化教育技术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能够对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能够进行快速的沟通,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互联网对语文教产生着巨大的作用。也可以看出恰当利用“互联网+教育督导”,能更好地优化语文课,优化学习资源,创造学习环境,创新教学结构,扩大知识面,同时也促进教师对学法探究,从而创新了教师的教学方法,相信在我们教育局的督导领导下结合“互联网+”一定能让语文教学更高效!
参考文献:
[1]张勇.“读图时代”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7).
[2]韩凤珍.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途径[J].语文天地(小教版),2017(5).
[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