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信息化的不断进步带动了教育技术的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要求越来越广泛地将现代教育技术灵活地运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中。从另一方面来说,将教学的视野引向更为广阔的互联网,也是中国传统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互联网资源的应用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教师合理利用互联网+教育督导进行日常教学中后进生转化,有效实现德育渗透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 ;教育督导;用心沟通;真诚回报
当好一名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作人生的最大乐趣。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只有倾注永恒的爱,才能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灵,获得学生的支持和信任。
一、只要用心爱总能发现闪光点
美国哲学家威廉.杰姆斯曾经说过:“人性最深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赏识。而且,随着阅历的增加,这种‘渴望’会变得更加需要。” 对于学生来说,老师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以给他们最大的帮助。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只要你是用心去爱你的学生,你总能随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孩子们肯定和赏识。作为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才刚刚踏入校门,老师的肯定和赏识,对激发学习兴趣,建立学习自信心非常重要。
我曾经教过的一个一年级小女孩,名字叫苏苏。就这个名字就让人爱死了,再看看她的样子,圆嘟嘟的苹果脸上一双眯缝的小眼睛,她很爱笑对老师也很热情,每次见面她都笑嘻嘻地跟我打招呼“Miss Wu好”。刚开始认识苏苏,觉得她非常机灵,猜想学习肯定很优秀,可是上了几节课后,逐渐觉得她的学习接受能力不太好。而且几节课之后,她开始失去自信心,本来在课堂上很活跃,总是笑眯眯的小女孩,渐渐变得沉默了,只是偶尔憨笑一下而已,当课堂上有同学对老师的提问回答正确时,她总是投以羡慕的眼光,然后低下头沉默一下才又抬起来看老师。
从苏苏的表现,笔者知道她的自信心被严重蹂躏了,笔者想她才一年级,不能让她现在就对英语学习失去了自信心。
怎么让苏苏重拾信心?笔者纠结了一段时间。有一次,从笔者跟她的聊天中知道她在校外参加舞蹈班学习,笔者想笔者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在英语课上,笔者就经常从互联网上找一些简单的英语歌曲,找她来表演,一些简单的单词就让她来说,当她表现得好,笔者要全班同学为她鼓掌,发给她一些小奖品,每次回答正确的时候,她就腼腆地看着笔者笑,当她笑的时候,笔者也还给她甜甜的微笑。
过了几个星期,笔者发现那个爱笑的“小苹果”脸蛋又焕发出灿烂的笑容了,课堂上经常看到的小手举起来,回答问题自信满满地,笔者知道我已经找回了可爱机灵的小苏苏。
二、用心观察 用心沟通
笔者曾经教过的一个班,在“纪律”方面从一年级开始就已经全校“闻名”了。这个班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经常违反纪律的学生比较多。接手后通过观察,笔者发现这些“调皮”学生其实不是总是故意违反纪律的,而是他们的自控能力稍微比不上其他同学,经常在不经意之间就犯错了。
小鑫是这些“调皮”学生之一,他是一个不能停下来的孩子,下课的时候,经常与其他同学玩闹,上课时又经常搞小动作,能认真听课的时候很少,课后又不完成作业,由于他的种种不良行为习惯,笔者不知道已经批评过他多少遍了,虽然每次跟家长反映他的情况,他都会被家长狠狠的打和怒斥,但没到半个学期见家长四次了,依然没多大的改变,反而越发严重。
后半学期,班主任老师安排他每天放学后负责教室卫生的善后工作,笔者发现他每次都很有耐心地把教室打扫得非常干净整齐,而且笔者发现,只要他不跟“调皮”的同学在一起的时候,他并不那么“调皮”。发现了他这个闪光点后,有一次放学他在清洁教室的时候,笔者跟他聊了,他说出了心理话。在家里,家长经常为了他的犯错而狠狠地打,虽然家长有时也会跟他聊聊天,但从他的话语间可以感觉到,家长的关心远远低于他所渴望得到的,家长的打骂和老师的批评一直伤害了他弱小的心灵。突然间,笔者觉得他很“可怜”,其实他每天的“违反纪律”,是想老师多点关注他,跟他聊聊天,得到他想得到的关心呵护。笔者想起,前段时间笔者为班上的同学都找了一个学习上的竞争对手,但小鑫和其他两个同学由于一直以来都屡教不改,所以笔者没有给他们找对手,但有一次“一帮一”分组学习的时候,他居然很自觉地去教另一个没有竞争对手但成绩又差的同学。多种迹象证明,这个孩子还是“孺子可教”,可能他从笔者会心的一笑中感觉到了什么,他立刻向我提出想要当那个学习成绩差的同学的“师傅”,笔者马上答应了。但以小鑫的知识水平还没真正达到帮助其他同学学习的程度,笔者便想到利用互联网+教育督导的优势,从网上搜集了一些适合我们的教材的微课视频,让他利用课外时间给自己“补课”,有时候笔者自己也通过家长微信,给他录课外和单词的范读视频,或者让他录读书视频给笔者看,笔者给他纠正错误,。
小鑫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越来越高,学习态度改变了很多,而且能充分利用时间辅导“小徒弟”。看到他的转变,笔者心里乐开了,但笔者并没有放松,还是不断地观察和不定时想办法跟他沟通。因为笔者知道,他已经很长时间把放松自己的行为了,不是一时间能转变的。
每一位学生都是一本丰富的书,一个多彩的世界。我们要想真正读懂“每一本书”,看清“每一个世界”,就必须用一颗爱心和诚心架起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付出了关爱,笔者收获了学生们对我的信任;付出了真诚,笔者收获了学生们对笔者的理解。教师这份职业被喻为“辛勤的园丁”,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像在耕耘一片师生之间共同建造的“爱心田”,只要老师不断播种“爱心种子”,辛劳“耕作”,必将收获满满!
参考文献:
[1]学校管理操作规范——德育工作管理概述[DB/OL].http://www.bookcool.com/pdf/15/ts015068.pdf.